瓊海萬泉鎮中心學校學生學習國畫。海南日報記者 袁宇 通訊員 彭子娥 攝
海南日報記者 袁宇 通訊員 彭子娥
“水墨結合,我們就可以畫出一張非常漂亮的中國畫,今天老師示范的就是小寫意中的水墨畫。”11月18日下午,在瓊海市萬泉鎮中心學校的一堂課后服務延時課上,美術教師陳紹典正在向學生們講解水墨畫的原理,臺下學生目不轉睛,聽得十分認真。
今年秋季開學后,為貫徹落實“雙減”政策,萬泉鎮中心學校組織開展“水墨丹青”美術書法社團活動。陳紹典介紹,該社團每周四下午都會開展繪畫活動,學生可以自愿報名參加,“通過一段時間的美術學習,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審美能力都有所提升。”
萬泉鎮是瓊海市著名的水鄉。萬泉鎮中心學校根據學校實際和教學特色,圍繞“水”字,成立了“出水芙蓉”“蛟龍戲水”等舞蹈、排球、籃球社團,還將開設“飲水思源”等品德課程,以及“水調歌頭”國學經典誦讀課程等。
瓊海市教育局相關負責人介紹,“雙減”是當下社會各界關注的教育熱點話題,課后服務成為教育部門貫徹“雙減”政策、落實惠民措施“最后一公里”、堅持“五育”并舉、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一項重要舉措。
近日,記者在瓊海市萬泉鎮新市小學看到,校園內的一片菜地里,不少學生正在澆水、除蟲。這所小學通過改造劃分校內的閑置土地,打造出學生勞動實踐基地——“開心農場”。新市小學學生吳允君告訴記者,通過學校“開心農場”勞動課的學習,他懂得了收獲的來之不易,更能體會父母的辛苦,“以后我也要幫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新市小學校長李高陽介紹,在該校的“開心農場”,每個班都有自己的“口糧地”,學生們可以利用綜合實踐活動和課后服務活動時間到“開心農場”親身體驗勞動課,在土地上揮灑汗水,感悟生命的奇妙。
“學校還開設了田園誦讀課、植物科普課等課后服務特色課程,讓學生們懂得分辨菜的種類、習性,了解除蟲和種植知識,提升學生們的勞動實踐能力。”李高陽說。
在開展課后服務的過程中,萬泉鎮東升小學著力打造校園足球、籃球等8個社團的特色活動,通過“訓練+比賽”的方式開展各類體育和閱讀活動,這些各具特色的校內課后服務課程大大激發了學生們的學習熱情。
萬泉鎮中心學校校長高永亮告訴記者,萬泉鎮共有8所小學,除了該校外,其余7所學校都由該校管理。在課后服務工作上,該校統攬全局,實行“全鎮一盤棋”,遵循家長自愿、校內實施有效監管的原則。目前,全鎮8所小學全部都開展了課后服務,減輕了學生課業負擔,增強了學生體質和綜合素質,這樣的“一減一增”,深受學生和家長的喜愛。
相關稿件
您訪問的鏈接即將離開“海南省人民政府”門戶網站
是否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