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三亞國際文博會上,參觀者體驗AR劃船機。三亞日報記者 李學仕 攝
三亞日報訊(記者 胡擁軍)1月2日,第九屆三亞國際文化產業博覽交易會(以下簡稱“文博會”)在三亞天涯海角紅樹林國際會展中心落下帷幕。經過4天的精彩展示與交流,本屆文博會主會場與分會場的線上交易和館內銷售累計成交金額達2500余萬元,充分展現了海洋文化產業發展的蓬勃生機與巨大潛力。
本屆文博會吸引了來自15個國家和地區及國內20多個城市的67家單位參展,活動累計參與人數超過30萬人次。室內主展廳線上交易與館內銷售的實際成交金額累計達2500余萬元,其中,三亞市旅游發展局組展的三亞“海島城市會客廳”展館通過網絡直播及館內銷售,交易額突破270萬元。此外,山西館、遼陽館、襄陽館、西安館、揚州館等展館均達成預期銷售目標,所在的“潮涌今朝——現代海洋文化的璀璨綻放”展區總體交易金額超過1100萬元。
展會期間,各參展單位紛紛推出豐富多彩的促銷活動,如中國南海博物館、海南疍家博物館等單位的紀念品首發、盲盒開箱、線上預售等活動,極大地活躍了展會氛圍。同時,俄羅斯、也門、保加利亞、日本等國外參展企業也取得了良好的交易成果,16個“一帶一路”及沿海國家的外籍展商現場銷售額近460萬元。
展會現場人潮涌動,各展館內精彩紛呈。疍家IP系列文創產品備受關注,吸引了眾多觀眾駐足了解疍家文化的歷史與傳承。在“絲路華章——海上絲綢之路的輝煌印記”展區,烏拉圭的葡萄酒、老撾的沉香、巴基斯坦的羊毛手工地毯等特色商品讓觀眾流連忘返。此外,借助VR技術,觀眾可以身臨其境感受海洋的魅力。來自江西的游客邱平說:“我嘗試了皮劃艇VR體驗設備,體驗感很好,在接下來的旅程中有機會一定要下海試試。”
作為東道主,三亞“海島城市會客廳”展館帶來了豐富的文創產品、非遺技藝展示和互動體驗活動,通過三亞文化墻、海洋環保區等展區,展現了本地文創產品、非遺特色及海洋環保理念。同時,該展館還通過線上直播間推廣三亞文化旅游資源,吸引了大量消費者下單購買。
值得一提的是,本屆文博會還特別設置了海洋文旅市集和多個分會場活動,為觀眾提供了更多元化的精彩體驗。三亞崖州灣科技城、三亞市體育中心等8個分會場同期舉辦了海洋文旅市集、海洋文化主題跨年音樂會、文商旅聯合營銷等一系列活動,進一步豐富了文博會的內涵與外延。
主辦方相關負責人表示,三亞國際文博會作為國際文化交流、文化產業交易和投資洽談的重要平臺,不僅促進了文化產業的交流與合作,也為三亞乃至海南的文化產業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未來,三亞國際文博會將繼續發揮平臺優勢,助力海南自貿港建設,推動中國文化更好地走向世界。
您訪問的鏈接即將離開“海南省人民政府”門戶網站
是否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