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中國大學生機械工程創新創意大賽智能精密裝配賽京津冀魯聯賽舉行,旨在全面考察學生的創新思維與技術應用能力。圖為參賽選手在比賽中調試設備。新華社記者牟宇攝
科技日報記者 陳可軒
前不久,2025年工程哲學教育研討會在北京召開。中國工程院院士盧春房在致辭中表示:“工程哲學將使工程界自覺地用哲學思維更好地解決工程難題,促進工程與人文、社會、生態之間的和諧發展,為構建和諧社會作出應有的貢獻。”
當前,我國正在從工程大國向工程強國邁進。我們的工程師需要怎樣的哲學思維,來應對新興科技的挑戰,引領時代的浪潮?這是工程哲學必須直面的議題,也對新工科人才培養提出了新的要求。為此,科技日報記者采訪了相關專家。
工程實踐離不開哲學思維
“工程,是社會存在和發展的物質基礎,代表著直接的、現實的生產力?!敝袊こ淘涸菏恳笕疴曊f。工程通常表現為一個不斷交流、磋商、妥協、改進的社會過程。工程活動既復雜又廣泛,人們往往只能“管中窺豹”,很難整體把握其獨有的歷史地位和存在價值。
那么,工程有怎樣的本質特征?“工程是獨立的存在,而不是科學、技術的衍生物。工程、科學、技術是三種不同的社會活動?!敝袊茖W院大學教授李伯聰介紹,科學以探索發現為核心,技術以發明革新為核心,而工程則以集成建構為核心,它們有著獨特的社會作用。
基于工程的這些特性,工程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中國科學院大學跨學科工程研究中心副主任、教授王大洲認為,工程教育不僅僅意味著大學工科教育,它關乎人的成長和全面發展?!肮こ淌前迅鞣矫娴牧α繀R集起來形成一個系統,來發揮我們想要的某種功能。如今,每個人都在工程實踐中成長。比如,兒童在玩積木的過程中,學習如何將模塊組合起來,發揮人造物的功能,從而建立起初步的工程意識。因此,工程教育具有普適意義?!蓖醮笾拚f。
然而,不同于科學家要通過不斷“試錯”推動科學發展,對于大規模的工程活動而言,一旦工程失敗,極易導致重大災難和巨額經濟損失。這要求工程師具備“必須成功不能失敗”的決心和能力。這就要求工程教育不僅要注重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新意識,還要塑造學生的哲學思維方法。
在這一背景下,工程哲學應運而生。它是指運用哲學思維研究工程的本質規律與實踐問題。2025年,殷瑞鈺、李伯聰等學者開創的“工程哲學五論”體系被評選為中國哲學社會科學十大原創理論之一,為工程哲學教育奠定了堅實基礎。
“我長期從事鐵路工程建設,深刻體會到重大工程,如青藏鐵路、京滬高鐵等,都是復雜的社會活動。它們的成功不僅需要精湛的技術和高效的管理,更離不開深刻的哲學思維指導。工程哲學聚焦于剖析工程實踐中紛繁復雜的問題,在工程決策、戰略規劃以及工程科學技術與項目管理方面,展現出無可替代的價值。”盧春房說。
多所高校開設相關課程
近年來,清華大學積極推動工程哲學相關課程建設,將哲學素養嵌入工科人才培養的全過程。在課程設置方面,工程哲學和工程倫理教育已經融入多個院系培養方案。比如在土木、水利等專業的本科生培養過程中,工程哲學被列為通識課程或限選課程,幫助學生在掌握技術的同時,形成工程思維與價值判斷能力。
2016年,清華大學科學史系副教授鮑鷗開始為本科生開設工程哲學課程。與此同時,我國多所高校也相繼開設了相關課程。然而,這些教學實踐大多基于工程哲學專著展開,我國當時還缺少原創的入門教材。2017年,在清華大學本科教材及教學資源立項建設項目的支持下,鮑鷗牽頭組織教材編寫工作。歷經八年打磨,2025年,在17所高校的36位編寫者的共同努力下,《工程哲學教程》教材正式發布。
“這部教材旨在讓未來的工程人才理解工程、科學、技術之間的聯系和區別,培養工程思維,了解工程文化,形成正確的工程價值觀,做到既會實踐,又會思考。”鮑鷗說。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副教授于金龍是《工程哲學教程》教材的編寫者之一。每年春季學期,于金龍及其教學團隊,會為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沈元學院本科生講授工程哲學概論這一核心通識課程。在教學過程中,于金龍不斷優化教學安排,組織學生圍繞工程思維、工程流程、AIGC賦能工程、工程倫理等專題展開學習和討論,引導學生分析具體工程問題。
從學生的課程反饋中,記者發現,多位學生能結合自身的科創項目進行反思。有學生寫道:“作為學校重點培養的未來卓越工程師中的一員,我需要面向可規?;a出進行工程設計,同時考慮工程對社會、環境、倫理的影響。只有正確運用工程方法,才能設計出有益于國家和社會的工程,成為一名合格的工程師?!?/p>
深刻影響人的成長發展
“工程哲學教育的核心價值在于,讓學生建立系統化的工程思維和跨學科的創新觀念?!比A南師范大學哲學與社會發展學院院長、教授閆坤如認為,面向未來,我們培養的工程師不僅要掌握精湛技藝,還應具備宏闊的歷史觀、深刻的社會洞察力。
“同時,工程哲學教育應著重培養學生對社會價值觀念的敏銳感知,以及對工程倫理的自覺意識,從而使工程更好地體現人文關懷與社會責任?!遍Z坤如表示,工程具有因地制宜的特征,以建造大壩為例,雖然我國和其他國家采用的技術可能相同,但工程在不同地區所面臨的環境、社會、經濟等狀況卻截然不同。
工程領域的諸多問題,例如,工程決策將塑造什么樣的行為和關系,工程師如何服務于全世界的共同發展,工程創新如何進一步突出對人的尊重等,也迫切需要具備工程哲學素養的工程師來解決。
清華大學教育學院副教授、工程教育研究所所長唐瀟風連續多年開設工程倫理課程,并圍繞課程實踐,出版專著《主動學習視域下的工程倫理教學》?!拔磥砩鐣枰鲃铀伎?、主動選擇和主動擔當的卓越工程師。卓越工程師是技術創新的領軍者,是推動社會進步的中堅力量,也是卓越的工程思想家。通過工程哲學教育,我們有機會推動工程師開展更加深入的思考。”唐瀟風說。
事實上,工程哲學的作用并非僅僅局限于工程師的培養,它還對人的成長與發展產生著深刻影響。“卓越工程師成長離不開學校教育,更少不了工程實踐。工程哲學實際上給學生建立了一種新的思維方式,讓學生對工程和自身成長有新的理解。因此,在高校乃至中小學,讓學生能盡早接觸工程實際,在工程實際綜合的場景下理解工程哲學,把工程哲學教育推而廣之。這不僅關系到卓越工程師的培養,也將關系到我國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目標的實現。”王大洲說。
您訪問的鏈接即將離開“海南省人民政府”門戶網站
是否繼續?
移動版|電腦版
版權所有@海南省人民政府網 中文域名:海南省人民政府.政務
主辦:海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
運行維護:海南省人民政府網站運行管理中心
政府網站標識碼:4600000001 瓊公網安備 46010802000004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