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構建數據“大腦”便民利企,賦能海南自貿港建設
心中有“數”促發展
三月二十一日,工作人員在介紹海南省數據產品超市的數據產品。該超市目前已上架八百多個數據產品,有超五百家大數據企業入駐。海南日報記者 張茂 攝
諄諄囑托
2018年4月13日上午,習近平總書記在考察海南省政務數據中心時強調,加快政府大數據平臺建設是提高社會治理能力和水平的迫切要求。各級黨委和政府要強化互聯網思維,善于利用互聯網優勢,著力在融合、共享、便民、安全上下功夫,推進政府決策科學化、社會治理精細化、公共服務高效化,用信息化手段更好感知社會態勢、暢通溝通渠道、輔助決策施政、方便群眾辦事,做到心中有數。希望海南繼續在大數據建設上積極探索,創造更多經驗。
■ 海南日報記者 邵長春 通訊員 符丹丹
走進海南省數據大廳(海南省政務數據中心),巨大的顯示屏上各類數據不斷變換,全省各部門各領域的政務數據在此匯集、共享。這里堪稱海南的政府“大腦”。
2018年4月13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海南考察時強調,加快政府大數據平臺建設是提高社會治理能力和水平的迫切要求。各級黨委和政府要強化互聯網思維,善于利用互聯網優勢,著力在融合、共享、便民、安全上下功夫,推進政府決策科學化、社會治理精細化、公共服務高效化,用信息化手段更好感知社會態勢、暢通溝通渠道、輔助決策施政、方便群眾辦事,做到心中有數。希望海南繼續在大數據建設上積極探索,創造更多經驗。
5年來,海南牢記囑托,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加快推進政務信息系統整合和政務信息資源共享,充分依托一體化政務大數據體系,堅持場景驅動、應用導向,圍繞重點領域改革需求,加強數字政府建設,推動數據高質量供給,便民利企的服務能力和服務效率顯著提高,用大數據賦能海南自貿港建設。
從橫向聯通到縱向聯通
提供“一站式”數據共享服務
“習近平總書記的諄諄囑托激勵著我們做好大數據工作,服務好群眾。”省大數據管理局黨委書記、局長董學耕說,5年來,海南深化“一網通辦”“一網協同”“一網監管”技術支撐能力建設,推動數據高質量共享和安全有序流動,全力服務政府數字化轉型和營商環境優化。
如今,海南已建立了全省統一的政務數據共享服務門戶,集成數據目錄系統、數據質量系統、供需對接系統、數據供需系統、數據開放系統等系統,為全省各級部門提供“一站式”的數據共享在線服務。
2022年,各單位通過數據共享服務門戶的數據目錄,申請的數據共享需求滿足率達100%,并形成了“數據供給—場景應用—質量反饋—完善提升”的數據質量提升閉環工作機制,建立供需對接評價反饋機制,進一步提升數據共享的服務效能。
5年前,省大數據管理局項目建設處副處長謝璧嶸還在省工信廳任職,當時負責數據大廳各系統聯調、部署等服務保障工作。讓她印象最深刻的是,習近平總書記對海南“一張審批網”系統非常關注,詳細了解了其建設情況。
“當時的海南‘一張審批網’系統主要共享了省級政務數據,現在我們將系統升級為面向群眾、企業服務的‘海易辦’平臺,通過政務數據共享服務門戶,不但可以共享全省的政務數據,還聯通了國家平臺共享國家部委相關數據,做到橫向聯通與縱向聯通相結合,大大解決了因缺少國家部委數據造成的相關業務無法辦理的難題。”謝璧嶸說,目前“海易辦”平臺申請了公安部、民政部等14個部委共47項數據,進一步提高了群眾企業辦事的便利程度。
海易辦實現跨省通辦
群眾從“來回跑”到“不用跑”
海南飛行者科技有限公司科技研究專員蔡嘉慧近來養成一個習慣,負責項目申報工作的她,每周都要登錄海易兌系統網頁,查看系統里推送的適合公司申報的惠企政策。該系統通過企業信息數據與政策標簽進行匹配,將企業需要的政策主動推送并通知企業。“過去是我們企業找政策,現在是政策主動找企業。”蔡嘉慧說。
為有效解決惠企政策發布渠道分散、申報入口不統一等問題,打通惠企政策兌現“最后一公里”,我省打造了“海易兌”系統。這也是我省首個全面依托海南省政務中臺以及“海易辦”“海政通”兩大平臺高效建設的業務系統。
截至今年3月20日,“海易兌”已上線惠企政策1400余個,發布可申報事項480余個,累計兌現惠企資金7.33余億元。
從“海南健康碼”延伸擴展而來的自貿港一站式綜合服務平臺,“海易辦”的創新發展,也是我省利用大數據開展便民利企服務的縮影。
如“海易辦”平臺教育服務專區“海教通”,將學位申請、高考服務、考試電子證明辦理服務、研究生成績查詢及復核服務等相關服務系統升級整合,為全省廣大師生和群眾提供全新的數字化教育掌上辦服務。
依托全國一體化政務服務平臺,大數據賦能業務協同,“海易辦”上線了10項跨省通辦服務應用,過去需要群眾省內外來回跑的業務,如今僅需幾分鐘即可線上辦理,真正做到了“讓信息多跑路,讓群眾少跑腿”。
下一步,省政府數字化轉型工作專班一網通辦組還將聚焦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需要,服務優化營商環境,實施“一碼通全島”特色服務體系建設,搭建政府與企業的連接橋梁,聚焦優化企業數字空間,提升便民利企政務服務。
探索數據要素有序流動
實現公共服務高效化
長期以來,受制于信息不對稱等難題,銀行在辦理貸款業務時,常面臨數據不全、客戶畫像不清晰等痛點,導致審核質效不高,業務開展困難,客戶體驗較差。
基于對現狀的分析,海南省數據產品超市通過對政務數據和社會數據進行“融合匯聚、清洗、加工”,完善信用數據維度,精準刻畫客戶畫像,在“數據可用不可見”的情況下充分釋放數據價值,助力交通銀行海南省分行開發了個人消費信貸數據產品“惠民貸”。產品上線以來,業務批核率提升了22.3%、人均貸款額度提升約148.37%。
海南省數據產品超市2021年底正式上線運營,我省也成為全國8個公共數據資源開發利用試點省之一。省大數據管理局按照省委省政府部署,以構建數據產品超市為抓手,開創公共數據資源開發利用與運營新模式,促進數據共享流通與融合利用。
目前,海南數據產品超市已匯聚了500多家大數據企業入駐,初步形成多領域、多層次、多形態的數據智慧產業生態。企業可以通過數據產品超市發掘新商機,迅速展開數據項目合作。
率先探索數據的“產品化”確權模式,率先探索將“簡單的公共數據開放”轉變為“引進社會企業參與開發數據產品再對外提供數據服務”的模式,率先建成“前店后廠”的數據產品生產服務體系……截至目前,海南數據產品超市在多個領域實現了多個“率先”。
董學耕表示,未來全省大數據系統將繼續著力提升政務應用平臺能力,推動數據精準共享,實現“大中臺、微服務”,提升全省數字政府底座的整體運行效率和服務能力,服務好營商環境建設和政府數字化轉型,持續推進數據安全合規、高效流通使用,積極探索數據跨境安全有序流動,充分釋放數據價值,為海南自貿港數字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有力支撐。
(海南日報海口3月22日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