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發展改革委產業發展處處長趙牧:
十多年耕耘,當好宏觀經濟的“解讀者”與“實干家”
海南日報全媒體記者 王培琳
近日,海南日報全媒體記者見到省發展改革委產業發展處處長趙牧時,他剛完成產業政策對接溝通工作,行色匆匆趕回辦公室。趙牧的辦公桌上,堆著一疊厚厚的文件材料和眼花繚亂的數據表。同樣是在這間辦公室,他在數不清的日夜里觀察、思考、謀劃和推動經濟發展。日前,他榮獲第五屆海南省“人民滿意的公務員”稱號。
1984年出生的趙牧,長期在省發展改革委綜合經濟崗位工作,曾任綜合處處長。法律專業出身的他初入發改系統時,對于宏觀經濟特別是“GDP”的理解只是書本上的定義和新聞報道中的只言片語。經過十多年工作實踐,如今他看到的是GDP背后的經濟結構和增速,由供給側的現代化產業體系,需求側的“三駕馬車”,物價、就業等構成的經濟運行整體情況。
翻開趙牧的過往履歷,“按季抓、月跟蹤”的工作創新當屬濃墨重彩的一筆。為提高經濟形勢研判的準確性、調度的針對性,趙牧牽頭會同有關方面,大膽探索、創新思路構建起全省宏觀經濟“按季抓、月跟蹤”工作體系,將經濟發展整體目標分解為重點領域、按季度的任務,將各市縣不同指標的規模和增速表現,轉化為可以綜合評價的工作成效,充分調動了各市縣比學趕超抓經濟的積極性。
此外,針對島嶼型經濟波動性明顯的特征,趙牧還牽頭構建了全省宏觀經濟預測模型,探索搭建了高頻數據分析監測系統,豐富經濟運行預測預警工具,不斷提高經濟預測的科學性和精準性。
“我特別擔心,做宏觀分析久了,只盯著指標起起落落,而與微觀經濟活動脫節。”為了防止這種鈍化,趙牧主導創新指標運行“穿透式分析方法”,推動從綜合統計指標穿透到分行業統計指標,從業務量數據穿透到微觀市場主體生產經營情況。為了讓“穿透式”分析能夠觸達企業,趙牧與同事們依托“海易辦”建立政企信息交流通道,既為宏觀經濟形勢分析研判提供重要樣本,更能及時發現和推動解決企業面臨的具體困難問題。
分析研判必須轉化為實踐行動。圍繞自貿港服務和融入新發展格局、擴大內需、培育壯大新質生產力研究出臺綜合性政策文件,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取得新進展。
探索和進步源于辛勤付出。為做好季度經濟形勢分析工作,趙牧在國慶和元旦等假期撰寫報告已成為常態。
“我們從事的領域雖然是綜合的、宏觀的、復雜艱巨的,但我們的工作一定是具體深入、看得見摸得著的。”趙牧說,自己最大的收獲感,不僅來自于經濟指標的增長,更來自于“投資有回報、企業有利潤、員工有收入、政府有稅收”實實在在的成效。
他把這句話放在了心里,也融進了十多年的工作里。
(海南日報海口11月15日訊)
相關稿件
您訪問的鏈接即將離開“海南省人民政府”門戶網站
是否繼續?











瓊公網安備 46010802000004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