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浦用好政策優勢,奮力打造自貿港先行區示范區
新英灣畔涌新潮
洋浦濱海文化廣場風光。海南日報記者 陳元才 攝
| 諄諄囑托 |
2022年4月12日上午,習近平總書記來到地處海南島西北部的儋州市考察調研。在展示館,習近平總書記聽取洋浦經濟開發區建設發展總體情況介紹,并仔細觀看了開發區發展歷程、建設成就、未來規劃以及入駐企業成果等展示。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洋浦經濟開發區作為海南自由貿易港先行區、示范區,要總結好海南辦經濟特區經驗,用好“中國洋浦港”船籍港的政策優勢,大膽創新、先行先試。
海南日報記者 林書喜
新英灣畔,由圖書館、體育館、展示館和文化館組成的洋浦濱海文化廣場面朝港灣,靜觀潮起潮落。其設計靈感來自洋浦半島千年古鹽田,4個大小不一的菱形建筑體,就像4塊硯臺比肩佇立,訴說著洋浦千年故事。
2022年4月12日,習近平總書記來到洋浦經濟開發區,首先考察了洋浦展示館,重點了解洋浦經濟開發區發展情況。這個展陳面積2600平方米的展館,生動講述著洋浦經濟開發區的發展歷程、建設成就和未來規劃,已成為人們了解洋浦打造海南自貿港先行區示范區成果、環新英灣區域未來發展前景的窗口。
一年來,儋洋人民牢記總書記的囑托,踔厲奮發,篤行不怠,全力將展示館沙盤里的儋洋一體化“總藍圖”一步步變成“實景圖”,推動實現“儋州因洋浦而更加開放,洋浦因儋州而更有深度”的愿景。
探路
首單首票落地有形
“6個團隊,245人。”3月31日下午洋浦展示館閉館前,館長趙振威在筆記本上記下了當天進館參觀的團隊和人數。
“從去年4月16日接待第一撥參觀者到今天,展示館一共接待了748個團隊,超2萬人次。”趙振威告訴海南日報記者,最多的一天有11個團隊超1200人次前來參觀。
走進洋浦展示館,記者注意到,右側“洋浦打造自貿港先行區示范區大事記”板塊的內容又更新了——
“2022年9月22日,洋浦保稅港區在全國綜保區發展績效評估中首次進入A類行列”“2022年12月2日,海南自貿港加工增值政策試點擴區首單業務在洋浦落地”“2023年2月21日,中石化海南煉化公司百萬噸乙烯項目正式建成投產”……
“我們會隨時更新補充儋州洋浦標志性工作內容,讓前來參觀的人更直觀地了解儋洋一體化發展情況。”趙振威說。
“中國洋浦港”船籍港,是洋浦享有的自貿港政策之一,也是洋浦展示館的重要展示內容之一。在參觀展示館時,習近平總書記曾詢問了“中國洋浦港”船籍港建設的情況。
從2020年6月1日首艘國際船舶入籍“中國洋浦港”開始,截至目前,入籍國際船舶達35艘,總噸位約498萬載重噸;7艘國內建造從事國際運輸船舶享受出口退稅3.59億元;40艘進口船舶享受“零關稅”政策,共計免征關稅和進口環節增值稅8.5億元;洋浦現有登記船舶總運力歷史性突破1000萬載重噸。
首艘、首家、首個、首單、首票……越來越多的“首”,構建起海南自貿港的“樣板間”,讓自貿港政策落地有形。
開放
政策擴區成功實施
在洋浦展示館產品展示廳,由天基隆智控(海南)有限公司生產的高性能氣動調節閥,成了“明星”。就在去年12月2日,它成為加工增值超30%免關稅政策試點擴區實施的首個產品。
加工增值超30%免關稅是海南自貿港含金量極高的政策。去年起,儋州洋浦積極推動該項政策從洋浦保稅港區擴展到洋浦全區,以惠及更多企業,并以此作為高水平開放壓力測試,為全島封關運作積累經驗。
洋浦經濟開發區海關綜合業務二科科長艾韜說,為了推動政策試點擴區順利實施,海關部門成立了工作專班,從配套制度制定、海關高級認證、ERP系統功能開發聯調、視頻監控體系建立等方面,對天基隆智控進行全面指導。
“截至目前,我們已有5單業務享受了加工增值免關稅政策。”天基隆智控副總經理施海峰告訴記者,以公司年產3000套智能控制閥門計算,加工增值免關稅政策可為公司免征近300萬元的稅款。
為了豐富壓力測試場景,確保充分開展壓力測試,儋州洋浦以加工增值免關稅政策匹配度為導向,聚焦高附加值、高技術含量、高環保產業,開展重點招商,讓更多的企業惠享政策。截至目前,已有20家企業完成加工增值政策備案,6家實際落地。
據統計,截至去年底,洋浦保稅港區加工增值貨物合計290票,貨值26.8億元,減免稅款2.2億元。
洋浦保稅港區發展局有關負責人表示,下一步將適用于洋浦保稅港區的11項政策推行到整個洋浦經濟開發區,讓政策“盆景”進化為產業“森林”。
轉型
沙盤愿景變成實景
洋浦是海南的“工業心臟”,而為這顆“工業心臟”泵血的主要是石化產業。洋浦石化產業的轉型升級、延鏈補鏈強鏈的舉措,事關海南工業高質量發展。
規劃沙盤中的洋浦,是這般模樣:在傳統石化產業的基礎上,往下游走、往高端走,發展新材料產業,具有綠色、低碳、環保和高附加值、高技術含量的特點。
今年2月21日,隨著乙烯蒸汽裂解裝置投料開車成功,海南煉化100萬噸乙烯項目打通全流程,正式建成投產,實現了海南乙烯工業“零”的突破。
3月31日,與海南煉化100萬噸乙烯項目一墻之隔的海南巴陵年產17萬噸苯乙烯類熱塑性彈性體項目一片忙碌,正處于生產關鍵時刻。“3月19日已投料試車,預計4月初出合格產品。”海南巴陵黨群部部長蔡君輝說。
在上述項目的帶動下,展示館沙盤里的洋浦石化產業規劃正變成實景,升級為“油頭—化身—新材料尾”完整產業鏈條的世界級基地,千億級石化產業集群在加速成型。
不只是石化產業,代表著高端裝備制造的海上風電產業在洋浦加快布局——
申能電氣風電新能源裝備產業項目已建成投產,洋浦海上風電產業園項目正加快建設,江蘇海力風電200套海上高端裝備制造出口基地項目近日剛簽約落地。
此外,《環新英灣地區國土空間規劃(2021-2035)》已通過了省國土空間委員會的審議,部分項目已開工建設,白馬井新城的設計方案正在推進……
諄諄囑托,猶在耳畔。儋洋人民正努力將美好愿景變成生動實踐,回應總書記的深情關切。(本報洋浦4月1日電)
相關稿件
您訪問的鏈接即將離開“海南省人民政府”門戶網站
是否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