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日報石碌5月3日電(海南日報全媒體記者 劉陽秀)5月3日,記者從昌江黎族自治縣王下鄉政府獲悉,作為海南申報“雙世遺”核心文化載體之一,該鄉洪水村金字形茅草屋文物保護修繕工程取得關鍵進展,16間文物茅草屋已完成修繕。
走進洪水村黎族傳統聚落,可以看到青山環抱間,一座座形如金字、以茅草覆頂的黎族傳統民居靜靜矗立。據了解,該傳統聚落目前存有16間文物茅草屋,是全省目前保存最完好的黎族金字形茅草屋聚落之一,也是海南申報“雙世遺”其中一個點位。
為精準復原傳統工藝與生活場景,近年來,洪水村在海南省旅文廳與北京清華同衡專家組指導下,通過科學分析材料、采集村民口述史等方式,系統性還原金字形茅草屋原始風貌。例如,修繕前組織原戶主實地確認房屋細節,結合歷史影像與村民記憶,逐項比對所用木材、墻體結構、屋內擺設等關鍵要素,確保修復后的茅草屋與村民搬遷前的居住狀態高度契合,重現傳統聚落的真實肌理。
同時,修繕工程開展了黎族金字形茅草屋營造技藝培訓,累計培訓村民30名,有20人參與修繕,其中5人被選定為茅草屋營造技藝非遺傳承人。村民憑借對傳統建筑與工藝的深刻認知,在關鍵環節全程把控,進一步確保了傳統工藝的精準還原。
相關稿件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您訪問的鏈接即將離開“海南省人民政府”門戶網站
是否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