瞄準數字經濟新賽道,海口復興城產業園內涌動創新因子
構建生態鏈 數據變“黃金”
加快發展數字經濟,促進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數字產業集群。——黨的二十大報告
海南日報記者 計思佳
通訊員 張余雪
海口世紀公園南側, 臨海而立的海口復興城互聯網信息產業園(以下簡稱復興城產業園)內串起一批高能級科創平臺和數字科技企業。林立的樓宇間,海量數據在此匯集、分析、整合、輸出,不斷釋放出澎湃動能。
時云醫療科技(海南)有限公司位于復興城產業園的E棟。12月12日上午,海南日報記者走進該公司,只見辦公室內電腦屏幕上數據閃爍。1300公里外,成都一家醫院采集、統計的患者健康狀況全部轉化為可視數據,在屏幕上得到實時顯示。
“海南生態環境一流,發展大健康產業具有優勢。”該公司創始人吳冰介紹,該公司落戶復興城產業園后,不斷拓展同全國的醫療機構合作空間,通過對患者進行全周期的數據跟蹤,協助醫生為每位患者制定個性化的“擇時治療”方案,實現因時制宜的精準醫療目標。
“上午10點打胰島素”“建議中午1點后午睡30分鐘”“12月18日復診”……在電腦上點開一位糖尿病患者的數據頁面,可以看到后臺系統正根據患者當天測出的血糖數據,不斷推送健康信息提示。“許多患者確診后,沒有做到規范治療和健康管理,讓診療效果大打折扣。我們以5G信息平臺為依托,為醫療機構打造患者全程管理中心,就如同一個24小時全天候陪伴的‘家庭醫生’。”吳冰說。
經過多年發展,復興城產業園已初步形成了數字科技產業生態,構筑了從數據中心、數據管理、數據應用到數據安全的全產業鏈條。
在算法驅動下,科技公司還能將“沉睡”的數據激活,給客戶帶來真金白銀的收益,達到點“數”成金的效果。
“根據您的投資習慣、流動資金需求,建議您可以考慮這兩款基金產品。也可考慮配置個人養老金,可以享受到稅收優惠……”12月13日上午,上海一金融機構客服人員吳敏接到客戶電話咨詢后,通過后臺算法分析,很快為客戶匹配了合適的金融產品。而為該金融機構提供算法技術支持的正是來自復興城產業園的親和(海南)智能科技有限責任公司。
“數據要成為生產要素,必須經過加工、處理,才能實現原始數據到數據要素的躍升。”該公司CEO趙健介紹,該公司今年3月在海口復興城注冊成立,主要聚焦于人工智能領域,“通過我們獨創的一系列算法,將企業過去‘塵封’的呼叫記錄數據、呼叫結果數據和客戶屬性數據進行分析、研判,不斷優化企業與客戶之間的互動,進而提升營銷轉化率和客戶體驗。在海南落戶后,我們的業務發展很快,已和全國多家金融、通信公司達成了合作。”
傳統行業的轉型升級,也給數字科技企業帶來了新的市場機遇。
在復興城產業園采訪時,記者注意到,和其他辦公樓乘坐電梯時需要手動按鍵或者刷卡不同,這里的員工進入電梯后,只要打開手機APP,閃光燈一閃,電梯就會將人送到相應樓層。
“這是我們公司研發的可見光交互技術,通過光線來傳遞信息。運用到電梯里,真正實現了無接觸操作。”閃易科技國際(海南)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徐光鵬解釋說,光的速度很快,而且沒有辦法截獲,因此該技術比二維碼更加安全,在智慧社區、校園、支付、政務、車聯網等方面擁有很大的運用空間,“近年來,我們產品的運用場景不斷拓展。今年還接到了來自海外的訂單,用光交互技術為馬來西亞一家銀行進行安保技術升級。”
“面對建設海南自貿港的這個千載難逢的歷史發展機遇,復興城產業園不斷優化產業布局,發展以數字經濟為主導,以數字貿易、智能物聯等為核心的產業生態鏈。今年1月至11月,園區注冊企業超5000家, 營收超千億元。”海口復興城互聯網信息產業園相關負責人介紹說,黨的二十大提出“推動戰略性新興產業融合集群發展”,這更加堅定了園區不斷拓寬發展數字經濟“新賽道”的信心,“接下來,園區將緊盯一批硬科技和前沿技術創新企業和團隊,繼續加大產業招商引資力度,做強產業鏈,做深價值鏈,高質量打造千億級數字經濟產業集群。”
(海南日報海口12月13日訊)
您訪問的鏈接即將離開“海南省人民政府”門戶網站
是否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