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報記者 林書喜 特約記者 郝少波
5月23日上午,在杭蕭鋼構洋浦智能建筑出口加工項目工地,海南日報記者看到,整個工地基本已平整完畢,一輛輛工程車正將挖出的石頭往外運輸,工人們正在挖好的地基里扎鋼筋,用于辦公和住宿的兩排板房也已建成。
“土方施工已完成80%,一號廠房基礎開挖已完成60%。”項目現(xiàn)場生產經理傅冠武告訴記者,一號廠房基礎需要澆筑1200余個鋼筋混凝土柱樁,目前已完成了900余個,其中30多個柱樁已澆筑成型,下周即可開始搭建支架,為下一步安裝廠房做足準備。
“政府很關心項目進展情況,每天安排人員來到工地,幫忙解決問題。”傅冠武說,“項目開工40天,我們完成總工程量超30%。在剩下的60天里,我們將加班加點、增加人手,有信心使項目如期完工,確保7月23日投產。”
政府工作報告提出,深化“放管服”改革。在常態(tài)化疫情防控下,要調整措施、簡化手續(xù),促進全面復工復產、復市復業(yè)。目前新冠肺炎疫情持續(xù)向好,各地根據當地疫情情況已經逐步復工復產,但要取得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fā)展雙勝利,必須采取超常規(guī)舉措來推動各項工作。
4月15日,洋浦經濟開發(fā)區(qū)緊緊圍繞地區(qū)生產總值、固定資產投資、財政收入等10項指標全年任務,出臺30條超常規(guī)舉措,推動全面恢復正常生產生活秩序,并要求每個項目進度都要比原計劃提前一個月,已開工的提前一個月完工投產,準備開工的提前一個月開工。
在這30條超常規(guī)舉措的推動下,杭蕭鋼構洋浦智能建筑出口加工項目在4月13日開工后,投資方決定通過加大投資力度,精心安排工期,倒排時間表,將1號廠房的工期從150天縮短到100天,提前50天建成投產。不光是杭蕭鋼構洋浦項目,當地的新奧微網、漢體流體材料、恒豐20萬噸面條生產線項目等均加快施工進度,力爭提前完工,提前投產。
在出臺30條超常規(guī)舉措的同時,洋浦大膽改革招商體制機制,創(chuàng)新招商載體,出資成立洋浦國際投資咨詢有限公司,除了給洋浦招商引資外,還給客戶量身定制投資方案,讓企業(yè)和項目緊扣發(fā)展機遇,加快發(fā)展速度。
(本報洋浦5月24日電)
相關稿件
您訪問的鏈接即將離開“海南省人民政府”門戶網站
是否繼續(x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