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省營商環境不斷優化、民生紅利持續釋放
85項制度創新背后的改革動力
■ 海南日報記者 李磊
在8月28日召開的省委深改委暨自貿港工委會議上,審議并原則通過了《海南自由貿易港博鰲樂城國際醫療旅游先行區制度集成創新方案》及第八批8項海南自由貿易港制度創新案例等相關改革文件。
此前,我省已經分七批發布77項制度創新成果:商事登記“全省通辦”制度、施工圖審市場化和“多審合一”為企業減去負擔;“旺工淡學”人才培養項目、在全省實現天然橡膠價格保險,則為群眾加足實實在在的利益。
這背后,一項項制度創新正進一步優化著營商環境、提升社會治理水平,不斷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提升著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為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打下了堅實基礎。
“4·13”以來,全省上下圍繞制度創新這個核心,破除思想觀念束縛、體制機制障礙,探索推出一批批制度創新案例,有效優化了營商環境,提升了治理水平,為更好地承接落實自貿港政策打下了良好基礎。
優化營商環境
制度“軟”環境結出發展“硬”果實
“注冊登記一家企業,一天辦理完畢,真是太方便了。”海南鱷珍鱷魚產業科技有限公司今年8月5日正式注冊,該公司負責人喻志林在當天拿到了企業的證照,這樣的速度讓他很驚喜。
在此之前,喻志林獲悉海南商事主體登記平臺(海南e登記)已經上線運行,實現了商事登記“自主申報、自動審核、全省通辦、電子簽名、電子檔案”五大創新,提交各類手續網上即可完成。在家里通過電腦上網填寫上傳了各項企業資料后,一天時間里,他的公司就獲取了營業執照。
喻志林介紹,通過海南商事主體登記平臺,減少了企業往返各部門的時間,讓企業有更多時間把產品和市場做好。“看好海南自貿港的發展前景,這堅定了我們在海南投資的信心和決心。”
同樣通過制度創新感到“海南速度”的,還有海口佳和項目管理有限公司項目經理張毅。
“辦理施工許可證這張證,想起就頭疼。要向相關部門提交材料,等待審核,然后就是漫長的等待……”這是張毅在去年6月26日前,對于辦理施工許可證的印象。讓他沒想到的是,當天他來到海口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辦理這張證,僅僅花費了4個小時,那也是全省首張“建筑工程許可告知承諾制”許可證。
這樣的速度,來自一項名為“建筑工程許可告知承諾制”創新制度,該制度通過優化施工許可條件、加強事中事后監管,實現施工許可證1個工作日發放。
包括商事登記“全省通辦”“建筑工程許可告知承諾制”制度在內,近年來,我省不斷以制度創新為核心,全面打造著法治化、國際化、便利化的營商環境:
洋浦經濟開發區根據企業需求,創新非加工貿易項下保稅油品同船混裝運輸監管模式,實現面向海外市場精準輸出相應標號油品的供給能力提升,大大提升了企業國際市場競爭力。
推行商事主體信用修復制度,有利于激發商事主體主動糾正失信行為、消除不良社會影響、積極承擔社會責任。
我省發布《海南經濟特區注冊會計師條例》,進一步降低會計審計機構和專業人才準入門檻,加速國際化、高質量會計審計資源在海南集聚。
我省在博鰲樂城國際醫療旅游先行區創新醫療機構“兩證一批復”審批模式,將原先長達3個月的審批時間大幅壓縮為1至3個工作日,提高了醫療機構設立的審批效率。
……
兩年多來,海南以制度創新深挖改革潛力、助推改革推進、倒逼改革落地,營商環境不斷優化,市場主體活力顯著增強——今年前7個月,全省新增市場主體超過13.5萬戶,同比增長30.05%,截至7月底全省實有市場主體超過103萬戶,同比增長26.42%,增速居全國第一位。
以人民為中心
制度創新釋放民生紅利
“工學兩不誤,費用全由政府出!這是多好的學習機會!利用空閑時間,我也順便提升了自己的職業技能。”今年新冠肺炎疫情期間,在三亞億源軒宇酒店當司機的林海生,報名參加了“旺工淡學”旅游業人才培養項目。
近幾個月,林海生利用三亞中瑞酒店管理職業學院的線上平臺,學習了職業綜合禮儀、酒店管理等課程。培訓結束后,他感慨地說,海南旅游業發展前景廣闊,擁有更多知識和技能,未來才有更多出路。
旺季人不夠用,淡季人留不住。海南作為具有獨特氣候優勢的旅游大省,旅游淡旺季明顯,由此也形成了旅游業人才“潮汐”現象。
2019年,針對海南旅游淡旺季特點,我省創造性地開展“旺工淡學”旅游業人才培養模式,免費為我省旅游從業人員提供學歷教育及職業技能培訓,鼓勵“旺季上班、淡季進修、工學交替”。
8月20日,我省“旺工淡學”旅游人才培養聯盟成立。“旺工淡學”旅游業人才培養新模式也在今年4月入選海南自貿港首批制度創新工作案例。
制度創新在營商環境領域多點發力的同時,越來越多的像“旺工淡學”旅游業人才培養項目這樣的制度創新,正實實在在地提升著海南的民生福祉。
制度創新,正提升著海南教育水平——海南大學在全國首創的冬季小學期教學模式,聘請國內外高層次“候鳥型”專家、學者、名師冬季來校,打造海大獨具特色的冬季小學期高端教學平臺。
制度創新,也給廣大人民群眾帶來了看得見的安全感——全省建立統一的人流、物流、資金流進出島信息管理系統,各級公安部門共享人員進出島信息,開展重點人員的分析、預警和處置,做到主動預防。
制度創新,還為海南廣大膠農吃下了定心丸,為他們擺脫貧困助上一臂之力——近年來,國際膠價持續低迷,膠工和膠農的收入大幅下降,我省在借鑒保險+期貨模式的基礎上加以創新和發展,使保險收入和割膠量相掛鉤,進一步推出了可以在全省實現的天然橡膠價格保險,提高膠農膠企抵御市場風險的能力。
隨著制度創新的多點突破、縱深推進,創新的制度,正給海南帶來了真真切切的變化,給海南百姓帶來實實在在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創造“海南經驗”
讓自貿港建設融入制度創新“基因”
創新是改革開放的生命,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是建省辦經濟特區30多年來融入血脈的海南基因。
在85項制度創新成果中,涉及放管服改革、人才引進、金融產業等多個領域,也形成了一大批可復制可推廣的經驗。
近年來,省委、省政府始終把制度創新工作擺在重要位置來抓。
我省率先開展的省域“多規合一”改革,把全島作為一個大城市、大景區、大花園來統一規劃。伴隨自貿港建設的推進,我省以更大力度深化“多規合一”改革,基本形成省市縣聯動的空間規劃管理體系,為全省“一張藍圖干到底”打牢了基礎。
在推進改革中,省委反復強調,既要集中力量攻堅突破,也要抓點帶面、強化改革舉措系統集成,讓各項改革舉措在政策取向上相互配合、在實施過程中相互促進、在改革成效上相得益彰——
兩年多來,中央支持海南全面深化改革開放的“1+N”政策體系陸續確立并全力落實,初步形成“中央統籌、部門支持、省抓落實”的工作機制。
作為機構改革的“排頭兵”,海南在全國率先基本完成省級機構改革,建立起適應自由貿易試驗區和中國特色自由貿易港的組織機構。
……
自貿港建設更加注重創新的系統集成,對政策和制度體系整體要求更高。在制度創新的路上,海南慮之愈深、謀之愈遠、行之愈篤。
《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總體方案》明確提出,要“著力在推動制度創新、培育增長動能、構建全面開放新格局等方面取得新突破,為實現國家戰略目標提供堅實支撐。”
省委七屆八次全會決議提出,要“從機構和部門設置、法治化配套、貿易投資自由化便利化、深化‘多規合一’‘極簡審批’改革、把握好‘一線’放開和‘二線’管住的關系、促進生產要素自由便利流動、金融服務、國有企業改革和國有資本監管、社會治理、創新抓落實的體制機制、防范化解系統性風險等方面,進行制度集成創新,解放思想,大膽創新,成熟一項推出一項。”
惟改革者進,惟創新者強,惟改革創新者勝。省委深改辦(自貿區工委辦)相關負責人表示,在海南自貿港建設過程中,海南將把制度集成創新擺在突出位置,解放思想,大膽創新,對照當今世界最高水平的開放形態,在促進投資和貿易便利化、自由化等方面試行符合海南發展定位的開放政策和制度,以制度集成創新匯聚人流、物流、資金流、信息流、技術流。
(本報海口8月30日訊)
版權所有?海南省人民政府網 中文域名:海南省人民政府.政務
主辦:海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 運行維護:海南省政府網站運行管理中心
瓊ICP備05000041號-1 政府網站標識碼:4600000001 瓊公網安備 46010802000004號
移動版|電腦版
版權所有@海南省人民政府網 中文域名:海南省人民政府.政務
主辦:海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
運行維護:海南省人民政府網站運行管理中心
瓊ICP備05000041號-1政府網站標識碼:4600000001
瓊公網安備 46010802000004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