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省構建全要素全流程資源要素保障體系,提高資源要素配置的精準性和利用效率
資源要素保障好 項目建設“加速跑”
海南日報全媒體記者 孫慧
通訊員 蘇軍 尹建軍
11月25日上午,在牛路嶺灌區工程總干渠2號隧洞,機器聲轟鳴不斷。“這個項目施工需要臨時開挖兩側埋管,再馬上回填,原先我們一直擔心臨時用地手續辦理時間會很長。根據海南省最新要素保障相關政策,在萬寧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指導下,不需要再辦理這個手續,加快了我們的施工進度,2號隧洞在11月初順利開工。”省水利電力集團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黃明娟說。
牛路嶺灌區工程是海南水網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項目在萬寧市灌系線路總長99.21公里,線長面廣,保障工程用地是該工程確保施工進度的最大挑戰。
萬寧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副局長周志軍介紹,今年7月,省資規、水務、林業三個部門聯合出臺了加強水利水務項目建設自然資源要素保障的若干措施以及《關于強化自然資源要素保障支持臺風“摩羯”災后恢復重建和復工復產若干措施的函》,對于建設項目臨時使用林地的情況,在符合政策情況下,可以縮減審批流程或免于辦理手續,加快施工進度,縮短工期。
當前,我省正在加快推進自貿港建設,各地項目建設如火如荼。省自然資源和規劃廳聚焦自貿港建設需求,出臺系列資源要素保障政策,形成“增量保障+存量保障+專項保障+反向保障”四位一體的資源要素保障體系,著力建立健全長效機制,堅持增量保障、存量盤活兩手發力、同向發力,提高資源要素配置的精準性和利用效率。
“督幫服”一體送服務到市縣、到項目
“快速審批節約了我們的開發時間成本,高效地保障了項目開工建設的需求。”海南500千伏主網架工程建設指揮部項目I部經理陳杰感受到了項目審批“加速度”。今年1月2日,500千伏椰城(海口東)輸變電新建工程提出用地申請,2月21日用地審批通過,2月底正式開工建設。
為確保自然資源要素保障政策落實到位,省自然資源和規劃廳建立“督幫服”一體工作機制,規范要素保障相關工作環節標準,并派出工作組到市縣組織培訓,講解有關政策和工作流程,指導市縣更好地開展要素保障工作。
在陵水黎安國際教育創新試驗區,學生生活三區項目已進入挖基坑階段。“所有的要素保障工作流程都是規范化、標準化的,比如說學生生活三區項目,涉及農用地轉用審批,縣資規局按照工作流程在30日內就完成從啟動到審批工作,縮短了審批流程,提高了審批效率。”陵水黎族自治縣資規局副局長陳穎森說。
持續提升用地用海等要素審批效率
我省還大力盤活閑置土地和低效用地,支持城市更新規劃和用地保障,采用更加靈活的方式確保土地空間規劃利用效率提高,增強老百姓的生活幸福感。
三亞市海棠灣四季酒店至海棠廣場的濱海木棧道位于酒店與沙灘之間,沿途盡是美景,但該木棧道的土地性質是林地,維修、置換等工作受限過多,木棧道維護不到位,導致游客意見較多。“在省資規、省林業等部門指導下,我們鼓勵和支持酒店通過認建認養等方式參與濱海木棧道改造升級,有13家酒店及社會資本積極響應號召,對濱海木棧道進行維修建設,現在已全線貫通。”三亞市現代服務業產業園管理委員會規劃建設服務中心主任劉林波說。
據介紹,我省通過優化用地用海審批,用地審批時間平均可節省1個月以上,經營性項目用海審批可縮短1個月以上,公益項目用海可縮短2個月以上,在生態保護紅線內育種等養殖用海審批可縮短3個月以上,保障項目順利快速落地。
截至11月15日,海南311個省重大項目中,296個項目已完成要素保障,要素保障完成率95%。省資規廳有關負責人表示,下一步將繼續用好用足系列要素保障政策,全力做好第四季度投資項目資源要素保障,提前謀劃2025年重大項目資源要素保障工作。同時繼續開展自然資源批后監管供后監管“百日行動”,加大批而未供和閑置存量土地處置力度,妥善解決影響項目動工開發問題,促進項目用地開發利用,避免形成新增閑置土地。
(本報海口11月25日訊)
版權所有?海南省人民政府網 中文域名:海南省人民政府.政務
主辦:海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 運行維護:海南省政府網站運行管理中心
瓊ICP備05000041號-1 政府網站標識碼:4600000001 瓊公網安備 46010802000004號
移動版|電腦版
版權所有@海南省人民政府網 中文域名:海南省人民政府.政務
主辦:海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
運行維護:海南省人民政府網站運行管理中心
瓊ICP備05000041號-1政府網站標識碼:4600000001
瓊公網安備 46010802000004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