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南日報全媒體記者 林書喜
9月13日下午,走進洋浦新奧能源發展有限公司,只見廠區干凈整潔,機器轟鳴。登上鍋爐工作平臺,負責鍋爐巡檢的蔣星宇正仔細檢查鍋爐鍋膛的溫度。“鍋膛溫度正常。”蔣星宇通過對講機向中控室報告。“鍋膛內部的燃燒要達到780攝氏度,這樣熱蒸汽的溫度才能達到400攝氏度以上。”
海南日報全媒體記者來到中控室,墻上的屏幕數據顯示,1號鍋爐的熱蒸汽流量達到30.6噸每小時,2號鍋爐為31.5噸每小時,熱蒸汽的溫度為468攝氏度。
新奧能源是洋浦目前唯一的生物質能供熱企業,建設有2臺額定蒸發量為每小時45蒸噸的生物質循環流化床鍋爐,以及1臺額定蒸發量為每小時45蒸噸的燃氣蒸汽冷凝鍋爐(冷備),為周邊13家石化、制藥、食品加工等企業配套提供動力或用于加熱的蒸汽。
9月6日受超強臺風“摩羯”影響,斷電導致該廠停產。可是,停產不到一天,即9月7日下午,2號鍋爐就恢復了生產。9月8日中午,1號鍋爐恢復生產供汽。
“如果沒有政府相關部門的幫忙,我們不可能這么快復產。”新奧能源副總經理岳松感激地說,9月7日上午,儋州市場監管局、發改委、科工信局、應急局等職能部門先后來到廠里,了解企業受災情況,現場辦公,為企業復產提供幫助。
儋州市場監管局還特意請來海南省檢驗檢測研究院專家,一起幫助新奧能源檢查鍋爐。“鍋爐在再次啟動前,要等鍋爐內的熱水降溫到100攝氏度以下再進行補水,以免水溫溫差過大,造成鍋爐管損壞。另外,下次停機檢修時,注意檢查鍋爐受熱面有沒有受損變形。”專家提出了專業意見。
在了解到該公司的辦公網絡、手機信號中斷,無法跟外界聯系后,儋州市科工信局立即聯系當地的通信公司,派人過來搶修,第一時間恢復了通信。“有了信號,我們才能第一時間跟客戶通報復產供汽情況,讓客戶及時用上熱蒸汽,復工復產。”岳松說,儋州市發改委還幫忙聯系保險公司,派人到廠里了解受損情況,以便及時理賠,讓企業安心生產。
在洋浦石化新材料產業園,洋浦東方雨虹建筑材料有限公司生產車間,一卷卷防水卷料正從生產線下線。“感謝科工信局、發改委等部門,為我們協調解決了供電和網絡的問題,我們才得以恢復生產。”該公司總經理王建說,臺風導致樹木倒伏壓斷了電纜,在政府部門的積極協調下,供電局第一時間調配人手對工廠周邊的線路進行搶修。9月8日晚,廠里的供電、網絡和手機信號先后得到恢復,9日上午,該廠復產,目前各條生產線運行正常。
除了生產企業,未來社區、洋浦港區航道改擴建、洋浦港擴建、海南利星催化劑等重點在建項目也在儋州各部門的幫助下,紛紛復工。儋耳大地,生機正在逐步恢復。(本報洋浦9月13日電)
您訪問的鏈接即將離開“海南省人民政府”門戶網站
是否繼續?


瓊公網安備 46010802000004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