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制定23條措施促農增收
將投2400萬元助48行政村發展集體經濟
本報海口11月5日訊 (記者計思佳)海南日報記者11月5日從海口市政府獲悉,日前,該市召開市政府常務會議,審議并原則通過了《海口市2019年下半年促進農民增收二十三條措施》(以下簡稱《措施》),提出今年該市將投入2400萬元,重點扶持48個行政村發展集體經濟,每個村扶持50萬元。
《措施》從積極拓展經營性收入、大力開發工資性收入、抓緊兌現轉移性收入、著力增加財產性收入、強化農民增收工作的組織保障等5個方面,細化明確促進農民增收23條措施,目標是穩步推進今年下半年促農增收工作,實現全年農業預期增長目標及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目標。
《措施》提出,下半年海口要發展冬季瓜菜23萬畝、常年蔬菜生產基地保有面積5萬畝,新增蔬菜種植面積0.8萬畝,組織1848艘漁船開捕,辦好“冬交會”。通過這些綜合措施,實現農民經營性收入穩定增長。
在培育一批新的增收點上,海口將制定促進肉羊養殖小區建設項目實施方案,努力新(擴)建一批欄舍,增加肉羊存欄規模,擴大家禽養殖規模,全年出欄禽類1350萬只,同比增長12.5%,趕在年底前上市,既保障市場供應,又增加農民收入。同時,相關部門和各區政府引導農戶外出打工增收。
下半年,海口相關部門將把2018年度漁業油補資金發放到位,做好耕地地力保護補貼資金發放工作。加大生產獎補力度,建檔立卡貧困戶通過自身發展特色產業,年收入(扣除成本)超過4000元、8000元、1萬元的,分別給予獎補1000元、2000元、3000元。
農民財產性收入潛力巨大。《措施》提出,要加快推進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盡快確權到戶。
相關稿件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您訪問的鏈接即將離開“海南省人民政府”門戶網站
是否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