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南日報記者 習霽鴻
何毅,1899年出生于海南樂會縣第一區(今瓊海市嘉積鎮)不偏村。
受革命風潮的影響,年輕的何毅奔赴大革命中心廣州,加入王文明、周士第、葉文龍等組織的“瓊崖革命同志大同盟”,并在其中從事領導工作。次年又在第四期廣州農民運動講習所學習,并在此期間加入中國共產黨。
1926年,國民革命軍渡海掃蕩軍閥鄧本殷,何毅同王文明、馮平等隨軍赴海南島進行革命活動。他和馮平、符向一等在海口成立農民運動特派員辦事處。2月初,廣東省農民協會瓊崖辦事處成立,統轄海南農運,馮平為主任,何毅為書記,符向一為委員,領導海南各地農民組織農民協會,開展反帝反封建斗爭。何毅分工主管東路的農民運動。這期間,中共瓊崖特別支部成立,何毅當選為委員。
隨著廣東省瓊崖農民協會在海口的正式成立,馮平被任命為主任,何毅、周逸為副主任,領導全瓊13縣的農民運動。在此后短短一年里,瓊崖農會會員由不滿1萬人發展到20萬之眾,并且建立了農民自衛軍,為后來的武裝起義打下了基礎。
1927年,中共瓊崖地方委員會改稱中共瓊崖特別委員會,何毅任委員兼農委主任。之后,何毅以中共瓊崖特委特派員身份赴陵水縣領導斗爭。他將陵水縣2000多名農民自衛軍以村編隊,加緊訓練,準備武裝奪取陵城。同年,他在坡村主持組建了中共陵水縣委,同黃振士率領黎族和漢族農民武裝2000多人攻陷了陵水縣城,成立瓊崖第一個紅色政權——陵水縣人民政府。11月25日,何毅和黃振士第二次率領陵水農軍攻占陵水縣城。12月中旬,陵水縣蘇維埃政府成立,何毅任委員。
瓊崖蘇維埃政府成立后,何毅當選為委員。1928年冬,何毅和王文明、梁秉樞、羅文淹、王業熹等率領瓊蘇機關和紅軍轉移到母瑞山,創建根據地,堅持農村斗爭。敵人用碉堡政策強迫蘇區群眾搬遷,封鎖交通,斷絕紅軍糧食來源,企圖把山上的革命戰士困死。何毅和戰友們同甘共苦,堅持游擊戰,在人民群眾的支持下,終于在母瑞山站穩腳跟。此后,王文明、馮白駒先后領導瓊崖革命斗爭,何毅積極協助他們的工作。
1931年,何毅任瓊崖蘇維埃政府秘書長,次年黨內“肅反”時,何毅被錯殺,時年33歲。1953年,何毅被人民政府追認為革命烈士。
(本報海口4月17日訊)
您訪問的鏈接即將離開“海南省人民政府”門戶網站
是否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