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 id="iuuog"><dl id="iuuog"></dl></li>
  • 穿越海上絲綢之路?“撈”起古代玻璃的身世
    2021-01-04 11:47 來源: 海南日報 【字體:   打印


    南海博物館館藏明代玻璃杯。

    文\圖 特約撰稿 顏建超

    海上絲綢之路,可謂源遠流長,但由于造船和航海技術的缺陷等因素,在幾千年的航海歷程中,葬身于大海的船只不計其數,它們被巨浪打斷桅桿,被暗礁折斷龍骨,冰冷的海水迅速灌入船艙,滿船貨物也隨之沉入幽暗的海底。經過成百上千年的孤獨等待,只有部分船骸和貨物被后人發現并打撈上來,讓其再次回到世人的關注之中。打撈出來的文物中,有一種被稱作“琉璃”的古代玻璃,它在現代社會中所受到的關注度,恍若前世一般不溫不火。

    玻璃琉璃傻傻分不清?

    古時琉璃可指天然寶石、玻璃和釉陶制品

    說起琉璃,人們認知度最高的莫過于琉璃瓦之類的鉛釉陶制品,作為建筑構件,它們為人們所熟知。為何古代玻璃也被稱為琉璃呢?

    經過幾十年的研究討論,目前中國學術界對琉璃的認識基本統一,認為“琉璃”一詞是由“璆琳”一詞轉音而來。《尚書·禹貢》載有:“黑水西河惟雍州……貢璆琳、瑯玕。”《爾雅·釋地》亦載:“西北之美者,有……璆琳、瑯玕焉。”近代學者章鴻釗在其著作《石雅》中考證:“璆琳,流離也,或作琉璃。曰流離者,約言之,詳言之為壁流離。流,璆音之諧;離,琳音之轉,實一物也。”


    南海博物館館藏明代玻璃盤。

    經考究各類古代文獻及實物可知,被稱為琉璃的物品其實有三類:一是天然寶石。如唐代藥物學家陳藏器的《本草拾遺》云:“琉璃,西國之寶,玉石之類,生土中”;二是玻璃。如《魏書·大月氏傳》記載有:“世祖時,其國人商販京師,自云能鑄石為五色琉璃,于是采礦山中,于京師鑄之。既成,光澤乃美于西方來者。自此中國琉璃遂賤,人不復珍之”。1970年,西安南郊何家村發現了一批唐代窖藏文物,其中有一銀罐,銀罐蓋內留有唐人題記,其一為“琉璃杯碗各一”。然罐內實物只有一水晶杯和一玻璃碗。由此可見,在唐代,水晶(天然玉石)和人工制造的玻璃都被稱作琉璃;三是鉛釉陶制品。唐代崔融在《嵩高山啟母廟碑銘》中寫到:“周施玳瑁之椽,遍復琉璃之瓦,赤玉為階,黃金作門。” 北宋李誡建筑巨著《營造法式》中明確記載了琉璃的配方:“凡造琉璃瓦等之制,藥以黃丹、洛河石和銅末,用水調勻。”

    由此可知,古時稱一物件為琉璃,若不見實物,則難以知曉其為天然寶石,或是玻璃器皿,亦或是釉陶制品。


    南海博物館館藏的明代琉璃發簪。

    古代玻璃是“洋貨”還是國產?

    我國玻璃制作始于春秋戰國時期

    近十多年來,漁民在中國南海西沙海域捕魚時,打撈出不少文物,其中就有古代玻璃器。中國(海南)南海博物館也入藏了一批從西沙水域出水的明代玻璃器,并向公眾展出。

    展出的玻璃器物中,主要有玻璃環、玻璃盤、玻璃杯、玻璃罐、玻璃發簪和玻璃串珠等。其中,玻璃環的式樣有四種,顏色也比較豐富,有紅、綠、藍、橙等顏色。玻璃盤有直腹和弧腹兩種,比較淺,都是透明的,但透明度不是很好。玻璃杯形狀類似于現代的小啤酒杯,外壁有淺開瓣紋,底部飾有一圈六瓣花紋。玻璃發簪有藍色和松石綠兩種色澤,簪桿呈長針狀,簪頭為立體花瓣狀。而條形狀的玻璃串珠,每顆長度為0.5至1厘米,有透明、藍色,松石綠等顏色。

    那么,中國(海南)南海博物館收藏的這批西沙水域出水的古代玻璃器,是來自哪里的呢?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們首先來了解一下中國古代玻璃。玻璃一詞源于梵語,被譯作“玻瓈”,最早見于后秦鳩摩羅什譯的《妙法蓮華經》與《阿彌陀經》。而在我國,“玻璃”一詞最早見于宋朝,指代國外進口玻璃器皿。如宋樂史《太平寰宇記》中載:“劫國唐武德二年遣使獻玻璃水晶杯各一,玻璃四百九十枚,大者如棗,小者如酸棗。” 清康熙年間,內務府造辦處設立“玻璃廠”,其所出制品一律以玻璃名之,以區別于琉璃瓦等釉陶制品。

    根據古代文獻記錄,中國古代對玻璃的稱呼,各朝代名目繁多,且交叉使用。綜合目前學者的研究,歷史上對古代玻璃的名稱主要有:玻瓈、頗黎、琉琳、流離、壁流離、琉璃、玻璃、水精、藥玉、瓘玉、罐子玉、燒珠、焇珠、硝珠、硝子、假水晶、料器等。

    中國古代玻璃起源比較早。學者干福熹等人采用科學分析的手段,結合考古學、歷史學的觀點,對出土于新疆、湖北、湖南、四川、云南、廣東和貴州等地的西漢(公元前200年)以前最早的中國古代玻璃進行研究,發現早期中國玻璃的制備技術與原始瓷和青銅冶煉技術相關,中原地區最早的古玻璃制造是從原始瓷的瓷釉制作演變過來,用草木灰作助熔劑,始于春秋和戰國早期。隨著玻璃制作技術的發展,至漢代,中原地區的玻璃制作技術已傳至我國境內南方和北方地區,外傳至朝鮮半島、日本、東南亞和中亞地區。同時,隨著絲綢之路的發展,國外玻璃制品及玻璃制作技術也傳入中國。


    南海博物館館藏明代玻璃環。

    南海出水玻璃器物來自何方?

    中國造玻璃通過絲綢之路銷往海外

    中國古代不但很早就發展出自己的玻璃制作系統,之后又學習了國外的玻璃制作技術,制作的產品不僅能夠滿足自身社會所需,還源源不斷地銷往海外。南宋時中國就向渤泥國(今印度尼西亞加里曼丹)、麻逸國(今呂宋島)、三嶼(今呂宋西南諸島,麻逸屬國)三地輸出“琉璃珠、琉璃瓶子”“五色琉璃珠”“五色燒珠”等玻璃制品。元朝時,汪大淵在《島夷志略》中記錄了當時海運銷往各國的貨品,其中就有大量的玻璃制品,如“燒珠”“黃紅燒珠”“紫燒珠”“紅綠燒珠”“硝珠”等。明朝時,鄭和七下西洋也向海外帶去了玻璃制品,如《堿涯勝覽》記錄了向占城(今越南)、爪哇(今印尼爪哇)輸出“燒珠”;《西洋番國志》記錄了向占城、爪哇輸出“硝子珠”等。

    這些玻璃珠等飾品,備受海外居民喜愛。如《島夷志略》彭坑(今馬來西亞)條:“富貴女頂帶金圈數四,常人以五色焇珠為圈以束之”;《派涯勝覽》榜葛刺國(今孟加拉)條:“其行身穿挑黑缐白布花衫,下圍色絲手巾,以各色硝子珠間以珊瑚珠穿成纓絡佩于肩項。又以青紅硝子燒成鐲,帶于兩臂”等等。


    南海博物館館藏明代玻璃手鐲。

    中國(海南)南海博物館收藏的這批古代玻璃,除玻璃酒杯明顯帶有西方藝術風格,需要進一步論證之外,其余皆為中國風的藝術造型,應為古代中國制作并通過海上絲綢之路向境外輸出的外銷產品。其中,部分為婦女裝飾用品。如纖細有開口的各色玻璃環,應該是玻璃耳環。口徑較大的玻璃環,應為手鐲,戴于手腕或兩臂,特別是較厚的玻璃手鐲,形制大小如同玉質手鐲一般,可能為仿玉作品。古代中國早期的南方,人們就喜歡用玻璃仿玉。而玻璃串珠也應該是上述的“各色硝子珠”之一了。

    隨著考古的發現,新疆若羌縣巴什夏爾遺址的玻璃作坊,以及博山琉璃廠窯址等古代玻璃制作遺址開始為人所熟知。如果說這些玻璃窯址在實地上證實了中國古代確實生產玻璃器物,那么現今在西沙水域打撈出來的中國古代玻璃器物,則在實物上證實了中國古代先民通過海上絲綢之路,將本國制作的玻璃制品源源不斷向海外輸出,盡管其數量上遠不及瓷器等大宗商品。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版權所有?海南省人民政府網  中文域名:海南省人民政府.政務
    主辦:海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   運行維護:海南省人民政府網站運行管理中心
    瓊ICP備05000041號-1  政府網站標識碼:4600000001   瓊公網安備 46010802000004號

    您訪問的鏈接即將離開“海南省人民政府”門戶網站
    是否繼續?

    移動版|電腦版

    法律聲明|網站地圖|聯系我們|網站支持IPV6|無障礙閱讀

    版權所有@海南省人民政府網 中文域名:海南省人民政府.政務

    主辦:海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

    運行維護:海南省人民政府網站運行管理中心

    瓊ICP備05000041號-1政府網站標識碼:4600000001

    瓊公網安備 46010802000004號

    无码人妻少妇伦在线电影| 一区二区三区无码视频免费福利| 久久亚洲AV成人无码| 亚洲AV蜜桃永久无码精品| 无码专区久久综合久中文字幕| 中文字幕你懂得| 忘忧草在线社区WWW中国中文| 人妻系列无码专区无码中出| 日韩在线中文字幕制服丝袜| 中文午夜乱理片无码| 精品久久久久久无码人妻蜜桃| 亚洲AV无码日韩AV无码导航 | 亚洲av无码专区在线播放| 中文字幕高清有码在线中字| 天堂无码久久综合东京热| 国产在线拍揄自揄拍无码| 无码午夜成人1000部免费视频| 无码av免费毛片一区二区| 天堂中文在线资源| 国产日韩精品中文字无码| 欧美日本道中文高清| 无码色AV一二区在线播放| 久久中文精品无码中文字幕| 国产精品99精品无码视亚| 精品无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品| 亚洲AV区无码字幕中文色| 亚洲va无码va在线va天堂| 一本色道无码不卡在线观看| 中文字幕无码人妻AAA片| 日韩中文久久| 中文字幕在线观看一区二区| 亚洲av无码片vr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AV无码精品人妻糸列| 成人无码区免费A片视频WWW| 中文无码不卡的岛国片| 日韩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合区精品久久久中文字幕一区 | 欧美日韩中文国产一区| 波多野结衣中文字幕免费视频| 无码AV中文一区二区三区| 欧美激情中文字幕综合一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