• <li id="iuuog"><dl id="iuuog"></dl></li>
  • 手造海南扮新春
    2025-02-10 10:57 來源: 海南日報 【字體:   打印

    楹聯、剪紙、花燈制作
    手造海南扮新春


    春節前夕,在樂東黎族自治縣黃流鎮,當地書法愛好者在街邊創作大量楹聯作品,洋溢著濃濃的年味。受訪者供圖

    海南日報全媒體記者 劉操

    新春佳節,無論是熱鬧的商家門前,還是溫馨的群眾家中,各式各樣的春節裝飾爭奇斗艷,從傳統的剪紙窗花到文化韻味十足的楹聯,再到各式花燈彩車制作,每一處細節都透露著對新年的美好祈愿和對傳統文化的傳承。樂東各鄉鎮每年都會積極開展豐富多彩的民俗體驗活動,當地群眾充分參與到楹聯、剪紙、花燈創作中,在歡聲笑語中體驗傳統文化的魅力,歡度蛇年新春,感受濃濃的年味。

    黃流花燈

    花燈璀璨映古城

    名鎮黃流響九州,花燈非遺傳千載。黃流元宵花燈巡游在黃流鎮具有悠久的歷史,由群眾自發組織,在鎮墟上進行元宵花燈巡游。

    黃流花燈種類繁多,形態各異,有宮燈、塔燈、龍燈、走馬燈、蓮花燈等,都有其獨特的魅力和文化內涵,凝聚著當地百姓的心血和智慧。“隨著百姓制作花燈的水平日漸提升,我們不滿足于單門獨戶地懸掛燈籠。于是便出現了先是以家族,如今是以各坊為單位制作的元宵燈籠、燈車。”黃流花燈文化協會會長林葆華說。

    “黃流花燈是樂東的文化珍寶,凝聚著無數人的深情與記憶。”黃流鎮負責文化工作的鎮委委員林熾通告訴海南日報全媒體記者,2023年和2024年,黃流元宵花燈巡展吸引觀看群眾20多萬人次,拉動消費近2千萬元,極大地提升了樂東的知名度。樂東政府部門高度重視黃流花燈的傳承與發展,撥專款支持黃流花燈文化協會安排制作傳承人赴島外深造,提升花燈制作技藝。

    林葆華說,黃流共有七坊(東坊、中北坊、中南坊、正中南坊、西北坊、西坊、西南坊)制作花燈,每年的元宵游花燈活動,是各坊比創意、秀匠藝之時。從設計到制作,匠人們傾注了很多心血和情感。

    蛇年元宵節前夕,黃流鎮各村村民制作花燈的熱情高漲,各坊一張貼今年燈游海報,村民便爭先報名。“依據往年各坊花燈制作預算,每坊花燈制作約需10萬元,均為民間組織、民間贊助、民間制作。自古以來,黃流辦花燈會,家家戶戶都會贊助,多則幾千、少則一二百。”林葆華介紹。

    制作花燈的工種分為電工、木工、雕刻等,由于全部是手工制作,通常大年初四就開始籌備。“我們提前召集大家開會商討,確定每一輛花燈車的類型和特色,力求在元宵節給大家最為精彩的呈現。”林葆華說。


    黃流各坊的匠人們在制作蛇年花燈。受訪者供圖

    黃流楹聯

    文化春風沐萬家

    “花開金屋旺丁財,春滿玉堂添富貴”“瑞靄集祥門,春風開甲第”……正月里,在黃流鎮家家戶戶,幾乎處處可見民居門口張貼、印刻各式各樣的楹聯。這些楹聯,表達了人們樸素的心聲、期盼和追求。

    樂東黎族自治縣黃流鎮地處交通要道,西南臨海,自古以來人杰地靈,有著濃厚的文化底蘊與傳統,也是商貿往來的重鎮,曾入選“海南省十大文化名鎮(村)”之列。“作為一種民間文化,黃流的楹聯有著悠久的歷史以及廣泛的群眾基礎。”林熾通介紹,相傳遷居黃流的黎氏先祖黎克讓,宋代時從中原來到瓊南之地,為當地帶來了文化,也帶來了中原的習俗,其中便包括了楹聯,玉廟楹聯便是他在瓊南傳播中原文化的最好見證,也是黃流楹聯文化的起始。

    1990年,黃流書法協會成立,30多年來,黃流書法協會每年舉辦展覽、比賽等活動,從未間斷過。經過多年努力,黃流書法協會培養了一批優秀人才。而出于對當地楹聯文化的珍視,2014年黃流鎮又成立了楹聯協會,一方面致力于搜集整理正逐漸消失的古代楹聯,一方面組織楹聯愛好者積極創作,讓當地楹聯文化在當代更好地傳承發展。

    春節前夕,行走在黃流鎮上,為了慶祝新年的到來,當地書法愛好者在街邊每天創作大量楹聯作品,彰顯出濃濃的年味。

    “過去黃流地區懸掛楹聯十分盛行,書院、祠堂、關公廟等場所都有楹聯。”林熾通介紹,好的傳統在黃流傳承至今,逢年過節以及喜事慶典之際,人們便用紅紙濃墨書寫先祖遺留的楹聯,這些楹聯貼近生活、傳達真善美,接地氣,數百年來起著潛移默化的教育作用,激勵人們奮發向上,和睦鄉鄰,回饋社會。


    大安剪紙《大力神蛇》(作者:林崇靖)

    大安剪紙

    “剪”出黎村新春景

    春節前夕,樂東有關部門發起了“剪紙送福”活動,剪紙藝人們手法嫻熟,手中的剪刀如行云流水般穿梭在彩紙間,不一會兒,栩栩如生的圖案便躍然紙上。

    創作的作品中,有寓意吉祥如意的龍鳳呈祥,象征著團圓美滿的花好月圓,還有展現黎族人民勞動生活的農耕圖、織錦圖等,每一幅作品都仿佛在訴說著一個動人的故事,傳遞著黎族人民對新春的美好祝福和對生活的熱愛。

    大安鎮位于樂東縣城東北部。據傳,幾百年前,黎族人上山砍柴打獵,擔心往返途中迷路,于是就在顯眼的地方的樹上,用刀刻制一個形狀作為標志,時間長了,刻制在樹上的標志形成不同圖案,經過長時間的積累,逐漸演變成今天的黎族剪紙紋樣。

    樂東非物質文化遺產黎族剪紙項目省級傳承人林文生介紹,大安黎族剪紙根植于當地民間藝術,帶有鮮明的黎族特色,作品表達的是黎族百姓自己的生活場景、思想感情和審美情趣。

    每年的除夕夜,在大安鎮的很多居民家里,鄉親們會用紅色的紙張剪成花紋貼在房屋的大門、牛欄、雞舍、谷倉等處,或者米缸、水缸、房前屋后的果樹上,寓意家庭平安,人畜興旺。

    林文生說,他和廣大的大安剪紙愛好者在創作中崇尚自然、隨意組合,改造物象,采用浪漫主義的想象手法,夸張的表現形式,構圖充實豐滿,特色鮮明,讓剪紙帶有濃厚的裝飾趣味。

    今年春節前夕,樂東黎族剪紙協會舉辦了“瑞蛇騰飛樂東盛世 黎族剪紙金蛇迎春”作品展,共展出63幅(組)樂東黎族剪紙作品和國內剪紙作品。每一幅作品都蘊含著匠人的精湛技藝與深厚情感,用豐富的色彩和寓意深遠的圖案,講述著黎族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與追求。

    非遺里的春節裝飾

    楹聯:楹聯習俗源于中國古代漢語的對偶現象,以“副”為量詞,以文字為內容,通過簡潔且富有寓意的文字傳遞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2006年,楹聯習俗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

    剪紙:海南省樂東大安鎮的黎族剪紙藝術聞名省內外。黎族剪紙與黎族先民早期的“鏤刻”一脈相承,可以追溯到上千年以前,是一門古老藝術。大安剪紙技藝已入選海南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

    花燈:在海南話里,“燈”與“丁”發音相同,有“納吉添丁”“人丁興旺”等美好寓意,因此人們十分重視春節期間燈元素的運用。農歷正月十五、十六夜花燈游街鬧元宵,是海南古往今來素有的節慶活動。樂東黃流花燈技藝已入選樂東黎族自治縣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

    (侯賽輯)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版權所有?海南省人民政府網  中文域名:海南省人民政府.政務
    主辦:海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   運行維護:海南省人民政府網站運行管理中心
    瓊ICP備05000041號-1  政府網站標識碼:4600000001   瓊公網安備 46010802000004號

    您訪問的鏈接即將離開“海南省人民政府”門戶網站
    是否繼續?

    移動版|電腦版

    法律聲明|網站地圖|聯系我們|網站支持IPV6|無障礙閱讀

    版權所有@海南省人民政府網 中文域名:海南省人民政府.政務

    主辦:海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

    運行維護:海南省人民政府網站運行管理中心

    瓊ICP備05000041號-1政府網站標識碼:4600000001

    瓊公網安備 46010802000004號

    亚洲无码在线播放| 成在人线AV无码免观看麻豆| 中文无码vs无码人妻| 无码国内精品久久人妻蜜桃| 免费A级毛片无码A∨| 国产aⅴ无码专区亚洲av| 精品无码三级在线观看视频| 色欲狠狠躁天天躁无码中文字幕 | 少妇中文字幕乱码亚洲影视| 日韩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 最近的中文字幕大全免费8| 日韩精品无码视频一区二区蜜桃| 四虎影视无码永久免费| 中文人妻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无码H黄肉动漫在线观看网站| 国产亚洲精品无码专区| 无码人妻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 国产久热精品无码激情| 国产成人无码AV麻豆| 久久中文娱乐网| 无码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日日日日做夜夜夜夜无码| 欧美麻豆久久久久久中文| 无码永久免费AV网站| 亚洲一区精品无码| 人妻系列AV无码专区| 亚洲Av无码国产情品久久| 麻豆AV无码精品一区二区| 中文字幕视频在线免费观看| 久久无码人妻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秋霞无码一区二区| 无码av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少妇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AV中文无码乱人伦下载| 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中文字幕| 佐藤遥希在线播放一二区| 久久午夜无码鲁丝片| 人妻丝袜中文无码av影音先锋专区| 无码中文字幕日韩专区视频| 日韩精品无码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 无码人妻丰满熟妇区五十路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