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自貿港原輔料“零關稅”政策生效四年多來,免征稅款近十二億元——
這份“減負賬本”讓企業發展勁頭更足
海南日報全媒體記者 曹馬志
零點的鐘聲剛過,海南航空美蘭基地報關室仍燈火通明,一批特殊的航空貨運商品已到機場口岸,旋即進入申報通關入境流程。
零點26分,進口通關手續辦妥,擊掌歡呼聲不絕于耳——海南自貿港原輔料“零關稅”政策第一單落地。這單貨物包括3臺氣象雷達收發機,貨值381.3萬元,減免稅款53萬元。
“用時26分鐘,政策首單完成,享惠速度遠超企業預期!”回憶起當時的情景,海南航空采購部通關保障中心經理周晨笛如今仍倍感振奮。2020年12月1日零點起,海南自貿港原輔料“零關稅”政策正式實施,26分鐘后,企業順利實現首單進口,刷新海南自貿港政策落地速度。
該政策落地四年多以來,企業的“減負賬本”越來越厚:截至今年6月,海口海關已監管進口1063批次“零關稅”原輔料,免征企業稅款11.86億元。
26分鐘!
刷新自貿港速度
氣象雷達收發機長啥樣?帶著好奇,海南日報全媒體記者走進海南航空美蘭基地航材庫,這個上萬平方米的“航材超市”是一棟三層的建筑,毗鄰海口美蘭國際機場,不時能看到大飛機劃過“頭頂”。深入建筑內部,一排排貨架錯落有致,數以萬計的航空零部件琳瑯滿目。
“這是海南自貿港原輔料‘零關稅’首單同款產品,它可是飛機翱翔必備的親密‘伙伴’!”海南航空采購部中南采購分部副經理劉一波走到一處貨架前,上面正是新近入庫的氣象雷達收發機,不到1米長的黑色長方形柜體,外形和臺式電腦帶的主機頗為相似。
劉一波邊演示邊介紹說,氣象雷達的收發機通常由發射機、定向天線、接收機、顯示器等核心部件組成。作為氣象雷達系統的核心組件,該設備通過發射、接收及處理信號,實時探測飛行路徑上的降水、風暴、湍流等氣象信息,為飛行員提供精準的航路決策支持。
那首單進口的設備用哪了?上飛機。
“第一批進口的3臺氣象雷達收發機,已安裝在海南航空B-1098等飛機上,目前穩定運行,正全力保障飛機安全飛行。”作為航材采購通關負責人,周晨笛對海南自貿港原輔料“零關稅”政策進口產品使用全周期情況如數家珍。
用得快,源于進得快。周晨笛介紹,2020年12月1日零點26分,企業順利完成首單貨物的申報通關,距離政策生效實施僅過去26分鐘,刷新海南自貿港速度。
這不僅為企業節省了53萬元的成本,更確保企業可以第一時間使用,保障飛機運行需要。周晨笛記得,從機場口岸馬上運回航材庫后,氣象雷達收發機很快陸續裝在海南航空的3架飛機上。
3.6億元!
豐盈企業獲得感
“26分鐘完成首單”,政策高效落地,如何刷新海南自貿港新速度?
動能,源自算好一筆賬——
海南自貿港原輔料“零關稅”政策發布后,干了10多年外貿的周晨笛第一時間意識到政策的“含金量”。該政策實施正面清單管理,氣象雷達收發機等航空公司需要的產品都在享惠清單目錄中。
她以首單進口的氣象雷達收發機為例,這正是航空公司常用急需的航材,和政策發布前相比,享受海南自貿港原輔料“零關稅”政策,該貨物免征了進口關稅3.05萬元、增值稅49.97萬元,合計約53萬元,這一單產品就為企業節約了近14%的成本。
動能,源自關企密切協作——
海南自貿港原輔料“零關稅”政策,2020年11月11日對外公布,明確當年12月1日起執行。海口海關所屬海口美蘭機場海關綜合業務科副科長陳敏華還記得,政策一經公布,來電咨詢的企業絡繹不絕,企業享惠需要哪些資質、新政策申報要素有何不同、申報流程有哪些變化……對新政策執行細節,企業有需求,海關迅速響應,密切協作,同向發力。
一方面,陳敏華和同事感受到企業申請政策應用的如火熱情;另一方面,也發現僅靠關員的線上解讀,對企業來說是遠遠不夠的。海口美蘭機場海關及時成立政策宣講團隊,走進園區,走進企業,政企面對面,一對一“輔導”,根據企業業務特點,量身定制政策解讀方案,并為企業提供政策應用全流程服務,打通政策落地“最后100米”。
嘗到首單“甜頭”后,海南航空從“頭回客”變為“回頭客”:截至目前,公司累計進口15批次17項貨物,包括787飛機發動機、飛機發動機安裝器材包、空氣循環機、飛行管理引導和包線計算機等,貨值達3.6億元,免征稅款約5307萬元。
超86億元!
加力擴圍放大政策紅利
“首單貨物從美國進口,無縫銜接、一次順利通關,效率超預期!”周晨笛至今清晰記得,為幫助企業盡快享受到政策紅利,海口美蘭機場海關提前一個月組織企業開展系統測試,模擬十余票艙單數據錄入、申報、審核、放行全流程,并且在2020年12月1日零點系統正式生效時派員駐場指導,讓企業首單進口產品的申報、放行一次性成功。
問需于企,派員指導,為企業享惠提速。對于海南企業來說,作為海南自貿港核心政策之一的原輔料“零關稅”政策“含金量”高,但畢竟屬于新政策,企業適配政策“摸著石頭過河”,亟需精準的政策應用服務。
“企業‘點單’,服務上門。”海口海關關稅處處長馮云云說,在政策實施過程中,讓企業站“C位”,海口海關做好全省原輔料“零關稅”政策宣傳,引導企業充分用足用好政策。同時,積極向海關總署、海南省政府反饋原輔料“零關稅”政策實施情況、企業訴求等,配合財政部門開展政策實施效果研究,協同優化政策適用條件、商品范圍。
加力擴圍實施,海南自貿港原輔料“零關稅”政策實施4年多來經歷兩次重大升級:2021年12月,調整后的政策新增187項商品,達到356項商品,實現翻倍擴容;2025年2月,政策再次調整,商品清單擴容至653項。
馮云云介紹,最新調整的政策還放寬了部分政策限制條件,對符合享受政策條件主體間因依法破產等原因轉讓“零關稅”原輔料,以及用于維修“零關稅”游艇和自用生產設備所消耗的原輔料,免征進口關稅、進口環節增值稅和消費稅,進一步放大政策紅利。
截至今年6月,海口海關已監管進口1063批次“零關稅”原輔料,企業進口總貨值86.89億元,免征稅款11.86億元,享惠產品主要類型為木片、航材、石油原油、醫用器械等。
近5年過去,“零關稅”設備早已融入海南航空飛機全球飛行的每一天。“好政策,就得年年用。”周晨笛說,今年下半年,企業還將根據業務需要,計劃加大“零關稅”原輔料進口力度,以更大政策紅利助力企業降本增效,刷新企業發展的自貿港速度。(本報海口8月3日訊)
首單擴容
截至今年6月
首單享惠企業海南航空累計
進口15批次17項貨物
貨值3.65億元
免征稅款約5307萬元
政策升級
原輔料“零關稅”政策2020年12月1日起執行
歷經兩次重大調整升級
“零關稅”原輔料享惠清單從169項商品
大幅擴容至653項
這個數量是政策發布時的3.8倍
全省情況
截至今年6月
海口海關已監管進口1063批次原輔料
貨值86.89億元,免征稅款11.86億元
享惠企業主要集中在海口、儋州
享惠產品主要類型為木片、航材、石油原油、醫用器械等
(數據整理/海南日報全媒體記者 曹馬志 制圖/陳海冰)
您訪問的鏈接即將離開“海南省人民政府”門戶網站
是否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