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浦海南煉化年產百萬噸乙烯項目工人節日期間堅守崗位
5400畝“大舞臺”上演施工大戰
海南煉化年產百萬噸乙烯項目施工現場一派忙碌。通訊員 官書林 攝
本報洋浦10月7日電 (見習記者李豪杰 特約記者郝少波 通訊員官書林)150多臺挖掘機有力地揮動“手臂”,600臺運輸車滿載土石方來回奔跑,近千名工人節日期間堅守崗位奮戰一線……這是記者10月7日在洋浦經濟開發區的海南煉化年產百萬噸乙烯項目工地上看到的情景,在這5400畝的平地上,剛剛翻出的新土向人們昭示著這片土地的無限生機。
“國慶節假期對于我們來講,是施工‘黃金周’。”海南煉化年產百萬噸乙烯項目部施工管理部副經理朱鑫森告訴記者,今年7月開工以來,主要進行場地平整施工,共需回填土石方1060萬立方米,到9月下旬只完成計劃的37%,經過國慶節假期的奮戰,已完成計劃近50%。
土石方運輸車司機李賢平在工地上度過了國慶節假期。他告訴記者,他每天7時就會來到工地,和同事們兩班倒,他們每天運輸的土石方達到13萬多立方米。
和李賢平一樣堅守在工地上的,還有項目管理人員。“為了確保工程質量和施工安全,每天項目部在工地上的管理人員不少于18人,監理人員不少于10人。”已經值班4天的朱鑫森說。
工地緊挨著寬闊的北部灣海面,海面上波光粼粼。朱鑫森指著不遠處翻騰著浪花的地方說,“海南煉化年產百萬噸乙烯項目配套碼頭就建在那里,共有4個泊位。今年11月中旬就要開工建設,爭取到2021年3月能投入使用。海南煉化年產百萬噸乙烯項目的乙烯大型設備,可以從碼頭整體轉運到這里,這樣不僅能夠加快工程進度,還可以節省安裝成本。”
在一塊足足有500個足球場大的工地上進行如此大規模的施工,卻不見塵土飛揚。海南煉化年產百萬噸乙烯項目部控制部副經理賈朝暉向記者說明原因,“通過不間斷地灑水作業,達到降塵效果。這不僅是保護環境的要求,更重要的是夜間不會因揚塵阻擋駕駛員視線,消除安全隱患。”他介紹,為了提高施工規范化科學化水平,在加快工程施工速度的同時,還制定《項目管理手冊》《項目統籌計劃》《質量管理手冊》《安全管理手冊》等多項規定,對項目質量標準、安全管理等進行了詳細規定。
工地入口處是一組由18個集裝箱搭建的臨時辦公區,賈朝暉望著這片土地興奮地說,到2022年,海南煉化年產百萬噸乙烯項目的10套裝置將矗立在這里,這將使海南煉化的產業鏈更加完整,也將推進洋浦向全國乃至亞洲重要的石化產業基地邁進。
海南煉化年產百萬噸乙烯項目的建設,得到省委、省政府,以及洋浦開發區的大力支持。為保證項目施工進度,洋浦開發區舉全區之力幫助,自今年6月以來,每周召開一次乙烯項目指揮部會議,開發區主要領導協調省自然資源和規劃廳等有關部門,加快項目用海用地手續審批。目前施工作業面用地已100%交付,并提供789畝取土區,石化功能區道路、管廊等基礎設施建設也已全面啟動。
“在建設項目推進過程中,政府要跑在項目前面。”洋浦開發區乙烯項目指揮部辦公室副主任張慶毅說。
相關稿件
您訪問的鏈接即將離開“海南省人民政府”門戶網站
是否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