雞蛋因其富含優質蛋白質、關鍵維生素、重要礦物質以及多種特殊營養素,能夠提供人體所需的多種營養成分,成為廣受歡迎的主要蛋品之一,也因此被譽為家庭“一站式營養加油站”。
但它有一個特殊結構——蛋殼。蛋殼上有氣孔,既是雞蛋呼吸的“鼻孔”,也可能成為微生物入侵的“大門”。蛋殼氣孔表面存在一層水溶性的膜狀結構,正是這層膜阻止了微生物侵入和水分蒸發。
由于口感、風味以及個人喜好等原因,很多朋友更偏愛農村散養蛋,而非雞場蛋。盡管從營養學角度來看,二者幾乎不存在差異。
需要注意的是,農村散養雞蛋收集不易、周期較長,且散養母雞常將蛋產在野外潮濕環境甚至雨中,可能導致蛋殼表面的保護膜被破壞,增加細菌入侵的風險。再加上保存時間較長,如果保存方法不當,一旦細菌侵入,引發食物中毒的可能性遠高于在大型商超購買的雞場蛋。因此,對于農村散養雞蛋,有一句話要牢記:“一次買蛋要買少,低溫保存不洗澡。”

那么,雞蛋到底該如何保存呢?
一、低溫干燥儲存:
儲存環境應保持干爽、低溫和清潔,以減緩細菌繁殖。高溫會加速雞蛋被污染細菌的繁殖和營養變質,如出現蛋黃散碎、產生異味等。同時應遠離揮發性物質,避免與蔥、姜、蒜等有強烈氣味的物品存放在一起,否則蛋殼氣孔會吸收氣味,加速風味改變和腐敗變質。
二、拒絕清洗:
絕對不要用水清洗雞蛋。蛋殼表面的水溶性天然保護膜能阻擋細菌,清洗會使保護膜消失,反而加速變質。只需用干布輕輕擦去表面污物即可。
三、存放方式:
雞蛋應小頭朝下放置,利用氣室緩沖外界沖擊,防止蛋黃粘殼。

幾種傳統的保存雞蛋小技巧:
1、大米掩埋法:
準備一些大米,將雞蛋小頭朝下插入米中。大米的粉末可以填入蛋殼空隙,堵塞細菌進入的通道,同時大米環境干燥,不利于細菌生存。
2、鹽水保存法:
在盆中倒入溫開水,加入適量食用鹽,攪拌溶解后放入雞蛋。鹽水可隔絕空氣,且基本無菌,使雞蛋不易被細菌感染。浸泡幾分鐘后取出,置于陰涼通風處即可。
3、食用油涂抹法:
在雞蛋表面均勻涂抹一層食用油,形成保護膜,有效阻隔空氣,防止細菌滋生。
(作者:重慶市黔江區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孟慶輝副主任技師、唐慧玲主任技師、鄒靜波主任技師)
您訪問的鏈接即將離開“海南省人民政府”門戶網站
是否繼續?
移動版|電腦版
版權所有@海南省人民政府網 中文域名:海南省人民政府.政務
主辦:海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
運行維護:海南省人民政府網站運行管理中心
政府網站標識碼:4600000001 瓊公網安備 46010802000004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