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日報三亞12月25日電(記者 徐慧玲)建立協同化的節水戰略布局、多樣化的節水推動機制……海南日報記者12月25日從三亞市吉陽區獲悉,近年來,吉陽區積極踐行“十六字”治水思路,加快推進節水型社會建設,水生態修復、水環境治理、水資源節約保護等工作取得明顯成效。
吉陽區政府相關負責人介紹,該區建立了“政府主導、屬地管理、部門協作、齊抓共管”的節水機制,將全面推進節水型社會建設工作納入政府重要議事日程,定期研究節水工作,形成了以水定城、以水定地、以水定人、以水定產的發展共識。
與此同時,吉陽區不斷加強節水宣傳的廣度、深度,引導廣大群眾多方位參與節水創建。在全區廣泛開展節水型企業、單位、小區創建活動,2021年建成了時代海岸、山嶼湖、天悅湖畔等38家節水型小區,2022年共創建了半島藍灣等10家節水型小區。吉陽區還建成了36家公共機構節水型單位和海南中本水產食品有限公司等節水型企業,為推進節水型社會建設工作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吉陽區聚焦農業、工業、生活用水三大重點用水領域,分類推進,統籌發展,確保節水型社會達標建設工作取得實效。
一方面,吉陽區積極推廣管道輸水灌溉、噴灌、滴灌、水肥一體化等高效節水技術,加速完善節水計量設施建設,建成三亞玫瑰谷、大茅遠洋生態基地等一批示范型高效灌溉基地,累計采用高效節水灌溉總面積為4550.32畝。全面推進農業水價改革工作,堅持農業用水“計量收費”“總量控制、定額管理、超額加價”,科學測算供水成本,倒逼農業節水。
針對轄區重點用水工業企業,吉陽區積極引導企業淘汰落后產能,升級生產設備及工藝流程,推廣節水設備、冷凝水回用技術和循環用水系統的應用。同時組織引導用水量較大的企業開展水平衡測試,幫助企業查找用水各環節的跑、冒、滴、漏現象,2020年萬元工業增加值用水量比2019年下降了53%。
三亞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吉陽區委負責人林有熾表示,吉陽區牢固樹立和全面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堅持節水優先,強化用水管理,繼續深化節水型社會建設,為海南建設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貢獻吉陽力量。
相關稿件
您訪問的鏈接即將離開“海南省人民政府”門戶網站
是否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