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政協委員毛萬春建議:
支持建設海南“一帶一路”種業開放先行區
“推動在海南建設國家級的種業研發平臺和資源庫”
“推動簽署‘一帶一路’種業投資雙向開放和標準互認協定”
本報北京5月21日電(特派記者 劉操)海南應圍繞種業等重點領域,深化現代農業對外開放。在今年的全國兩會上,省政協主席毛萬春委員向大會提交提案,建議支持建設海南“一帶一路”種業開放先行區。
提案指出,以“一帶一路”建設為依托,以種業為切入點,通過擴大開放、先行先試的制度創新,在海南構建全價值鏈、全產業鏈的“一帶一路”種業開放先行區,是海南全面深化改革開放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將種業“南繁硅谷”對接融入“一帶一路”倡議的重大國際布局。
毛萬春建議,給予海南發展種業更大的開放政策。擴大外商市場準入,按照“一線放開,二線管住”、先行先試的原則,進一步試點突破目前禁止外資投資的種業領域,適度放寬外資持股占比。開放種業金融政策,放寬相關外匯管理、資金出入境等方面的規定,為跨國種業企業進駐提供資金融通、資金管理等便利條件,鼓勵跨國種業企業在海南“一帶一路”先行區設立結算中心;結合全球動植物種質資源引進中轉基地規劃建設,試點賦予海南更大的種質資源進出口審批權,制定海南“一帶一路”種質資源進境及出境的國家、地區和種類名單;試點擴大海南種質資源“走出去”的范圍。
毛萬春還建議,推動在海南建設國家級的種業研發平臺和資源庫。一是國家種業創新實驗室建設項目。對標國際領先創新平臺,比照國家實驗室的標準,融合國內相關領域一流團隊,吸納國際創新要素協同,籌建國家種業創新實驗室。二是國家動植物品種測試中心建設項目。承擔國家農作物品種區域試驗、種子種苗檢測、品種真實性檢測、實質性派生品種判別、品質分析、表型組學分析等任務;對南海海域的水產養殖品種的生產性能、經濟性狀進行測定評價。三是生物多樣性種質資源中心項目。融合國家和地方優勢科教單位專業力量,在農作物、中藥材、畜禽、海洋生物等物種領域,建立由植物種子庫(圃)、離體庫、基因數據庫、微生物庫和動物種質資源場(區)等構成的生物資源庫。
提案還建議,推動簽署“一帶一路”種業投資雙向開放和標準互認協定,包括支持海南種業企業進入“一帶一路”國家和地區的資本市場開展投融資,建立支持性、服務性的政策體系等。
相關稿件
您訪問的鏈接即將離開“海南省人民政府”門戶網站
是否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