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海南省會,過去5年,海口市始終堅持“踔厲奮發走在前列 篤行不怠當好表率”的工作要求,走在前、干在前,充分發揮領頭雁作用,在生態文明建設、民生社會事業發展、民主法治建設各方面均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績。海南省第八次黨代會報告中又賦予了海口市“做大做強海口經濟圈,全面提升發展能級,建設自由貿易港核心引領區”的新使命新任務新要求。
“奮進自貿港 建功新時代”系列專題新聞發布會(第六場)
“踔厲奮發走在前列 篤行不怠當好表率”海口專場實錄
(2022年5月8日)
中共海南省委宣傳部新聞發布處處長、新聞發言人向向:女士們,先生們,各位記者朋友們,大家上午好!歡迎出席“奮進自貿港 建功新時代”——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考察海南重要講話精神和省第八次黨代會精神系列專題新聞發布會。今天是系列發布會的第6場,也是市縣專題的首場——海口專場新聞發布會。作為海南省會,過去5年,海口市始終堅持“踔厲奮發走在前列 篤行不怠當好表率”的工作要求,走在前、干在前,充分發揮領頭雁作用,在生態文明建設、民生社會事業發展、民主法治建設各方面均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績。海南省第八次黨代會報告中又賦予了海口市“做大做強海口經濟圈,全面提升發展能級,建設自由貿易港核心引領區”的新使命新任務新要求。
今天,我們非常高興邀請到中共海口市委副書記、市長丁暉先生,中共海口市委常委、副市長孫波先生,海口市政府秘書長陳建軍先生,海口市發改委主任劉曉華女士,海口市委深改辦副主任林志斌先生。他們將向大家介紹海口經濟社會發展的有關情況及貫徹落實省第八次黨代會精神的具體舉措,并回答記者朋友們的提問。
首先,有請丁暉先生介紹有關情況。
中共海口市委副書記、市長丁暉:各位媒體朋友,上午好,感謝大家長期以來對海口的關心和支持。過去五年,特別是習近平總書記發表“4·13”重要講話以來,我們牢記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海南工作的殷切囑托,緊扣“三區一中心”目標定位,在省委、省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在全面深化改革開放中探索突圍、在積極穩妥推進自貿港建設中勇毅奮進、在推進經濟轉型發展中蹄疾步穩,圍繞建設現代化國際化新海口奮勇前進,為加快建設具有世界影響力的中國特色自由貿易港貢獻海口力量。具體來講,可以概括為“1234”:“1”就是錨定“打造海南自由貿易港核心區,加快建設現代化國際化城市”的發展定位,切實提升海口城市發展能級。
五年來,海口經濟高質量發展實現新突破,2021年全市地區生產總值首次突破2千億元,增速11.3%,五年平均增速7.8%,省會首位度進一步提升,GDP占比全省31.8%。2021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突破千億元,增速達到26.5%,五年平均增速9.6%,占全省的42.3%。(城鎮和農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長7.2%、8.7%,與經濟增長基本同步。)
“2”就是聚焦“自貿港順利開局和深化改革開放”兩條主線,篤行不怠奮勇爭先當好表率。
一是全力推動自貿港順利開局。重點園區跨越發展。高新區生物醫藥等產業聚能成鏈,醫藥產值占比全省73.6%。江東新區營收突破超兩千億元,綜保區、復興城產業園營收超過千億元。重大項目加快建設。集中開工重點項目272個,總投資1855億元。美蘭機場二期建成通航,新海港綜合樞紐加快建設,自貿港門戶樞紐功能持續提升。亞洲最大的國際免稅城即將于國慶節前開門迎客。有效投資促進產業結構明顯優化,社會投資占比提升至86%,產業投資占比近七成,工業投資年均增長43.5%。主導產業成勢見效。旅游業蓬勃發展,離島免稅銷售額連續三年翻番,成功舉辦首屆中國國際消費品博覽會,入選國家文化和旅游消費試點城市。現代服務業加快布局,規上服務業營收增長81.2%,服務業對經濟增長貢獻率達到86.3%。高新技術產業營收規模超1300億元,成功入選國家創新型城市,高新技術企業數量、專利授權量分別增長5倍、5.8倍。熱帶特色高效農業,持續擦亮火山荔枝、火山石斛等系列農產品公用品牌,積極探索“綠水青山”轉化“金山銀山”有效路徑。
二是全面深化改革蹄疾步穩。境外船舶移籍“一事聯辦”等12項成果入選全省制度創新案例。“立法推行重點園區極簡審批改革”“創建市場導向人才評價引進新機制”獲省改革和制度創新一等獎。開通自貿港首條第五航權航線,運營國際及地區全貨運航線10條。五年來,實際利用外資年均遞增144%(累計52.38億美元),新設外資企業年均遞增109.7%(累計2111家),開放型經濟新格局加快構建。
“3”就是持續優化“政策環境、營商環境、生態環境”,不斷提升海口核心競爭力。
一是用好用足政策環境。高效承接21類自貿港“首單”業務。53支合格境外有限合伙人(QFLP)股權投資基金落地,10家企業獲批開展合格境內有限合伙人(QDLP)試點。國際能源交易中心交易額2021年突破三千億元。海口空港綜保區通過驗收,與海口綜保區共同獲批“一線”放開、“二線”管住進出口管理制度試點。國際貿易“單一窗口”海口綜保區專區上線6項核心應用功能,引進博毅雅呼吸機項目、戴比爾斯鉆石珠寶項目等一批適用項目落地。
二是優化提升營商環境。實施政務服務“一網通辦”“一窗受理”“一枚印章管審批”“一支隊伍管執法”,上線運行“秒批快辦”事項288項,推出“一件事一次辦”主題服務311項,68個高頻服務事項實現“多件事一次辦”,率先打造全省首家7×24小時自助政務服務“超市”。比如,龍華區信用等級審批的全政務場景應用讓“信用越好審批越快”,對信用好的市場主體可容缺可承諾的同時提速30%。推動營商環境持續提升,“4·13”以來,新增市場主體71.7萬戶,市場主體規模增長3倍。
三是用心用力呵護生態環境。創建五源河、美舍河國家級濕地公園,獲評國際濕地城市、保爾森可持續發展獎、全國黑臭水體治理示范城市。海口生活垃圾焚燒發電廠建成投產,實現生活垃圾零填埋。農村人居環境加快改善,完成787個自然村污水處理設施建設。新能源汽車保有量占比8.1%,高于全國5.2個百分點。PM2.5濃度連續五年下降,近兩年空氣質量持續領跑全國168個重點城市。剛才我注意到,在座的媒體朋友現場喝水用的一次性杯子,是我們本地的企業恒鑫公司生產的,這是一種生物可降解環保杯。像這樣的全生物降解材料企業,我們引進了20家,其中,裕同公司全生物降解材料制品達到歐洲標準走向國際市場。半個多月前,裕同公司正式將第一批2150箱生物可降解餐盒從海口啟運,經洋浦直接發往西班牙。通過這條全新的運輸航線,時間和成本分別縮短70%和80%。近兩年,我們疊加政策和服務的雙重優勢,一個綠色產業集群正在加快形成。我們歡迎更多的企業與海口一起共赴這場“生態綠色發展之約”。
“4”就是加快推動“民生保障、城市品質、智慧城市、風險防范”四項任務落實,全面提升人民群眾幸福感、獲得感。
一是夯實社會民生保障。歷史性消除絕對貧困,連續三年蟬聯全省年度脫貧攻堅考核第一,與全國同步建成全面小康社會。城鎮新增就業18.9萬人,城鎮登記失業率穩定在3%以內。新增義務教育公辦學位4.9萬個、公辦幼兒學位2.3萬個。新建或在建三甲醫院10家,全面完成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標準化建設,人均預期壽命提高1.65歲。56家“長者飯堂”全面覆蓋城鄉。開工建設安居房10147套,完成453個老舊小區改造。
二是提升城市功能品質。推動火山口大道更新工程、海秀快速路二期、文明東越江通道等建成通車,海口經濟圈加速互聯互通。五源河體育場、海口灣演藝中心、國家帆船基地公共碼頭等建成使用。西海岸貫通提升,海瑞文化公園、天空之山驛站等九大旅文重點項目、省會城市十大標志性文化公共設施正在加快建設,高標準規劃高品質建設“海邊驛站”,推動城市功能品質持續提升。
三是智慧賦能城市治理。深入實施“城市大腦”建設,建成“1+2+2+N”智慧城市總體框架體系;集成了“椰城市民云”、12345智慧聯動平臺、“一網通辦、掌上可辦”移動化政務辦事平臺等一批智慧應用,實現“7×24”小時在線處置市民游客訴求,極′大方便了市民就醫、就學、出行、辦事。數字城市治理、政務服務等領域處于全國領先水平。
四是有效防范化解風險。堅持底線思維,分類別專業化推進15個專項領域風險防控工作,健全完善風險防控體系。扎實推進金融、地方政府債務、房地產等重點領域風險防范,為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可靠保障。加快新海港、南港、美蘭機場等口岸基礎設施、監管設施和信息化系統規劃建設,高標準做好封關運作軟硬件準備。推進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管理中心建設,慎終如始抓緊抓實抓細疫情防控,堅決守好海南自貿港的“北大門”。
回首過去五年的發展,是省第七次黨代會以來海南實現高質量發展的具體實踐,也是海南自貿港建設順利開局的縮影。展望未來,我們將以省第八次黨代會的勝利召開,作為海口在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大局中找定位、扛擔當、強引領的新起點,將“一本三基四梁八柱”戰略框架作為根本遵循和方向指引,持續深化改革開放,加強制度集成創新,提升城市發展能級,不斷強化在學習貫徹省第八次黨代會精神、自貿港建設、高質量發展、區域協調發展、社會事業發展等五個方面的引領示范,聚力打造自由貿易港核心區,全面建設現代化國際化新海口。
向向:感謝丁暉市長的精彩介紹。接下來,我們進入記者提問環節,提問前請通報所代表的媒體機構。現在開始提問。
人民網記者:2022年是建設海南自貿港攻堅之年,也是封關運作準備的關鍵之年,請問在推進封關運作方面海口做了哪些工作,目前的進展情況如何?
丁暉:謝謝這位記者的提問。按照省委省政府的部署,54個封關項目中,涉及海口的有14個,占全省25.9%,計劃總投資85.19億元,占全省44.3%。封關既是全面建設海南自貿港的基礎工程,也是全面實行“一線放開、二線管住、島內自由”進出口管理制度的節點工程。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全島封關運作準備工作,成立市工作專班,下設7個專項工作組,對涉及海口的任務事項逐一梳理,并形成具體實施方案,將任務分解到季度、細化到月度,確保不折不扣落實。
在口岸設施建設方面,我市口岸設施建設項目7個,項目總投資52.21億元,占全省總投資的27%。這7個項目6月底前將全部開工建設,計劃2023年底前完工。
在非設關地建設方面,新海、水上、新埠、東營、塔市等5個綜合執法點已全部掛牌運行,正同步推進5個綜合執法點新址建設工作。同時,加強“三無”船舶整治,完成船載北斗終端設備安裝756部,清理拆解“三無”船舶1286艘。
在政策壓力測試方面,運用自貿港政策率先完成21類首單業務,推動部分商品“零關稅”、離岸貿易、航權開放、文化保稅、貿易收支便利化試點、擴大銀行業對外開放等一批核心政策相繼落地,加速各類生產要素集聚,培育發展新產業、新模式、新動能。比如,1月21日,首票商品碳化硅支撐件“零關稅”進口業務在海口完成,標志著海南自由貿易港原輔料“零關稅”增補清單落地實施。再比如,海口綜保區、空港綜保區承接“一線”放開、“二線”管住進出口管理制度試點,完成“加工增值超過30%”和“徑予放行”首單業務,儲備了一批醫藥及醫療器械、新材料等項目,助力高端制造產業發展。今年,計劃將該政策推廣至高新區適用。
今年是自貿港建設全島封關運作準備工作的關鍵一年,我們將緊緊圍繞“2023年底前具備硬件條件、2024年底前完成封關各項準備工作”的總體目標,統籌推進軟硬件監管設施建設,全力以赴做好各項封關運作準備工作。
香港商報記者:海口在發揮自貿港政策優勢及制度創新方面有哪些成效?
海口市委深改辦副主任林志斌:海口作為海南自貿港核心承載區,我們在全省率先實現21類首單業務落地。整個市場活力得到進一步的釋放,國內外企業紛紛投資落地。下面,我從企業落地、人才引進、制度創新3個方面介紹自貿港政策在海口取得的成效。
先說,企業落地情況。我們充分發揮自貿港政策優勢降低企業的運營成本。比如在“零關稅”政策方面,符合清單管理的,免征進口稅、進口環節增值稅和消費稅。在這舉個例子,我市一家企業利用這一政策從歐洲進口“斷路器”,貨值617萬元,享受減免相關稅款135萬元,成本減低了21.9%。還有一個就是,在利用“對原產于海南或含進口料件加工增值超過30%(含)的貨物進入內地免征進口關稅”政策方面,海口綜保區、高新區在珠寶加工、高端食品加工、醫藥及醫療器械領域吸引一批企業落地。在利用“企業資本性支出可一次性稅前扣除或加速折舊和攤銷”政策方面,已有99家企業享受優惠稅款3.6億元。還有就是鼓勵類企業實施15%的企業所得稅,以及旅游業、現代服務業、高新技術產業企業,2025年前新增境外直接投資所得免征企業所得稅等政策優勢,極大地幫助企業降低運營成本,減少資金占用,增強企業的投資意愿。
另一個,就是人才引進方面。我們積極利用自貿港政策優勢服務來自世界各地、五湖四海的人才在海口干事創業。我們利用“以薪酬水平為主要指標評估人力資源類別”和“在自貿港工作的高端人才和緊缺人才,其個人所得稅實際稅負超過15%部分予以免征”等政策,通過持續優化人才服務“單一窗口”“外國人服務綜合窗口”和“外國人來華工作許可服務站”,推行人才服務“承諾制”“容缺制”等工作制度,以及落實高層次人才子女入學以其配偶就業等政策。自“4·13”以來,我市人才落戶數量逐年增長,引進國內外人才20.8萬人,占全省近80%。
還有,制度創新方面。我們累計推出12項制度成果入選海南自貿港制度創新案例,著力解決自貿港建設中最突出、最緊迫、最難啃的改革問題。比如,我市重點園區聚焦行政審批改革創新,其中江東新區行政審批“不找人”“不見面”“零接觸”即審即批案例,實行投資項目“集中+前置”公示,將項目公示批量前置,為企業節約15個工作日的辦理時間;同時通過互聯網技術,實現政務信息100%網上公開和線上申報,限時辦結。
下一步,我們將更好地發揮自貿港政策效應,不斷提升自貿港政策在海口落地見效的顯現度,以制度創新推進產業高質量發展。
海南廣電總臺國際傳播融媒體中心記者:海口江東新區作為海南自貿港建設的集中展示區,自設立以來一直備受關注,近幾年的發展也令人矚目,能否介紹江東新區最新的建設情況?此外,江東新區規劃堅持“綠色、循環、低碳”的理念,在建設零碳新城方面目前有哪些進展?
中共海口市委常委、副市長孫波:感謝記者的提問。海口江東新區圍繞基礎設施建設、重大項目落地、招商引資引智等方面全面加速,高質量高標準推動園區開發建設。下面,我想通過幾個關鍵詞給大家介紹一下江東新區的建設進展。
“翻番增長”:2021年江東新區進入了“營收千億元俱樂部”,實現營收2272億元,是2019年的12倍;實現稅收45億元,是2019年的6.4倍;引進外資13億美元,是2019年的6.5倍;注冊企業16313家,是2019年的4.4倍。園區的主要經濟指標呈逐年翻番增長。
“雛形初顯”:經過近2年多大規模建設,江東新區151個基礎設施項目推動“五網”不斷完善,園區“八橫八縱”骨干路網基本成型;27個醫院、學校、住宅等民生公共服務項目開工建設,其中北師大海口附校等13個項目陸續建成投用;35個水系生態保護項目開工建設,其中道孟河、芙蓉河濕地公園等17個項目建成完工。現在的江東新區,各組團之間的交通越來越便捷,市政配套設施更加完善,產業承載能力不斷增強,生態基礎日益牢固,城市輪廓初具雛形。
“聚能成鏈”:截至目前,江東新區已招引落地重點招商企業90家,其中包括山東能源、大唐集團等世界500強企業35家,無錫國開金屬等離岸貿易企業14家;簽約通航(含公務機)企業13家,國內頭部公務機企業均包含在內。同時,累計實現包括跨境電商“9810”業務落地等19類自貿港“首單”業務突破,其中15類實現擴大,初步實現重點產業聚能成鏈,園區整體效益不斷提升。
在建設零碳新城方面的進展,我將從三個方面介紹。
從規劃上,編制完成了《海口江東新區生態文明及零碳新城建設規劃和設計導則》,提出比全國提前3年實現雙碳目標的時間表和路線圖,此后,我們陸續印發了《濱海起步區零碳示范區建設方案》《低碳示范校園建設方案》,系統指導推進江東新區零碳新城建設。
從行動上,開展“增綠”“護藍”行動,全力推進“六水共治”,構建清污分流全流程可追溯的“1+6+15”高質量管控機制,完成全域水系排污口排查,努力實現“雨污全分流、污水全收集、收集全處理”。積極招引綠色低碳企業,全面禁止高能耗、高污染、高排放產業和低端制造業發展,著力打造綠色園區,為全市、全省實施雙碳戰略貢獻江東力量。
從建設上,集中開工建設了一批污水主干管網,建成邁雅河、道孟河、芙蓉河三大濕地公園,完成東寨港濕地生態修復、資源保護等工程,促進生物多樣性保護。同時要求新建建筑屋頂均設分布式光伏發電系統,光伏面積不低于屋頂面積的50%;新建的地上、地下固定停車位均配建充電樁,快慢充比不低于1:7和1:15。
此外,我們還全面推廣應用綠色、裝配、海綿技術,正在推進83個在建項目落實綠建標準,推動28所中小學綠色低碳改造,加快江東新區起步區集中供冷項目建設。進一步推進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的展示區建設,助力江東新區打造成為世界一流的零碳新城。
消費日報記者:去年1月省兩會上沈曉明書記提到,讓海南子孫后代能夠捧上營商環境這個“金飯碗”,請問海口市做了哪些工作切實提升市場主體的獲得感和滿意度?
海口市發改委主任劉曉華:謝謝您的提問。好的營商環境就是生產力、競爭力。海口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營商環境工作,以實際行動貫徹落實中央和省委的決策部署。2021年3月,成立海口市優化營商環境工作專班,抽調精干力量,完善運行機制,深入推進全市營商環境建設工作,既解決當前一些現實問題,又打造好造福子孫后代的“金飯碗”。專班成立一年以來,累計解決營商環境訴求299個,提出和推進營商環境改革事項202項,全力打造“省時、省錢、省心”的營商環境。
一是增強管理高效性,讓市場主體辦事更“省時”。著重做好審管結合的“加法”,推動政務審批提速增效,全市已上線“秒批”事項288項。退稅業務實現自動審核,同比提速92%,辦理速度位居全國前列。推進特別極簡審批及工程建設項目審批改革,其中江東新區審批時限壓縮80%,處于國內領先水平。開辦企業全面推進“一日辦結”和企業注銷“一網”服務,辦理時間壓縮至1個工作日,達到全國標桿城市水平。出口邊境審核耗時由10小時壓縮至1小時,辦理時限極大壓縮。
二是用改革辦法減負增效,讓市場主體經營更“省錢”。持續降低公共資源交易成本,推廣區塊鏈電子保函系統,助力企業釋放資金2.3億元。積極推行招投標無紙化,為投標單位節省標書費用1439萬元。開辦企業實現全過程零費用、零跑腿,達到國內“優秀”等級。
三是著力解決“堵點”問題,讓市場主體發展更“省心”。深入開展“查破促”活動,暢通市場主體意見反饋渠道和處理回應機制,千方百計為企業解決“堵點”“難點”問題。截至目前,已完成營商環境問題訴求299件,解決拖欠賬款約2.5億元(其中已撥付1.7億元)。同時,緊盯國評標準抓提升,梳理堵點事項40項,制定提升措施86條,持續優化營商環境,激發市場主體活力。今年一季度,地區生產總值473億元、同比增長6.1%。1-4月全市市場主體新增22萬戶(占全省比重76%)、同比增長310%。
在剛召開的省第八次黨代會上沈書記指出,當前市場主體對營商環境還不夠滿意,同時也為我們營商工作指明了方向,即全面落實“一本三基四梁八柱”戰略框架,以市場主體的實際感受為標準,以刀刃向內的勇氣打贏優化營商環境攻堅戰。下一步,我們將在提速、提質、提效上狠下功夫,推動有效市場和有為政府更好結合,努力讓營商環境像椰城的空氣一樣清新,力爭2025年營商環境達到國內一流水平。
中華網記者:省第八次黨代會報告提出“堅持高質量發展,建設產業聚焦、區域協調的自由貿易港”,今后海口將如何做優做強產業,更好發揮省會城市引領示范作用?
海口市政府秘書長陳建軍:感謝這位記者朋友的提問。我們將重點聚焦發展旅游業、現代服務業、高新技術產業、熱帶特色高效農業四大主導產業,持續優化產業結構,以項目建設推動產業補鏈延鏈強鏈,為打造海南自貿港核心引領區夯實產業支撐。
在旅游業方面,以海瑞文化公園、騎樓老街擴容提質、火山口夜景亮化、海口灣水上夜游、西海岸貫通提升、西海岸海秀公園、假日海灘景區改造、天空之山驛站、世紀海角商業街等九大文旅重點項目建設為突破點,以這九個項目和國際免稅城均在國慶前開放或正式運營為引爆點,以高標準建設全球消費精品博覽園、打造永不落幕的消博會為制高點,加快推進國際旅游消費中心城市建設。在現代服務業方面,大力發展總部經濟、臨空經濟、新金融、消費精品、數字智慧及其他出口型、外向型服務,打造江東現代服務業示范區。在高新技術產業方面,培育千億級數字經濟產業鏈,打造國際數據創新創業中心城市。支持重大新藥創制國家科技重大專項成果轉移轉化,壯大生物醫藥產業集群,發展全生物降解材料產業,建設高水平國家創新型城市。在熱帶特色高效農業方面,加快農業規模化、產業化、品牌化建設,持續擦亮火山荔枝、火山石斛等火山系列農產品品牌,積極探索“綠水青山”轉化“金山銀山”有效路徑。
我們熱忱歡迎全球英才深度參與海口建設,共享自貿港新機遇、共創美好新未來。
中新社記者:省第八次黨代會報告提出,讓老百姓過上好日子,是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的出發點和落腳點。請問海口在民生事業高質量發展方面取得哪些進展,未來有哪些謀劃?
丁暉:感謝這位記者朋友。我們始終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作為奮斗目標,堅持在發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社會民生事業發展沒有捷徑,就是緊緊抓住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難點堵點痛點問題,盡力而為、量力而行。5年來,海口財政的民生支出一直保持在70%以上。我們也將繼續發力、久久為功,全面推動社會民生事業發展,努力讓人民群眾就好業、上好學、就好醫、住好房,共享自貿港發展的紅利。
“就好業”方面,我們先后引進世界500強企業49家,全市高新技術企業數量增長5倍、達到771家,為引進人才和本地群眾提供了大量優質就業崗位。五年來,城鎮新增就業18.9萬人,城鎮登記失業率穩定在3%以內。今年一季度,全市城鎮新增就業人員11677人,完成年度任務的25.4%,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2.53%。下一步,我們將繼續打好穩經濟促就業的政策組合拳,實現市民在家門口好就業、就好業。
“上好學”方面,積極引進知名優質教育資源,推動北師大海口附屬學校、人大附中海口實驗學校以及上海世外海口附屬學校、北大附中附小海口學校等9所合作辦學項目相繼建成招生。全面實施“一校兩園”建設,新建、改擴建中小學校39所,新增義務教育公辦學位4.9萬個,有效解決教育供需矛盾。遵循“兩個為主”原則,全力保障13.12萬名務工隨遷子女義務教育。超額完成學前教育“兩個比例”目標任務,公辦園學位占比從14.6%提升到56.2%,普惠園學位占比從47%提升到86.7%。在全省率先實現公辦學校教室空調全覆蓋。統籌“雙減”工作和教育質量提升,實現義務教育學校課后服務全覆蓋,探索開展中小學校午餐午休托管服務,切實解決學生家長急難愁盼。今年,我們還將全力加快人大附中海口實驗學校中學部等一批優質學校9月建成招生,引進1000名優秀校長教師,充實海口教育力量。
“就好醫”方面,引進上海六院、上海華山醫院、上海中醫藥大學附屬岳陽中西醫結合醫院、上海第一婦嬰醫院、中南大學湘雅醫學院等國內知名院校聯合辦醫,培育國家級、省級重點專科(學科)27個,基本實現“大病不出島”。統籌優化公立三級醫院規劃布局,推動省中醫院新院、省人民醫院南院、省婦幼保健院新院、海醫附院江東院區、市人民醫院西院等優質醫療項目加快建設。在全省率先完成268個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標準化建設,實現基本醫療與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城鄉全覆蓋,形成“15分鐘城市健康服務圈”。今年我們將通過組建城市醫療集團等舉措,促進優質醫療資源下沉基層,不斷提升基層醫療衛生服務能力。
“住好房”方面,堅持“房住不炒”的定位,強化城市更新和存量住房改造提升,從市場化商品房、安居房、人才房和公共租賃住房等多類別建立住房供應和保障體系,有效保障市民住房剛性需求。一年多來,我市已開工建設安居房項目12個,提供住房10147套,今年還將新建安居房2萬套,讓市民住有所居、住有好居。
民生工作只有進行時,我們將聚焦現代化國際化新海口建設目標,走內涵式、集約型、綠色化的高質量發展道路,不斷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質,加快社會民生事業發展。希望我們的民生答卷可以讓市民群眾的獲得感更有成色、幸福感更可持續。
向向:感謝丁暉市長的詳細回答。由于時間關系,今天的提問環節到此結束。
今天5位發布人從推進自貿港封關運作、制度集成創新、江東新區發展建設,重點產業發展規劃、優化營商環境以及民生事業方面向我們介紹展示了一個蓬勃向上、全面立體的海口市。希望各位媒體朋友們能從本場發布會中挖掘更多的報道素材,加大對海口市經濟社會發展的報道力度,為聚力打造海南自貿港核心引領區,全面建設現代化、國際化的新海口集聚輿論的強勢。
最后,我們也希望各位媒體朋友們繼續關注中共海南省委宣傳部“奮進自貿港 建功新時代”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的后續安排,為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和加快建設具有世界影響力的中國特色自由貿易港營造濃厚的宣傳輿論氛圍。
今天的新聞發布會到此結束,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