陵水鄉鎮社工站聚焦“一老一小”等特殊群體開展特色工作
點燃特色基層服務“新引擎”
以“三化”標準提升社工站民生服務標準、多方整合社會工作體系建設資金渠道、聚焦“候鳥老人”等特殊群體……今年以來,陵水黎族自治縣民政局積極推進鄉鎮社工站建設,探索以專業化社工隊伍補充基層民政服務力量、以規?;绻ふ军c夯實基層民政工作陣地、以規范化社工服務提升基層民政服務效能的有效途徑,提升基層民政服務能力,打通基層服務的“最后一米”。截至目前,全縣已實現11個鄉鎮社工站全覆蓋。
提升民生服務標準
未受過社工專業教育的社工應接受不少于120小時的社工知識學習培訓,村(社區)“兩委”干部取得社會工作者等資格認證的可申請發放400元/月的人才補貼……近日,陵水發布《陵水黎族自治縣社會工作人才隊伍建設中長期規劃(2021-2025年)》,明確“十四五”期間陵水社會工作人才隊伍建設的指導思想、發展目標。
陵水民政局社會福利和社會事務室主任卓逴婧告訴筆者,陵水以“三化”標準提升社工站民生服務標準。對象精準化,推動社工站精準識別服務對象、精研各類政策,分類服務、一人一案;服務精細化,將基層民政服務細分,開展居民需求調研,建立基礎數據庫,因人施策、細化服務;方法專業化,依托社工站與社會組織合作,配備專業社工,支持專業社工在緩解社會矛盾、解決社會問題等方面發揮作用。
由專業社會工作服務機構培育的社區社會組織,是社工在基層工作的有力支撐,能在基層“末梢”形成“微治理生態圈”。陵水各社工站有效整合各級政府部門、居民群眾、慈善事業、志愿服務、社會組織等多個社會治理參與主體,最大限度實現社會公共服務體系中政府、社會、居民三方資源的有機融合,讓無數社工站的“微”治理釋放出大能量。
幫扶成果獲群眾認可
走訪英州村、紅鞋村、軍田村等7村困境兒童家庭和事實無人撫養兒童家庭;送上牛奶、羽毛球拍、文具等慰問品;關切孩子們的身體狀況和學習情況……陵水縣英州鎮社工站轄區碧桂園小區聚集大量候鳥老人,英州鎮社工站近年來聯合候鳥人才工作站、候鳥黨支部,組織候鳥老人志愿者慰問轄區困境兒童。
社工工作接地氣,幫扶成果才能更好地被群眾認可。卓逴婧介紹,陵水各社工站圍繞“一老一小”積極開展特色服務項目。
養老服務領域,開展長者關懷項目,活動主要將政策宣傳與義診相結合,積極鏈接資源,為轄區長者及家屬提供用藥咨詢、血壓測量、日常保養等健康服務,并針對長者身體健康情況,給予針對性建議,大力營造養老、孝老、敬老的社會氛圍,提升長者幸福感。
兒童關愛領域,各社工站社工實地入戶調查困境兒童申請人員的家庭生活學習情況,并開展兒童政策宣傳服務,包括未成年人保護法宣講、兒童福利政策、關愛留守兒童等各項服務。
個別化服務解民憂
因臨時救助對象較多,陵水縣新村鎮自設立社工站后,通過開展“社工+志愿者”服務,廣泛宣傳政府政策知識,入戶了解群眾需求,為有需要的群體提供政策申請等個別化服務。在探訪過程中,社工為服務對象進行多方資源鏈接,協助其進行相關政策申請,鏈接志愿資源,幫助救助對象更好地進行居家護理工作。
據統計,陵水全縣社工協助鄉鎮民政站開展入戶調查2000余人次、走訪慰問1500余人次、信息核查2000余份、政策宣傳50余場,特別是在特殊群體摸排工作中充分展現專業能力,成為基層民政干部的好幫手。
(策劃/劉超 撰文/劉超 耿甜甜)
相關稿件
您訪問的鏈接即將離開“海南省人民政府”門戶網站
是否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