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2月8日,海南省舉行了以“醫療救治和預防傳染”為主題的新聞發布會。本場發布會,請來了海南省疾控中心副主任張勇、海南省人民醫院主任醫師吳彪、海南省中醫院主任醫師張漢洪。請他們圍繞今天的主題——“醫療救治和預防傳染”,回答大家的提問。
海南省新冠肺炎防控工作指揮部第六場新聞發布會
(2020年2月8日)
茹英英:
各位記者朋友,大家上午好!歡迎參加今天的發布會。本場發布會,我們請來了省疾控中心副主任張勇、省人民醫院主任醫師吳彪、省中醫院主任醫師張漢洪。請他們圍繞今天的主題——“醫療救治和預防傳染”,回答大家的提問。
首先,請省衛生健康委新聞發言人陳建洪先生通報一下最新疫情情況。
陳建洪:
一、海南省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情況。
2020年2月7日0時-8日8時,海南省報告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新增確診病例13例,新增重癥病例0例,新增死亡病例0例,新增解除重癥0例,新增出院病例3例;新增確診病例中,海口市5例、三亞市5例、萬寧市1例、澄邁縣1例、昌江縣1例;新增出院病例中,三亞市3例。
截至2月8日8時,海南省累計報告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確診病例124例,重癥病例13例,死亡病例2例,出院病例11例。確診病例中,海口市24例、三亞市37例、儋州市11例、文昌市3例、瓊海市6例、萬寧市12例、東方市3例、澄邁縣7例、臨高縣5例、陵水縣4例、瓊中縣1例、定安縣3例、昌江縣5例、樂東縣1例、保亭縣2例。
確診的124例病例中,輸入性病例96例,本地病例28例。輸入性病例中,湖北省87例(武漢市82例、孝感市2例、襄陽市2例、黃岡市1例),黑龍江省5例、浙江省2例、河南省1例、重慶市1例;男61例、女63例;年齡在3月齡~91歲之間,中位數為51歲。發病時間最早1月13日。涉及聚集性疫情26起,聚集性疫情病例數最多6例。
二、我省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風險提示
(一)對所有人的提示。
1.目前,全國疫情仍處于快速上升期,除湖北外,重慶、河南、浙江等省份出現以本地病例為主的疫情態勢(其中浙江每日新增病例中本地病例超過80%),全國各省份聚集性疫情快速上升。疾病傳染性明顯增強,重點地區迅速上升的階段。目前,所有省份都存在本地傳播、擴散蔓延的風險。提示我們充分研判當前的新形勢和防輸入的新策略,適時啟動更大范圍的防輸入措施。
2.導致社區傳播的風險頻頻出現。
一是對我省截至2月7日7時報告的28例本地病例(其中17人是本省戶籍)分析發現,我省目前有一半市縣出現本地病例;進入2月以來,本地病例報告數明顯增多;除5例為密切接觸者外,其余沒有找到明確的感染來源。離退休人員占的比例最高,可能由于候鳥人群多為離退人員,接觸武漢等外地人員的機會增多,農民可能由于接觸外地返鄉人員等原因而感染。這提示我們要通過網格化管理引導候鳥人群及時就醫,減少重癥和死亡。同時加強本地病例可能污染范圍內的大面積消毒工作。
二是群眾反映比較集中的問題是小區防控措施不力的問題,許多小區僅防止湖北或者武漢人進入或流動,其他人員還可以登記后進入,進入人員管理不嚴,很容易造成交叉感染。這提示我們在社區防控上要采取更嚴格措施,進出人員加強等體溫檢測,做好詳細登記,要求其加強自我健康監測,出現身體異常及時就醫。
三是近日報告4例無外出史的我省本地農村居民和離退人員確診病例,除1例為輸入性病例的密接外,其余均未找到明確的感染來源,發病前14天無外出史,也否認接觸湖北等省份的人員。提示社區、農村的傳播風險增大。建議進一步加強宣傳,切實落實全省城鄉社區網格化管理,減少人員流動和接觸。
3.綜上所述,近一周將是檢驗我省前期防輸入防擴散工作效果的重要時間窗口。近期報告的病例有可能從輸入為主逐步轉變為本地感染為主,特別是復工開學后,單位、企業、學校和家庭等的聚集性疫情可能進一步上升,若各項防控措施落實不到位,將導致社區傳播,進而發展為社區暴發或流行。
(二)對醫務人員的提示。
前天,東方市報告的2例醫護人員無癥狀陽性感染情況。具體為,東方市80號確診病例的密切接觸者1名醫生和1名護士,是80號確診病例的接診醫生和診療護士。醫生于1月24日接診80號確診病例,接診時只戴醫用外科口罩,未戴帽子和手套;護士于1月25日在急診科門診接觸過80號確診病例,當時戴醫用外科口罩,穿白大褂,未帶手套,患者戴口罩就診。1月26日或27日護士為80號確診病例輸液,接觸時間大概6分鐘,護士戴醫用外科口罩,穿白大褂,未帶手套。期間80號確診病例摘口罩吐痰。2月4日下午醫生和護士被定點醫學隔離觀察。在這里,我們要特別提醒廣大醫務人員,要注意自己的防護。你們的防護不但是對自己本身負責,也是對就醫患者負責。
茹英英:下面,進入現場提問環節,提問前請通報一下所在的新聞機構。
南海網:請介紹一下在我省治療的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病例的基本情況?
吳 彪:目前新型冠狀病毒的肺炎在海南省人民醫院的治療是非常好的,海南省人民醫院傳染病醫院作為衛健委的定點醫院,在臨床的救治方面,我們采取了根據國家衛健委的診療方案進行規范的治療,遵循診療方案的標準,對于臨床上疑似和確診病人,都是要進行隔離治療的,疑似病人我們要進行單間的隔離,確診病人我們可以同住一間房。在治療上我們要給予病人積極的氧療,同時給予患者心理疏導,給予藥物治療,在目前對于抗病毒治療指南上,所有的藥物我們都通過正規的采購途徑保證現有抗病毒藥物的可行性。同時省醫院專家組每天進行早晚會診,尤其是對于重癥患者,我們還和武漢地區有臨床救治經驗豐富的院士專家進行疾病的實時互通,對于重癥患者我們給予積極地監護治療,對這個疾病大部分的患者通過治療是能夠獲得臨床的治愈的,當然在治療上,我們專家組通過對現有病人的一個臨床經驗總結,我們在治療上提出了三個謹慎。
一是抗病毒謹慎,我們現有的抗病毒藥物還沒有明確的治療效果,在治療過程中我們遵循診療方案的指南,我們用藥過程中一定要嚴密觀察副作用。
第二個是抗菌藥物要謹慎,要掌握好適應癥,合并感染我們可以用藥,在沒有明確感染的時候我們要謹慎運用。
第三是糖皮質激素的謹慎,就是在患者病情進展中,我們短期少計量的應用。
出院標準方面,我們采取寬進嚴出的標準,我們遵循國家衛健委出院的標準,患者體溫正常三天,呼吸道癥狀改善,復查肺部的影像學明顯吸收,連續兩次呼吸道分泌物核酸檢測陰性,同時我們對病人的全血及糞便核酸的檢測確定全陰性,這樣確保我們出院的患者得到一個非常好的治愈狀態。出院后還要由我們所屬地的疾控部門對患者進行集中的醫學觀察隨訪14天,我們護理部還專門給患者進行了每天兩次體溫的檢測和呼吸道癥狀檢測,確保患者出院能得到一個更好的隨訪。
南國都市報:請介紹一下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與普通流感在臨床表現上有什么區別?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與一般性的肺炎有什么區別?
吳 彪:新型冠狀病毒肺炎作為新發傳染病,和流感病毒都是病毒感染,但是它的病原體是不一樣的,我們流感病毒最常見的病原體是流感病毒甲和乙,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它是具有傳染性的,可以人傳人,我們流感性也是具有傳染性的,它具有季節性和地區性,傳染性也很強,尤其是病毒可以變異。在目前臨床方面,新型冠狀病毒感染引起的肺炎在疾病的初期會有發熱、咳嗽,主要干咳為主,伴有乏力的癥狀,大部分的病人癥狀比較輕,有一部分的患者疾病進入了第二周會出現呼吸困難的加重,高熱等病情,出現器官功能的障礙。那么流感病毒在疾病的早期往往是高熱,同時會伴有乏力和肌肉酸痛等癥狀,通過規范的治療,進入第二周流感的病毒一般來講就進入恢復期。
在抗病毒方面,新型冠狀病毒目前沒有特效的抗病毒藥物,而我們的普通流感,包括我們奧司他韋等藥物是可以獲得非常好的治療效果,尤其是我們對傳染病的管理方面,新型冠狀病毒作為乙類傳染病,是作為甲類管理,我們的普通流感是丙類傳染病,謝謝!
國際旅游島商報:目前,全國各地都在加強中醫輔助治療新冠肺炎的研究,能否談一下中醫對治療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有哪些輔助作用。
張漢洪:中醫對傳染病的認識早在幾百年前(公元 1642 年)明.吳有性(又可)著《溫疫論》一書就有先人之論,指出“傷寒不傳染于人,時疫能傳染于人。傷寒之邪,自毫竅而入;時疫之邪,自口鼻而入”、“蓋溫疫之來,邪自口鼻而感,入于膜原,伏而未發,不知不覺。”
已經認識到了瘟疫有空氣和接觸兩種傳染方式。《中國醫學百科全書?醫學史》給予吳氏極高的評價:“他所創論的外感瘟疫病因及傳受途徑,開現代傳染病學之先河”。
該病屬于中醫“疫病”、“溫病”范疇。《說文》曰:“疫,民皆疾也”,明確指出“疫”是一種急性流行性傳染病,該病屬于中醫“時疫”的一種。此次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暴發后,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高級專家組成員,奔赴武漢,通過觀察百余例患者,根據采集的四診信息,審證求因,認為其屬于瘟疫范疇,主要病性為濕毒,即稱為濕毒疫,病位在肺脾,濕邪困脾閉肺,氣機升降失司,濕毒化熱,陽明腑實,濕毒瘀熱內閉,熱深厥深,基本病機為“濕、毒、瘀、閉”。考慮各地的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均是經武漢輸入性病例,因而目前觀察到病例的病因屬性和病機特點大致相似。但還應根據各地病情、當地氣候特點以及不同體質等情況辨證論治。
中醫歷來認為正氣是抵御外邪、防病健身和促進機體康復最根本的要素,疾病過程就是“正氣”和“邪氣”相互作用的結果。對于新型冠狀病毒肺炎這一類重大傳染性疾病,堅持中西醫結合的防治原則,效果一定會更好。所以,國家衛生健康委下發的新冠肺炎診療方案中均納入了中醫內容。我省中醫藥管理局也組織專家根據我省的氣候與發病特點先后下發了二版我省的中醫診療方案,正在研究制定我省的三版中醫診療方案,并督促各醫療機構完善中西醫聯合會診制度,要求中醫藥診治覆蓋到每位疑似及確診患者。我省中醫院也趕制了益氣解毒的“防感湯”,供抗疫人員服用;并擺放在門診大廳供就診者免費服用。
海南廣播電視總臺:有關專家推薦的治療藥物是否在我省有應用?是否有醫治效果?
吳 彪: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是屬于病毒性疾病,目前沒有殺滅新型冠狀病毒的特效藥物。根據最新診療指南推薦意見,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指南推薦藥物我省都有充足的準備,包括干擾素、克力芝等抗病毒藥物。同時抗病毒方案不斷和國內外院士及知名專家實時溝通,在治療上保證和有救治經驗豐富的武漢等地區交流。當然對于病毒性疾病,除少數疾病如流感外,通常無特效藥。尤其是目前藥物治療性預防的效果不明確,所以民眾不要大規模地囤積抗病毒的藥物。
健康報:目前,我省出現不同行業的人員感染新冠肺炎,請就如何預防傳染,給廣大民眾提一些建議?
張 勇:當前,我省正處于新冠肺炎防控的關鍵期。疫情信息分析顯示,我省已經有聚集性疫情發生,感染途徑主要是家庭聚餐、親朋好友互訪和同行出游等方式。感染者中既有湖北等省的來瓊人員,也有少部分的本地人員。由于春節假期即將結束,復工、復學及返瓊人員將日益增加,疫情輸入和擴散的風險也將隨之加大。為有效預防聚集性疫情的發生,進一步降低社區傳播的風險,各類人群都有責任做好個人防護。現就個人防護方面建議如下:
(一)交通工具
交通工具運行期間優先選擇開窗通風,出車前、收車后對車廂內部進行必要的消毒。
司乘人員實行每日健康監測制度,若出現發熱、干咳等癥狀時,不應帶病上班,需及時就醫;運行期間,司乘人員務必全程佩戴口罩。
乘客應盡量避免用手觸摸車上物品,下車回家后需及時洗手。
(二)辦公場所
進入辦公樓前自覺接受體溫檢測,體溫正常方可入樓工作,并到衛生間洗手。若體溫超過37.3℃,請勿入樓工作,并回家觀察休息,必要時到醫院就診。
有條件的單位要適時為電梯、門把手、會議室等容易被污染的部位、場所進行消毒。保持辦公區環境清潔、廁所衛生、通風良好。
同事之間的工作交流盡量以電話、微信的方式,面對面談話最好保持1米以上距離,多人辦公時人人佩戴口罩。勤洗手、多喝水,接待外來人員雙方均要佩戴口罩。
按照“非必須,不舉辦”的原則,要少開會少聚集,會議盡可能以視頻的形式召開,必須集中召開的會議,盡量控制參會人數,參會人員須佩戴口罩,保持適當距離。
(三)工廠
在工廠入口處設立體溫檢測點,發現咳嗽、發燒人員立即按要求處理。注意個人衛生,戴口罩、勤洗手,注意加強車間通風。
禁止穿著工作服進入用餐場所,建議采取錯峰用餐制,盡量減少人員聚集。用餐者之間保持一定距離,減少交談,用餐后隨及離開。餐廳在職工用餐后進行消毒,管理人員必須每天檢查,并作好記錄。
(四)商場、超市
保持空氣流通,定期對經營場所和臺面、扶手等進行消毒。收銀臺、電梯扶手等人員密集接觸區域消毒時間間隔不得大于2小時。
加強從業人員健康管理,實行從業人員晨檢制度, 發現有發熱、咳嗽等癥狀的員工不得安排上崗,并要求其及時就醫。加強對員工防疫知識培訓,為員工提供符合疫情防護要求的口罩,全體員工應當佩戴口罩上崗。銷售直接入口食品的從業人員,須持健康證上崗,并戴一次性手套。
在各入口處設置專門的檢查人員, 督促指導顧客規范佩戴口罩。
勸阻孕婦、兒童等抵抗力低下人群進入經營場所。
建議商場超市配備非接觸式體溫測量儀器,對所有進店人員進行體溫測量。
中央廣播電視總臺:我有兩個問題。一是東方市出現醫護人員感染病例,請問傳播途徑是什么?另外請通報我省第二例死亡病例基本情況?
陳建洪:第一個問題,我們正在進行流行性病學調查,目前能掌握的是有一名感染新冠肺炎的患者,在該醫院治療過程中有摘下口罩吐痰的行為。
第二個問題,男,78歲, 第83號確診病例,常住地黑龍江哈爾濱。2020年1月16日乘FD439次航班從三亞到泰國旅游→1月21日乘FD438次航班從泰國返回三亞,乘旅游團車輛回到住處→1月22日-2月1日一直居家未外出→2月2日曾到崖州區某診所就診→當日被120救護車轉送到三亞市人民醫院隔離治療→2月4日由三亞市人民醫院專入三亞市中心醫院。診斷:1.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2.呼吸衰竭,入院后予以無創呼吸機輔助呼吸,抗病毒、抗感染,及對癥支持治療。于2月6日搶救無效死亡。
海南日報:我們的敵人是病毒,如何給予病人和隔離觀察者更多的人文關懷?
吳 彪:我們的敵人是新型冠狀病毒,而不是病人,他們應該得到更多的關心和關愛。不管來自哪里,我們共同的敵人是病毒,我們要團結一致,贏得這次新冠肺炎疫情阻擊戰的勝利。
前天我們醫院出院的兩位武漢人,感謝我們海南,認為海南人民給了他們第二次生命,這是他們的心里話,他們也用親身的經歷告訴大家、鼓勵大家,要相信國家、相信醫護人員,要有信心,沒有悲傷,只有斗志,這是一場戰爭,我們每一個人都是戰士。
茹英英:今天的發布會到此結束,謝謝大家!今天下午我們還將在發布廳舉行省疫情防控指揮部第七場新聞發布會,請大家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