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方華僑經濟區整治黃土裸露,推進美麗鄉村建設
荒地披綠衣 村莊更宜居
海南日報記者 劉婧姝
特約記者 方宇杰
9月23日下午,走進東方市華僑經濟區河邊隊,映入眼簾的是一片紫色的長春花花海,在陽光下煞是好看。
華僑經濟區河邊隊隊長高芳良告訴海南日報記者,這樣的花田,在隊里有近10處,不僅如此,村民的房前屋后都種上了翠蘆莉、使君子等綠植,它們成為治理荒地、空地、非硬化路面等裸露土地問題的“主角”。
“以前下雨出門,道路泥濘,雙腳踩的都是泥巴,晴天時黃土飛揚。”華僑經濟區河邊隊村民蒲來好說起黃土裸露整治前的環境,面露難色。
民生之事無小事。黃土裸露整治是改善人居環境,推進美麗鄉村建設的重要一環。
為此,華僑經濟區創新工作方法,根據全區不同連隊不同地塊的具體情況,對裸露地塊實行分級摸排、分類統計、每周匯報、定期督查、隨時指導,確保責任到人。同時,全面科學制定綠化方式,堅持“一隊一策”,對裸露土地“量體制衣”。
“自從進行黃土裸露整治后,道路干凈了,我的工作也輕松了不少,平時只需簡單清掃一些樹葉。”華僑經濟區河邊隊環衛工人陳景婷告訴記者,環境改善后,村民更加愛護環境了,亂丟垃圾的行為越來越少。
“村里環境變好了,還常看見有人來旅游拍照。”蒲來好說。
截至目前,華僑經濟區全區已排查裸露土地總面積約5.35萬平方米,累計完成綠化面積約2.93萬平方米,綠化植被品種主要有太陽花、山嶗葉、長春花、風雨蘭、朱頂紅、野香蕉等適宜本地種植的花草。
“下一步,我們將保質保量完成農村裸露土地種草綠化專項任務,建章立制鞏固全省衛生鄉鎮建設成果,助力鄉村振興。”華僑經濟區工委委員、黨政辦主任梁徳壯說。
(海南日報八所9月23日電)
相關稿件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您訪問的鏈接即將離開“海南省人民政府”門戶網站
是否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