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 id="iuuog"><dl id="iuuog"></dl></li>
    • 索  引 號:00817365-1/2025-40377 主題分類:城鄉建設、環境保護
    • 發文機關:海南省人民政府 成文日期:2025-01-17
    • 標  題: 海南省人民政府關于加快推進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生態保護與綠色發展的意見
    • 文  號:瓊府〔2025〕5號發布日期: 2025-01-24
    • 主  題 詞:

    海南省人民政府關于加快推進
    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生態保護與綠色發展的意見
    瓊府〔2025〕5號


    各有關市縣人民政府、省各有關單位:

    為深入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堅決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國家公園建設工作的系列重要講話和指示批示精神,推動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以下簡稱國家公園)高水平保護、高質量發展,現提出如下意見。

    一、總體要求

    (一)指導思想。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和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以實現生態保護、綠色發展、民生改善相統一為目標,實行一體化保護和系統治理,提升熱帶雨林生態系統多樣性、穩定性、持續性,推動國家公園及周邊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綠色轉型,促進“綠水青山”向“金山銀山”轉化,打造中國特色國家公園建設“海南樣板”。

    (二)基本原則。

    堅持保護第一。強化自然資源管理,對熱帶雨林生態系統實行整體保護、系統修復、綜合治理,為子孫后代留下珍貴的自然遺產。

    堅持綠色發展。有序發展自然教育、生態體驗、休閑康養等綠色產業,推進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推動區域綠色轉型、和諧發展。

    堅持生態惠民。把良好的熱帶雨林生態環境轉化為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實現生態惠民、生態利民、生態為民,不斷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堅持中國特色。立足國情、省情,深入發掘國家公園標志性內涵,推動生態文明體制機制創新,講好“中國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故事”。

    (三)保護與發展目標。

    建立完善的管理體制機制,全面建設保護管理體系、監測監管平臺、科研支撐平臺和宣傳教育平臺。實現熱帶雨林生態系統的原真性和完整性保護,海南長臂猿等珍稀瀕危物種種群穩定增長,保護與發展基礎逐步完善,國家公園品牌體系逐步建立,自然教育、生態體驗、休閑康養、生態農業、黎苗文化等綠色產業逐步形成,社區綠色和諧發展,園區居民逐步成為國家公園建設的保護者、參與者、受益者、傳承者,獲得感、幸福感顯著增強,將國家公園打造成為世界熱帶雨林保護與和諧發展的典范。

    二、強化保護修復

    (四)嚴格分區管控。嚴格按照《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總體規劃(2023—2030年)》《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條例(試行)》等有關規定實行分區管理。加快推進國家公園勘界立標,及時公開國家公園范圍四至、面積等基礎信息,接受社會監督。進一步健全和完善相關管理辦法,對特定區域和外圍關聯區實行針對性、差異化的分類彈性管控。(省林業局、各有關市縣政府等按職責分工負責)

    (五)加強自然資源管理。全面摸清園區范圍內自然資源資產本底情況,針對典型自然生態系統、珍稀瀕危野生動植物等主要保護對象開展專項調查與長期動態監測。落實全民所有自然資源資產所有者職責,建立管理局、管理分局、保護站(點)和檢查哨卡網格化管理體系,健全完善巡護路網、森林防火等保護基礎設施,推進森林航空消防開航,實現對國家公園航空應急救援全覆蓋,推進國家公園自然資源統一保護和修復。(省林業局、省自然資源和規劃廳、省應急管理廳、各有關市縣政府等按職責分工負責)

    (六)提升智慧化管理水平。推動國家公園管理數字化轉型,構建“天空地”一體化監測體系,建設多種業務功能于一體的國家公園智慧化管理平臺;積極引導各級管理機構運用系統開展常態化監管,及時上傳更新各類數據,逐步形成國家公園“實時看、智能管”的智慧化保護管理新格局。(省林業局、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省通信管理局、省公安廳等按職責分工負責)

    (七)強化生態保護修復。扎實做好第三輪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反饋問題整改,確保在規定時限內整改到位。將國家公園的天然林全部納入公益林管理,對國家公園內南渡江、昌化江、萬泉河等主要河流的重要水源地實施嚴格保護;開展生態廊道區域修復,提升熱帶雨林生態系統連通性,修復退化河流、濱岸帶等濕地生態系統;穩妥有序推進國家公園人工林、小水電等矛盾沖突調處,科學采取自然恢復或近自然化改造等方式開展生態修復,不斷提升生態系統原真性和完整性,破解熱帶雨林碎片化問題。實施熱帶雨林保護修復成效評估,檢驗國家公園生態修復效果。(省林業局、省水務廳、省自然資源和規劃廳、各有關市縣政府等按職責分工負責)

    (八)加強物種保護。做實長臂猿國家保護研究中心,配套建設野外保護研究基地和監測站點,引入核心研究團隊,打造穩定人才隊伍,統籌海南長臂猿保護研究工作。加大珍稀瀕危動物潛在棲息地保護修復,持續開展海南長臂猿等珍稀瀕危野生動物研究,促進珍稀瀕危動物棲息地恢復及種群增長。加強對坡壘、葫蘆蘇鐵、觀光木等珍稀植物群落的就地保護,建立珍稀植物信息數據庫和種質資源庫,開展極小種群野生植物的擴繁研究。(省林業局牽頭負責)

    (九)加強自然和文化遺跡保護。開展雨林、地文、水文等景觀分布調查與稟賦評價,建立重要景觀資源信息檔案;完善自然景觀和文化遺跡保護管理設施及標識,科學合理管控各類建設和體驗活動等;開展主要景觀帶綜合治理,實現景觀軸線和節點的原真性、完整性保護,推進“海南熱帶雨林和黎族傳統聚落”世界雙遺產申報。(省林業局、省旅游和文化廣電體育廳、省民委、省委宣傳部、各有關市縣政府等按職責分工負責)

    (十)強化國家公園理念宣傳。深入挖掘和運用“夢幻雨林?淳美黎鄉”國家公園標志性內涵,制作高質量、有影響力的宣傳片、紀錄片,通過多種渠道加強國家公園宣傳推介,提升國家公園的影響力和知名度;設立國家公園“宣傳日”與“公眾參與日”,整合現有國家公園志愿者隊伍,深入開展科普宣傳活動,提升公眾生態保護意識;建立信息定期發布機制,及時發布國家公園建設進展、回應社會公眾關切。(省林業局、省委宣傳部、團省委、海南廣播電視總臺等按職責分工負責)

    三、構建共建共享綠色發展格局

    (十一)推進生態產品價值(GEP)核算成果應用。完善國家公園GEP核算指標體系,常態化開展GEP核算;探索創新GEP實現路徑,建立與GEP相銜接的省級財政專項和市縣間橫向等補償機制,充分調動市縣政府參與國家公園保護的積極性。探索開展生態產品價值核算結果應用于生態保護與生態恢復的具體項目、生態資產與生態產品市場交易等方面,推動形成更多應用范例。(省林業局、省生態環境廳、省統計局、省財政廳、省發展改革委、各有關市縣政府等按職責分工負責)

    (十二)構建環國家公園綠色產業發展體系。加快推進環國家公園旅游公路建設,完善國家公園與環國家公園旅游公路連接線網,有效加強國家公園與濱海區域的銜接;結合環國家公園旅游公路,摸清環國家公園生態產品基本情況,制定環國家公園綠色產業發展規劃,劃定生產經營邊界,明確各區域產業發展重點,優先選擇培育茶葉、油茶、南藥等特色優質農林產業,探索以特許經營方式推進國家公園品牌應用;持續加大綠色產業扶持力度,積極探索“兩山”轉化路徑,激活自然教育、生態體驗等文化服務產業,推動“三產”融合發展,構建環國家公園多元化綠色產業發展體系。(省發展改革委、省交通運輸廳、省自然資源和規劃廳、省旅游和文化廣電體育廳、省林業局、各有關市縣政府等按職責分工負責)

    (十三)發展生態旅游等新業態。加快推進國家公園入口社區、服務基地、雨林驛站等服務體系建設;利用好優質的自然氣候環境條件,發揮黎族醫藥優勢,打造一批森林康養基地;鼓勵合理利用林下空間、林間空地發展旅居車(房車)營地、帳篷營地等休閑體驗場所;因地制宜建設多功能的自行車道、森林步道等“慢游”生態體驗風景道;加快打造霸王嶺、尖峰嶺、五指山、吊羅山等片區生態體驗精品線路;持續舉辦“雨林與您”體驗活動,打造可持續運營的鄉村文旅業態和國家公園標志性活動品牌;支持開展雨林和黎苗文化的創意產品研發,展示國家公園文化內涵;科學布設農文旅融合業態,爭創一批椰級鄉村旅游點或A級旅游景區;引導社區居民按照國家公園規劃要求參與旅游服務業,開發具有當地特色的綠色產品。(省林業局、省旅游和文化廣電體育廳、省衛生健康委、省自然資源和規劃廳、省農業農村廳、各有關市縣政府等按職責分工負責)

    (十四)建立自然教育體系。加強自然博物館、宣教展示館、野外宣教點等自然教育場所建設,建成一批特色鮮明、吸引力高的自然教育線路;支持和鼓勵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公益組織等參與國家公園自然教育工作,積極推廣自然教育進校園活動,推進自然教育人才培訓與資格認證,進一步充實生態文明教育;依托海南國家公園研究院,搭建多形式多渠道的自然教育交流合作平臺。(省林業局、省教育廳、省委人才發展局、各有關市縣政府等按職責分工負責)

    (十五)推進民生改善。推進國家公園及周邊村莊規劃編制,加強國家公園社區居民基礎設施建設,推動社區建筑風貌整治和環境綜合治理,積極發展綠色建筑,打造“低碳”示范社區;推廣科技特派員制度,加強傳統手工業等技能人才培訓,引導當地居民發展民宿、生態農莊、綠色農林產品等,推進鄉村產業綠色轉型。優先選聘園區居民擔任國家公園生態管護員,鼓勵和引導園區居民參與特許經營項目,拓寬園區居民增收渠道;建立健全國家公園生態保護補償長效機制,實行差異化補償、多元化補償。(省林業局、省住房城鄉建設廳、省科技廳、省農業農村廳、省財政廳、省旅游和文化廣電體育廳、省自然資源和規劃廳、各有關市縣政府等按職責分工負責)

    四、保障措施

    (十六)加強組織領導。加快推進國家公園管理機構設置,建立高素質的國家公園管理人才隊伍;國家公園管理機構要加強統籌協調,進一步細化明確國家公園管理機構及地方政府職責劃分與目標任務;進一步完善園地協調機制,發揮好海南國家公園建設工作領導小組、社區協調委員會、執法協作等協同管理機制,匯聚各方力量,推動工作有效落實。(各相關單位按職責分工負責)

    (十七)完善要素保障。進一步完善國家公園法規制度,做好《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條例(試行)》《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特許經營管理辦法》修訂工作;加快完善國家公園規劃、標準體系,制定保護和建設相關標準規范。加強國家公園項目謀劃與儲備,建立國家公園重點項目清單;制定國家公園生態保護、產業發展相關支持政策,建立國家、省級財政為主,社會投入為輔的多元化資金投入機制;加強海南國家公園研究院建設,建設開放共享、國際一流的科研平臺;完善人才培養機制,提升國家公園管理人員的素質和水平。(省林業局、省司法廳、省自然資源和規劃廳、省發展改革委、省財政廳、各有關市縣政府等按職責分工負責)

    海南省人民政府
    2025年1月17日

    (此件主動公開)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版權所有?海南省人民政府網  中文域名:海南省人民政府.政務
    主辦:海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   運行維護:海南省人民政府網站運行管理中心
    瓊ICP備05000041號-1  政府網站標識碼:4600000001   瓊公網安備 46010802000004號

    您訪問的鏈接即將離開“海南省人民政府”門戶網站
    是否繼續?

    移動版|電腦版

    法律聲明|網站地圖|聯系我們|網站支持IPV6|無障礙閱讀

    版權所有@海南省人民政府網 中文域名:海南省人民政府.政務

    主辦:海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

    運行維護:海南省人民政府網站運行管理中心

    瓊ICP備05000041號-1政府網站標識碼:4600000001

    瓊公網安備 46010802000004號

    未满十八18禁止免费无码网站| 日木av无码专区亚洲av毛片| 无码内射中文字幕岛国片| 中文字幕日韩精品有码视频| av无码播放一级毛片免费野外| 日韩免费在线中文字幕| 无码人妻久久一区二区三区蜜桃| 国产精品综合专区中文字幕免费播放| 精品久久久久久无码人妻蜜桃 | 久久人妻无码中文字幕| 久久伊人亚洲AV无码网站| 亚洲精品无码AV人在线播放| 久久中文字幕视频、最近更新| 中文字幕无码一区二区免费| 麻豆aⅴ精品无码一区二区| 中文有码vs无码人妻| 一本精品中文字幕在线| 精品久久亚洲中文无码| 天天看高清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日日麻批免费40分钟无码| 中文字幕av无码专区第一页| 在线亚洲欧美中文精品| 中文字幕免费在线| 色综合久久综合中文综合网| 亚洲欧美综合在线中文| 免费无码专区毛片高潮喷水| 国产成人无码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 久久中文精品无码中文字幕| AV无码人妻中文字幕| 中文午夜乱理片无码| 亚洲熟妇少妇任你躁在线观看无码 | AA区一区二区三无码精片| 无码人妻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久久| 亚洲日韩精品A∨片无码 | 精品久久久无码21p发布| 最近免费字幕中文大全| 无码丰满熟妇juliaann与黑人| 中文字幕亚洲综合久久菠萝蜜| 国产成人亚洲综合无码 | 亚洲中文字幕无码一区| 亚洲国产成人精品无码区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