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9日,在第四屆三亞國際種業科學家大會上展出的自走式高通量葉綠素熒光遙測系統。
海南日報全媒體記者 黃媛艷
油酸含量是普通大豆4倍的高油酸大豆、對糖尿病人群友好的慢升糖大米、具有保健功能的高血清素番茄、甜度是普通玉米300多倍且抗蟲的丁布玉米……1月9日,在第四屆三亞國際種業科學家大會暨2025國際種業科技博覽會(以下簡稱博覽會)上,科研機構和種企帶來的新品種,讓人們目不暇接。
種子是農業的芯片,聚焦種業新品種的培育,涉農機構和企業紛紛拿出看家品種在博覽會上展出。
“這款高油酸大豆獲批我國首張基因編輯生物安全證書,它的油酸是普通大豆油的4倍,可媲美橄欖油,有利于降血脂、降膽固醇。”舜豐生物品牌運營官王家樂透露,依托先進的基因編輯技術,該企業已培育出增產幅度可達15.8%的高產水稻、單株產量明顯增加的高產小麥、可平均增產9.3%的高產大豆和耐旱水稻等系列新品種,選育出適合加工用途的高直鏈淀粉、支鏈淀粉玉米、水稻等。
主糧作物新品種琳瑯滿目,菌類、果蔬等特色品類的新品種也吸引不少觀展者駐足詢問。
“我們目前選育出的兩款羊肚菌,不僅高產早熟,還能在許多南方地區種植。”中國科學院遺傳學博士張業勝透露,除了做好菌類新品種的選育,他還帶領團隊建立了羊肚菌種質資源庫,開發菌種高通量選育“兩庫一平臺”,運用基因編輯、雜交選育等手段助力菌類新品種的選育。
良種良法配良機,豐收才能有硬支撐。在博覽會現場,種子質量檢測、分子育種檢測、精準點數機等各類種業裝備一應俱全。
隨著轉盤的轉動,一粒粒小麥種子順暢地通過微電腦精準點數機,又快又精準。“點數機可以數小麥、水稻、玉米、大豆、高粱、蕎麥、葵花、花生等各類農作物種子,助力生物育種精準化,它的效率至少是人工的8倍。”新鄉市索坤機電有限公司銷售工程師李吉發透露。
點數不用費人力,脫粒也可以解放人手。河南省衛輝市新農科技機械公司帶來的田間育種機械設備每小時可為260株大豆脫粒,有效提高種業科研的效率。
展會現場,入駐三亞崖州灣科技城的浙江托普云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帶來了分子標記儀器、品種真實性儀器、智能人工氣候室、植物生長室等系列設備。“入駐科技城后,近距離了解科研人員的業務所需,運用新技術精準設計產品滿足市場。目前我們設計的種子發芽室設備可促進種子發芽和幼苗生長實驗,育種加代室設備可縮短育種周期,植物生長室設備可便于科研人員研究植物生長全周期變化,全方位為育種創新服務。”該公司銷售梁子康說。
“會”“展”融合,新品種、新技術、新設備的匯聚,賦能現代種業高質量發展,從三亞啟航,更多的種業新質生產力的故事正在書寫。
(本報三亞1月9日電)
您訪問的鏈接即將離開“海南省人民政府”門戶網站
是否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