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亞藤橋河滋潤著南田社區,共繪人水和諧共生新圖景
古因河流而興 今因河流而美
海南日報全媒體記者 劉操 郭暢
9月23日,在三亞市海棠區南田社區,70歲的退休干部溫文沖正在自家的芒果園里察看果樹的長勢。他不時望向不遠處流過的藤橋河,清澈的河水靜靜流淌,岸邊植被青翠,水鳥穿梭其間……這景象,好似一幅生動的油畫,描繪著美麗鄉野和河畔人家的生活。
在溫文沖心中,繞著家門前而過的藤橋河,閃著溫柔的光輝,奔流向前。從古至今,居住在母親河兩岸的南田居民,沐浴著河流的恩賜,也通過勤勞的雙手,讓藤橋河兩岸風景如畫,產業興旺。
A
河畔村莊世代靠藤橋河繁衍生息
“藤橋河水靜靜地流淌,默默地滋養著我們的農田和人民。”溫文沖在南田出生長大,對老家門前的河流充滿了感情。
從小到大,他見證了藤橋河畔的變遷與發展,“靠河吃河,先輩們世世代代與藤橋河相伴相生,村民們為了改善生活,排隊在藤橋河岸邊打撈鯉魚,一些村民把剩余的魚賣給魚販維持生計。”
河水清澈,波光粼粼,魚蝦嬉戲,生機勃勃,那是溫文沖忘不了的童年:一到假期,他就和小伙伴們在河里捉魚摸蝦,放學的時候也會和同學結伴到河里洗澡。
在陸地交通閉塞的年代,水道交通占了主導地位。藤橋合口港,藤橋東、西兩河,與大海相連,河流暢通,河道深寬,河床水域面積廣,可泊中小商船,可避臺風。歷史上,藤橋河畔出現了全日不散的墟市。
“藤橋河就像一部活的歷史書,清清楚楚地記錄著我們這里的商業變遷。”在溫文沖的記憶中,每逢趕集日,來自周邊村鎮以及陵水、保亭、五指山等市縣的貨主和買家們一大清早就趕到家附近的集市上,山里來的貨主拉著各類山貨,漁民拉著海鮮,果農拉著應季水果……買家則各取所需,熱鬧非凡。
如今,依托海棠灣得天獨厚的自然風光和豐富的旅游資源,多個大型高檔社區在藤橋河兩岸的南田社區拔地而起。這里迎八方賓客,匯四海才俊,形成了商業密集的街區。
從過去的熱鬧集市,到現在的現代化商圈,藤橋河一直都在那里,靜靜地看著,也默默地守護著南田居民。
B
治河興水繪就美麗新畫卷
清晨的陽光寧靜淡雅,當南田社區從寂靜中蘇醒的時候,在藤橋河岸邊,晨練的居民早早起床,打太極、練劍、跑步……一幅美麗的錦繡畫卷徐徐展開。清澈的河水,蜿蜒的道路,見證歷史的小橋,讓人仿佛置身于詩情畫意的悠然天地。
水是生命之源,亦是發展之基。近年來,南田社區深入貫徹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組織開展了一系列河岸綠化行動。
“我們堅持統籌防洪固堤、生態修復、人居環境改善和鄉村振興多重目標。”南田社區副主任劉傳偉介紹,近年來,社區在河道治理中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通過系統推進河道清淤疏浚、岸線生態修復與景觀提升工程,注重保留河流的自然蜿蜒形態,實現了“水清、岸綠、景美”的治理目標。
說起環境的變化,南田社區居民臉上都洋溢著幸福,“現在藤橋河畔被打造得這么漂亮,我們每天都要來遛彎。”在澗水河畔散步的“候鳥”老人王恒在南田社區生活了6年,“晚飯后,一家人沿著河邊走走,看看風景,聊聊天,生活別提多愜意了。”
值得一提的是,河流治理實踐深刻喚醒了廣大群眾的生態文明意識。南田社區居民自發成為護河志愿者,定期清理河道垃圾、勸導不文明行為,讓愛水、惜水、護水的理念深入人心。
“藤橋河是我們的母親河,我們在依靠它發展的同時,更要保護好它,讓子孫后代都能受益。”劉傳偉說,在藤橋河的滋養下,南田社區探索生態與發展的雙贏之路,前來旅居和打卡旅游的人越來越多,知名度明顯提高,以后肯定會越來越紅火。
C
一汪碧水帶來“綠色”好產業
驅車從東線高速進入南田社區,沿途藤橋河畔道路兩旁長滿了綠油油的芒果樹,遠看成林,近看成景,把村莊裝扮得綠意盎然。
南田社區轄區面積25.26平方千米,戶數3789戶,人口13930人。社區居民以芒果種植為主要產業,種植面積持續擴大、產品品質逐年提升,種植面積已達7347.4畝。
曾經,南田社區缺乏經濟產業,村民以傳統的農業種植為主。劉傳偉介紹,1950年南田農村成立,1969年改制為建設兵團,藤橋河南田段沿線先后建起兩座水電站。南田群眾將藤橋河清澈的河水引入果園,灌溉果地里每一棵芒果樹,使得果樹增產豐收,果農喜笑顏開。
二十多年前,溫文沖和鄉親們在農場企業的帶領下,積極推進產業結構調整,一起種下一片片芒果樹,種植品種包括臺農1號、金煌芒等。
“我家的果園平均每年的利潤有10萬元。”溫文沖說,芒果產業帶動了南田周邊的產業,村民們參與套袋、打藥、摘果、挑果等工作。在芒果采摘旺季,一個普通勞動力就可以有數萬元的收入。經過20多年的發展,芒果種植已經成為南田社區村民經濟收入的主要來源,許多家庭蓋起了“芒果樓”。
“我們南田的芒果,擁有北緯18度的天然優勢,這里年平均氣溫維持在22℃至26℃,全年日照時間長,降水量充沛,為芒果的生長提供了得天獨厚的條件。”劉傳偉說,南田社區的芒果與國內其他主產區相比,成熟時間提前了1個月至6個月,這給高品質芒果帶來了獨特的優勢和不可替代性,也樹立了產業品牌,市場供不應求。
如今,藤橋河岸綠景美,南田社區芒果產業興旺,在保護藤橋河流域生態環境的同時,也富了村民,走出了一條“生態美”與“百姓富”相得益彰的發展新路徑。
(本報三亞9月25日電)
您訪問的鏈接即將離開“海南省人民政府”門戶網站
是否繼續?


瓊公網安備 46010802000004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