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日報全媒體記者 李豌
2月17日,新學期正式開啟。“在去年的感統課上,我們嘗試開展《睡美人》繪本教學,效果不錯,今年將繼續深化。”定安縣特殊教育學校德育處主任、教師張瀟元邊說,邊帶領海南日報全媒體記者走進一間色彩鮮艷的感統教室。
這間鋪滿彩色軟墊的感統教室里,懸掛著彩色秋千,擺放著泡沫球池等趣味性教具。“感統,就是感覺統合的縮寫,即讓特殊教育學校的學生通過視、聽、觸等感覺提升整體協調能力。教學時,老師們利用趣味教具,通過講述繪本故事、繪畫、戲劇等方式為學生們打造綜合性課堂,幫助他們更好地感知身邊的事物。”張瀟元說,例如,聽故事能提升他們的理解能力,鮮艷的顏色能刺激他們的視覺,運動訓練能改善他們的整體協調能力等。趣味教具能提升課堂教學的趣味性,進而提升學生的專注力。
“很久很久以前,在一個王國中,一場盛大的慶典即將開始……”在《睡美人》繪本課上,教師以古老王國慶典情境引導學生們坐在不同顏色的楔形墊上扮演參加慶典的賓客。
為什么要坐在這些楔形墊上?面對記者的疑問,張瀟元現場進行了示范。原來楔形墊的坡度設計可幫助學生們更好地在課堂上聽講。當故事劇情推進到賓客入場環節,學生紛紛進場。此時,楔形墊又能成為部分學生行走時的輔助工具,行動能力較差的學生可以扶著楔形墊往前走。有棱角的球體和圓球等輔助教具則更為靈活,適宜行動能力更強但也需要工具輔助行走的學生。“我們學校學生的身體差異性比較大,教學時要考慮到每個人的情況,這些趣味教具能滿足不同個體的需求。”張瀟元說。
據介紹,定安縣特殊教育學校共有16間類似感統教室這樣的特色功能教室,包括日常生活區、感官區、數學區、語言區和科學文化區特色功能教室等。
在數學區特色功能教室,許多不同大小的粉紅色正方塊吸引了記者的注意。“這些正方塊的專業名稱叫粉紅塔。老師可以讓學生們通過觸覺辨別粉紅塔的大小,也可以讓學生們對照圖片找到同樣大小的粉紅塔,培養空間感知能力。”該校教務處主任、教師黎湘云介紹。
“這種教具叫木質分數小人,有完整的一個,也有等分成兩塊、三塊或四塊的。學生們從中可以很直觀地了解什么是一、二分之一、三分之一和四分之一。”黎湘云說。
專業運動康復教室,模擬銀行、超市、醫院等場所場景的教室,以床、柜子、電飯煲等家具、家電打造的家居教室……在定安縣特殊教育學校的不同樓層,眾多特色功能教室一一揭開面紗。“在家居教室中,老師們重點培養學生整理床鋪、使用家電等基本生活技能,幫助他們提升生活自理能力。”張瀟元介紹,目前,該校9個年級11個班級共接收了120余名學生,包括患有腦癱、智力障礙、聽力障礙等疾病的特殊兒童。
“在日常生活中,孩子們面臨著許多具體而微小的困難。”張瀟元表示,學校通過不同的特色功能教室和特色教具幫助孩子們不斷成長。見證他們的點滴進步,就是我們作為特教工作者的最大成就。
您訪問的鏈接即將離開“海南省人民政府”門戶網站
是否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