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開啟自貿港建設以來,海口國家高新區充分發揮我省唯一的國家級高新區的平臺優勢和引領作用,秉持“風勁帆滿圖新志,踔厲奮發正當時”的干事創新勁頭,全力推動產業轉型升級實現新突破、園區開發建設展現新作為、營商環境優化取得新成效,扛起了做大做優富有海口特色的實體經濟的“園區擔當”,支撐起自貿港現代產業體系建設和高質量發展,受到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
“奮進自貿港 建功新時代”系列專題新聞發布會(第三十六場)
“風勁帆滿圖新志 踔厲奮發正當時”海口國家高新區專場
(2022年6月30日)
中共海南省委宣傳部新聞發布處副處長廖寶祺:女士們,先生們,記者朋友們,大家上午好!歡迎出席中共海南省委宣傳部“奮進自貿港 建功新時代”系列專題新聞發布會的第三十六場——“風勁帆滿圖新志 踔厲奮發正當時”海口國家高新區專場。
海南開啟自貿港建設以來,海口國家高新區充分發揮我省唯一的國家級高新區的平臺優勢和引領作用,秉持“風勁帆滿圖新志,踔厲奮發正當時”的干事創新勁頭,全力推動產業轉型升級實現新突破、園區開發建設展現新作為、營商環境優化取得新成效,扛起了做大做優富有海口特色的實體經濟的“園區擔當”,支撐起自貿港現代產業體系建設和高質量發展,受到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
今天,我們非常高興地邀請到海口市人民政府副市長、海口國家高新區工委書記劉立武先生,海口國家高新區工委副書記、管委會主任李雄先生,海口國家高新區工委副書記郭志偉先生,海口國家高新區工委委員、管委會副主任馬躍先生。他們將向大家介紹海口國家高新區在自貿港建設征程中這兩年來工作的亮點、成就和經驗,以及下一步的發展思路和規劃,并回答記者朋友們的提問。
首先,請劉立武先生介紹有關情況。有請。
海口市人民政府副市長、海口國家高新區工委書記劉立武:女士們、先生們、媒體朋友們,上午好!感謝大家長期以來對海口國家高新區的關心和支持。《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總體方案》發布以來,海口國家高新區作為海南自貿港唯一的國家級高新區,牢記使命擔當,以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海南工作的系列重要講話和指示批示精神為根本遵循,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多項工作取得重大進展,邁上高質量發展“快車道”,2021年,高新區(含觀瀾湖)營業總收入537億,增加值129億元,增加值率(增加值占營業總收入比重)24%;稅收67.76億元,增收14.45億元,同比增長27.1%;固定資產投資104億元,同比增長31%;園區增加值完成129.21億元,同比增長7.9%。這兩年,高新區的“時代之變”主要得益于以下幾個方面:
一、強化招引增量,努力做大存量
強化招引增量。高新區正以“簽約一批、開工一批、竣工一批、投產一批”的奮進姿態,展現自貿港建設的“熱度、速度”,截至今年5月,新增市場主體6200余家;新簽約項目88個,總投資164億元,合同對賭畝均投資620萬、產值812萬、稅收82萬,分別是省定標準的206%、180%、270%,一批世界500強企業、細分領域國內外頭部企業、行業龍頭企業、上市企業、科技創新企業等相繼落戶,成為支撐產業升級的引擎;新開工項目125個、完工項目98個,供應土地超2000畝,施工人數超8000人、塔吊117座,9次海南自貿港建設項目集中開工活動,7次主會場選在高新區,初步形成塔吊林立、熱火朝天的場面。高新區立足優勢互補和資源共享,推動“飛地”經濟實現突破,與武漢東湖高新合作成立自貿港首個省際飛地項目;與博鰲樂城國際醫療旅游先行區合作建設自貿港首個省內飛地項目,“樂城先行區研用+高新區生產”模式初步形成。
努力做大存量。一方面,高新區積極挖掘存量企業發展潛能,在產業優勢領域精耕細作。圍繞產業鏈布局創新鏈,支持齊魯、先聲等企業布局研發管線,企業實現產值兩位數高增長、納稅總額翻番;加快推進重大新藥創制成果轉移轉化試點,支持8個品種產業化,2021年產值超20億元。支持優質企業和優質品種擴大經濟與社會效益,推動海南海藥、聚紳藥業、碧凱藥業加快中藥經典名方和現代技術融合創新,帶動鄉村發展優質中藥材種植產業,比如,碧凱藥業“保婦康栓”的原材料主要是莪術,采取“公司+農戶”的形式,在海南種植莪術面積達到3600畝,僅2021年,“保婦康栓”的產值就達5億元,再如,聚紳藥業的裸花紫珠膠囊、檳榔花口服液等原料主要種植區域分布在五指山、萬寧、陵水等市縣,是采用海南本土南藥研制的單味中成藥,這兩款中成藥已申請歐美認證,未來將走出國門,還如,海藥的楓蓼腸胃康,正推動中部山區產業化、規劃種植牛耳楓、辣蓼。另一方面,高新區立足產業發展趨勢,引導存量企業整合資源、提質增效。在醫藥產業,高新區鼓勵藥品和醫療器械企業利用剩余產能開展防護用品生產,既支援地區疫情防控,又幫助企業建立新增長點,康芝藥業響應號召,僅用8天為海南建成第一條口罩生產線;高新區聯合省藥監局梳理并公布20家企業123條可承接藥品生產委托的生產線,吸引CRO、B證企業落戶,引導本地企業打造國際化標準的CMO、CDMO世界代工廠,藥谷有一家歸國博士創立的企業(華益泰康),《總體方案》發布后,搶抓歷史機遇,零缺陷通過FDA認證,承接70個CDMO品種生產。同時,高新區支持優質企業并購重組,促進本地產業升級,新興際華、華潤雙鶴、倍特藥業等行業百強企業正是通過這種形式參與自貿港建設。2021年高新區醫藥投資同比增長90.6%、營收同比增長21.5%、進出口總額同比增長675%,醫藥產值占園區工業產值達到61.3%。
二、聚焦三大主業,打造產業集群
自貿港建設啟動后,高新區踏上了“擴區發展、多元發展”之路,從“一城四園”拓展為“一區七園”,從主攻高新技術產業延展到涵蓋“旅游業、現代服務業、高新技術產業”自貿港三大主導產業,7個子園區在三個領域相得益彰,取得了1+1+1>3的效果,產業集群持續發展壯大,構建現代產業體系。
高新技術產業乘勢而上聚勢而強。高新區正加快打造“1個千億+4個百億”高新技術產業集群。打造千億級生物醫藥產業集群:高新區正在加快培育“海口藥谷”國家級生物醫藥產業平臺、打造千億級生物醫藥產業集群。高新區在全國生物醫藥園區百強榜排名上升至第29位。兩年來,簽約落地暉致、艾昆緯、樂泰、華熙生物、萬孚等企業52家,項目建成達產后將新增年產值77億、稅收9.7億。打造百億級節能環保產業集群:這個綠色產業是隨著自貿港為推動全國生態文明試驗區建設而應運而生的,其中,全生物降解新材料產業現已初見成效,落地企業20家,包括裕同、大勝達等行業龍頭企業,今年4月9日中央電視臺《新聞聯播》專門報道高新區發展全生物降解材料產業進展。打造百億級新能源汽車產業集群:吉利新能源商用車、平野新能源特種車、和合新能源組裝車以及世界新能源汽車體驗中心項目等具有自貿港顯現度的項目相繼落地;康迪電動汽車開發的新品種,在美國市場產品供不應求。打造百億級裝備制造產業集群和百億級現代食品加工產業集群:支持椰樹擴大生產,佛山照明、海興電力、光明乳業、糧全食美等一批行業龍頭企業、上市企業紛紛落戶高新區。
現代服務業呈現良好發展態勢。亞洲線上同城物流頭部平臺——快狗打車,受益于自貿港政策和高新區發展環境,上周在香港成功上市。全球領先的專注于物流、不動產、基礎設施等領域的普洛斯公司在高新區建設海口物流中心,中國電信在高新區投資的海南(海口)國際信息園已開工建設,全國大型綜合性檢測集團譜尼測試進駐高新區,南京鷹盟等3家生物醫藥產業專業基金公司落地高新區。今年1-5月,高新區服務業營業收入7.8億元,同比增長21.8%。
旅游業建圈強鏈成效明顯。觀瀾湖旅游園區不斷完善“食住行游購娛”產業鏈條,形成體育、文化、影視、商業、教育、度假等業態,引進深免集團打造免稅購物城,累計建成新型旅游小鎮、多主題電影公社、大型水世界主題公園、四個五星級酒店、五個教育項目、兩個主題體驗館,被授牌中國足球(南方)訓練基地,觀瀾湖正在成為自貿港重要的休閑旅游度假目的地和靚麗名片。
三、對標世界一流,優化營商環境
讓投資落戶更加便利。高新區全面推行“企業秘書”制度,為企業提供一站式的全生命周期優質服務,特別是與省藥監局聯合建設的藥械創新服務站、聯合選任的專業企業秘書,深受企業好評。在專業企業秘書的不懈努力下,海孵公司研發的新冠抗原檢測試劑盒,僅用21天就完成申請到公示,獲批三類醫療器械注冊證,為此,企業專門送來感謝信,贊許自貿港的營商環境。高新區的“企業秘書”制度入選全省優化營商環境示范案例。
讓企業發展更有保障。今年5月1日通過實施的《海南自由貿易港海口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條例》,將高新區的管理體制、開發建設、創新創業、服務保障等內容法制化,以立法促進產業創新、科技創新、制度創新,以立法支持園區構建靈活高效的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有效激發了園區的內生動力,讓企業發展更有保障。《人民日報》報道高新區“立法呼應改革,給國內外投資者吃下法治‘定心丸’”。
讓項目落地更加高效。由高新區主導探索的“極簡審批”獲國務院認可推廣、獲海南改革和制度創新獎一等獎后,進一步推出“極簡審批+承諾秒批+事中事后監管”新機制,將審批速度提升90%以上。高新區多點發力為企業提供用地便利,先后開展混合用地改革、工業用地產業用房分割轉讓改革、“標準地”制度改革等,實現拿地即開工。好的營商環境正加速轉化為園區的生產力、競爭力。
讓基礎設施更加完善。高新區按照生態、生活、生產“三生融合”理念,推進基礎設施建設。提升住房保障力度,建成3288套人才房及安居房,正在組織分銷,計劃再開建6000套;引進優質教育資源,建成上海世界外國語學校附屬海口學校等知名品牌學校,成為招商引資、招才引智的“法寶”;完善醫療配套設施,建設海南省人民醫院觀瀾湖院區、美安醫院、怡寧醫院等項目;打造便民生活圈,引進美安希爾頓酒店、市集等商業項目。宜業宜居的環境逐步成型。高新區根據自貿港高質量高標準建設要求,完善“五網”“五化”“六通一平”建設;建成新藥創制產業創新園、降解塑料生產研發平臺項目、獅子嶺高新技術產業標準廠房等產業空間,建成眾創空間、孵化器、加速器等功能載體,其中,高新區孵化器獲國家工信部授牌“國家中小企業公共服務示范平臺”、“國家小型微型企業創業創新示范基地”。
下一步,海口國家高新區將立足省第八次黨代會確立的“一本三基四梁八柱”戰略框架,對標海口市第十四次黨代會明確的發展任務,按照到2025年“工業總產值超700億元,營業收入超千億元,稅收超80億元,高企數量超400家”的目標,堅持對標一流、堅持雷厲風行、堅持狠抓落實,以培優育強主導產業為主線,積蓄發展動能;以建設高能級科創平臺為核心,提升承載能力;以引領區域經濟發展為導向,創新體制機制;以打造發展新增長點為目標,強化區域聯動,奮力扛起自貿港建設的園區擔當,不斷開創高質量發展的新局面。謝謝大家!
廖寶祺:感謝劉立武先生的精彩介紹。接下來,我們進入答記者問環節。記者提問前請通報所代表的媒體機構。現在開始提問。請舉手示意。
人民網記者:自貿港建設后,高新區的招商引資實現了數量、品質、結構“三提升”。請問取得“三提升”成效,高新區是找準了哪些立足點?
海口國家高新區工委委員、管委會副主任馬躍:感謝記者的提問。如今,越來越多耳熟能詳的知名企業入駐海口國家高新區,比如,中國電信、大唐集團、修正藥業、以嶺藥業、華熙生物、深圳裕同、大勝達、海興電力、佛山照明、光明乳業、糧全其美等,這既源于自貿港的“魅力”,也源于高新區的“努力”。記者問“立足點”是什么,我可以概括為:
其一,立足海南獨特的政策優勢。每對接一家意向企業,高新區的招商團隊都會指導和幫助企業策劃落戶有自貿港顯現度的項目、算好自貿港紅利的經濟賬,堅定企業投資自貿港的信心決心。對醫藥和醫療器械企業,我們會重點宣傳“自貿港政策+博鰲樂城先行區政策”;對裝備制造、新能源汽車、現代食品加工企業,我們會重點宣傳“零關稅、低稅率、加工增值30%內銷免關稅”等政策。簡而言之,自貿港不可估量的發展前景,是招商引資“最大的吸引力”。
其二,立足招商“體系、隊伍、制度”的優化。高新區建立了“全員招商+專班牽頭+市場化委托+招商局托底”的招商新體系,成立藥谷專班和降解材料專班,聘請安永、普華永道、艾昆緯等國際頂級咨詢機構“把脈開方”,園區招商的專業化和精細化水平顯著提升;成立海口國家高新區國際投資咨詢有限公司,聯合省藥監局建立藥械創新服務站,打造專職化、國際化招商團隊,徹底解決了隊伍力量薄弱問題。同時,高新區建立招商規范,構建“透明框架”,編制招商靶向清單、出臺產業指導目錄和項目準入門檻、梳理產業政策包;設置評審小組、配備專業評審人員,做到有理有據嚴格把關,實行招商引資項目環保問題“一票否決”制;開展項目考核,簽署對賭投資合同,約定項目固投、產值、營收、人才引進等指標;并且加強對項目入園后的開工建設和投產運營進行跟蹤服務。高新區內部自我加壓,為招大商、招好商、招優商奠定了良好基礎。
其三,立足“平臺招商、以商招商、并購招商”的“新磁場”。高新區引進世界最大透明質酸原料供應商——華熙生物后,華熙生物又引進樂敦制藥、BMS成立合資公司落戶高新區,進軍再生醫學領域;高新區引進國內醫療器械產業園專業運營商——海憑集團,建設海口高新區醫療器械園,該項目又成功引進多家公共檢測平臺、醫療器械企業;高新區支持中國醫藥工業百強企業——倍特藥業并購重組園區藥企,倍特藥業落地自貿港后發展迅速,多個產品國家集采中標、多個在研產品有望成為全國首仿,正在拓展二期。“平臺招商、以商招商、并購招商”已成為自貿港背景下高新區招商引資的新抓手。以上就是我的回答,謝謝。
中華網記者:高新區在醫藥產業確立了“培育‘海口藥谷’國家級生物醫藥產業平臺、打造千億級生物醫藥產業集群”兩大目標。請問海口高新區計劃采取什么舉措保障目標實現?
馬躍:為實現國家級生物醫藥產業平臺、千億級生物醫藥產業集群的目標,高新區確立了頭部企業招引、企業倍增、藥械品種培育和引進、新業態培育、平臺支撐、飛地經濟、精準服務、產城融合“八大行動計劃”,將重點在“培育高端醫療器械產業新增長點、加快推進化藥為主的醫藥產品結構調整、建設高能級生物醫藥科技創新平臺、壯大醫藥外包服務等新業態、利用博鰲樂城政策建立比較優勢、解決企業產品上市及產銷等發展難題”六大方面精準發力。
頭部企業招引計劃。高新區將圍繞建設研發創新中心、高端制造中心、國際化經營中心,開展上下游產業鏈精準招商,圍繞IVD、醫美、齒科、骨科和康復等器械重點領域,高端化藥、生物藥,兒藥、中成藥、特醫食品等領域,重點引進全球生物醫藥及醫療器械龍頭企業、中國醫藥工業百強企業及醫藥行業上市公司。
企業倍增計劃。高新區將鼓勵現有生物醫藥企業建設實驗室、技術創新中心和研發中心;支持企業開發省內外市場,鼓勵和引導本省醫療機構優先采購省內藥企生產的首臺(套)和創新藥械產品;鼓勵醫藥頭部企業采用并購重組、投資、轉移品種、委托生產等方式做強本地企業;引進培育一批智慧生物醫藥供應鏈示范企業和創新示范基地;打造“1個100億、4個50億、4個30億、6個20億、一批10億”的醫藥企業發展梯隊。
新藥械品種計劃。高新區將聯合省市多部門推動建立研發用和對外貿易加工用生物醫藥進口聯合監管創新機制,推動建設“樂城先行區研用+高新區生產”創新轉化平臺,鼓勵本地企業境外并購和開展成果合作。
新業態培育計劃。高新區將加快推動上海醫藥工業研究院等一批CRO、CMO、CDMO龍頭企業招商落地,力爭建設世界代工廠。利用上市許可持有人制度,支持持證企業落地生產。
平臺支撐計劃。高新區將構建“1+5+5”平臺建設體系,即1個高能級國家級生物醫藥平臺、5個產業鏈上下游平臺、5個產業整體服務平臺,主要是推動國家成都新藥安全性評價中心與海南省藥物安評中心共建國家級科技創新平臺,加快非人靈長類實驗動物繁育基地等國家級公共平臺建設,等等。
飛地經濟計劃。高新區已經與武漢東湖等園區達成合作意向,下階段將重點與深圳前海、四川綿陽、蘇州等地洽談園區合作。
精準服務計劃。高新區將全力做強藥谷產業園平臺,做大生物醫藥產業基金,做優藥械創新服務站,培養專業化隊伍。
產城融合計劃。高新區計劃兩年內再建6000套人才房,引進中國科學院上海藥物所蘇研院、香港理工大學、中國藥科大學、英國曼徹斯特大學等教育資源,進一步增加酒店、超市等商業項目。以上就是我的回答,謝謝。
國際旅游島商報記者:人才是第一資源。請問在自貿港背景下,高新區的人才隊伍有哪些顯著變化,書寫了哪些精彩的自貿港創新創業故事?
海口國家高新區工委副書記、一級調研員郭志偉:謝謝記者的提問。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海南全面深化改革開放是國家的重大戰略,必須舉全國之力、聚四方之才”;省委書記沈曉明指出,“自由貿易港建設最稀缺的資源就是人才”。高新區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按照省委書記沈曉明的指示要求主動作為、積極施策,把握“百萬人才進海南行動計劃”契機,推動各層次人才加速匯聚,既緩解了企業用人緊缺現象,又為園區高質量發展提供了堅實人才保障。
目前,高新區人才總量突破2.86萬人,其中,311人被評定為海南省高層次人才,專業技能人才增速連續3年超10 %;并由此推動新增省雙百人才團隊11個、博士后和院士工作站4家,人才層次持續提升,人才興區成效不斷凸顯。
近兩年,高新區通過搭建干事創業平臺,厚植引才育才留才“土壤”。園區的重點企業,39個工程技術中心、重點實驗室、博士后和院士工作站,以及創新工場、孵化器等特色載體成為招才引才主體。同時,高新區注重為人才發展“鋪路搭橋”:
幫助人才推動創新成果轉化。比如,高新區赴瑞士引進并在自貿港孵化的科技創新企業蘇生生物,高新區拿出十足誠意,給予企業全方位幫助,讓人才專心致志做好創新主業。落戶兩年,人才團隊已接連突破再生運動醫學難題,榮獲“創客中國”大賽全國二等獎、“科創杯”海南省一等獎等創新創業獎勵,成長為國家級高新區和省級專精特新企業,并于今年4月落地產業化項目。現在,高新區正幫助蘇生生物公司推動國外創新醫療器械在博鰲樂城先行區開展真實世界數據研究、在海口高新區生產的“首單業務”。
幫助人才攀登科技創新高峰。比如,高新區與齊魯制藥公司簽訂“一企一策”,支持企業拓展產能、加大品種研發引進力度、引才留才育才,提升核心競爭力。在自貿港政策和“一企一策”的拉動下,齊魯制藥公司高薪引進加拿大籍人才3名、美籍人才1名,完成紫杉醇白蛋白納米粒制劑研制,該項目成為國家“重大新藥創制”項目,上市至今已累積銷售11.9億元。
這些都是園區、企業、人才三方共贏的成功案例。我相信,未來會涌現更多這樣的案例。以上就是我的回答,謝謝。
中新社記者:對于企業和項目,不僅要招得來,還得留得住、發展得好。請問高新區依靠什么寫好招商引資“后半篇文章”,讓新進駐的企業和項目成為展現自貿港新作為新面貌的“活招牌”?
海口國家高新區工委副書記、管委會主任李雄:感謝記者的提問。高新區有一個現成的例子,可以回答這個問題。為發展全生物降解新材料產業,高新區引進行業龍頭企業——裕同科技。在高新區全流程服務的助推下,裕同項目創造了“合同洽談到掛地僅用6天”“開工到部分建成投產僅用7個月”的“自貿港速度”。裕同項目投產后,高新區的“企業秘書”實時跟進企業生產經營需求,提請市政府幫助企業與客戶對接,幫助企業解決出口航線等問題。如今,裕同項目在自貿港發展迅速,產品達到歐洲標準出口西班牙,成功打開國際市場,深圳總部決定再將兩個項目落地海口高新區。這成為一個“看好自貿港、選擇自貿港、扎根自貿港”的縮影。歸納來說,高新區是依靠“三招”承接招商引資成果、支撐產業高質量發展。
第一招是為企服務孺子牛精神。高新區為園區106家企業和139個項目配備56名企業秘書;今年又推出“企業秘書”2.0版,與省藥監局聯合設立藥械創新服務站,向醫藥企業派出“專業企業秘書”。“專業企業秘書”上崗后,幫助多家醫療器械企業高效獲得三類醫療器械生產批件,深受企業好評。
第二招是自貿港敢闖敢試精神。這兩年,高新區重點圍繞新企業的落地訴求和老企業的發展愿景持續開展改革創新。比如,為適應不同業態、不同項目對不同性質土地的需求,同時,降低企業用地成本,對園區規劃地塊的混合用地性質及比例采取彈性管控;為支持園區企業盤活土地資源,整合存量工業用地建設標準廠房,專門出臺規范工業用地產業用房轉讓的實施意見。為支持支柱產業跨越式發展,聯合省市多部門推動建立研發用和對外貿易加工用生物醫藥進口聯合監管創新機制,探索國外創新藥械自貿港“特許生產”創新機制,組織藥企首批申報加工增值政策試點。高新區依靠敢闖敢試“破難題、走新路”,增強了企業對自貿港的“粘性”。
第三招是刀刃向內自我革新精神。高新區加快“信息化”“智慧化”升級改造,打造“極簡審批和企業服務平臺”,實現線上告知承諾事項容缺秒批、部分審批改備案事項秒辦。高新區通過“查破促”“作風整頓建設”“為群眾辦實事”等活動,徹底解決了多個困擾項目建設和企業發展的“卡脖子”問題,還為海口貢獻了2個正面典型案例。高新區自主建立并發布營商環境綜合評價指標體系,實行以評促改。良好的營商環境,正加快轉化為高新區的“生產力”。以上就是我的回答,謝謝。
廖寶祺:感謝李雄先生的回答。今天的提問環節到此結束。發布會結束后,如果大家還有進一步的采訪需求,歡迎聯系我們省委宣傳部的工作人員或者海口國家高新區的有關同志。
今天的新聞發布會,4位發布人從海口國家高新區兩年來工作取得的實際成效及亮點、狠抓招商引資、強化本地企業扶持、推動產業集群高效發展和提質增效升級、持續優化營商環境、搭建人才干事創業舞臺等方面,向我們展示了一個欣欣向榮、日新月異的重點園區新形象。我們真誠地希望媒體朋友們一如既往地關心和關注海口國家高新區的各項進展成效,加大宣傳和報道力度,為海口國家高新區的建設發展鼓與呼,營造良好的輿論氛圍。再次感謝4位發布人的精彩介紹和回答,同時感謝記者朋友們的積極參與。
今天的新聞發布會到此結束,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