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日報三亞5月10日電(海南日報全媒體記者 黃媛艷)5月10日,中國科學院深海科學與工程研究所(以下簡稱深海所)在正式投入運行9周年之際,在三亞舉行了首批潛航員獎章頒授活動。海南日報全媒體記者從會上獲悉,通過該所25名潛航員的努力工作,深海所運維載人潛水器累計下潛超過1200次。
潛航員主要從事載人潛水器駕駛、運維以及相關的研發工作。深海所是“深海勇士”和“奮斗者”號2艘載人潛水器的業主單位。現有潛航員25人,平均年齡32歲。其專業背景主要是工科專業,包括系統工程、輪機工程、機械電子工程、信息工程等。
此次頒授活動中,中國科學院原院長白春禮院士為19名潛航員頒授了獎章。其中,有12名潛航員獲得銀質高級潛航員獎章,5名潛航員獲得金銀質星級潛航員(一星級)獎章,1名潛航員獲得金質星級潛航員(二星級)獎章。獲得星級潛航員(二星級)獎章的潛航員目前有效下潛達260次。另有3名學生和導師獲“下潛先鋒”等獎勵。
截至目前,通過潛航員的努力工作,“深海勇士”號累計下潛820次,“奮斗者”號累計下潛384次(含萬米級潛次25次),推動中國載人深潛運維能力達到世界先進水平。其中,“深海勇士”號創造了2天5潛,3天6潛,8天12潛等下潛紀錄,“奮斗者”號創造了人類歷史上首次連續8次下潛到萬米的紀錄。國內外已有87家單位373人參與了“深海勇士”號的深潛作業、53家單位202人參與了“奮斗者”號的深潛作業。在科學和探索上,“深海勇士”號在中國南海1500米水深發現二處明代沉船遺址“南海西北陸坡一、二號沉船”。“奮斗者”號獲得人類歷史上首個萬米巖石樣品,發現全球最深的化能自養生命群落(9575米)和全球最深的深淵獅子魚新紀錄(8567米)、發現世界已知最深的自然鯨落生態系統。
在“全球深淵深潛探索計劃”的支持下,“奮斗者”號載人潛水器以水深大于6000米的“深淵”區域作為主要目標作業區域。已開展多次國際合作載人深潛航次,完成了馬里亞納海溝、雅浦海溝、克馬德克海溝、蒂阿曼蒂那海溝、瓦萊比-熱恩斯海溝、爪哇海溝、千葉-堪察加海溝、阿留申海溝、穆邵海溝、普伊斯哥海溝等全球主要海溝的載人深潛科考工作,獲取了一大批珍貴的科考樣品和數據,支撐我國深淵/深海地質、生命與環境科學等領域取得了一系列原創性成果。
相關稿件
您訪問的鏈接即將離開“海南省人民政府”門戶網站
是否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