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海關所屬椰城海關企業管理和保稅監管科一級行政執法員王英宇:
送好“政策紅包” 助企發展壯大
王英宇(左一)和同事走進海南京潤珍珠查看企業生產情況,給予企業政策輔導。海南日報全媒體記者 曹馬志 攝
今年年初,海南京潤珍珠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這家在海南深耕30余年的珍珠加工企業計劃開展珍珠加工增值免關稅業務,但對政策的細節、賬冊備案流程還不熟悉。當時,我接到企業的咨詢電話,企業經辦人急得團團轉,向我們提出了下廠一對一業務指導的請求。于是,我便來到企業,全程跟蹤生產,反復確認加工料件、成品的型號……持續忙碌了半個月。
對這次經歷,我記憶猶新。打磨車間里,珍珠在拋光機器的快速轉動下,表面不斷變得光滑亮麗,漸漸散發出柔和的珠光;穿孔臺上,工人們小心翼翼地固定珍珠,瞄準好預先的標記,全神貫注地鉆孔、穿引,一件件精美的珍珠首飾就這樣生產了出來。1月22日,在政企不懈努力下,首批進口珍珠加工產品順利發往內地市場,產品貨值8.36萬元,減免關稅1.76萬元,標志著海南自貿港首單珍珠加工增值內銷免關稅業務正式落地。
“從擔心政策看不懂、用不好,到現在當日就能完成加工增值業務申報通關,海關的全鏈條護航讓我們真正敢投入、能受益!”首單落地后,企業負責人的話語,讓我備受鼓舞。為推動企業后續高效享受政策紅利,我和同事積極協調溝通解決企業疑難問題,采用“一企一策”方式精準指導,提供“減單證、優流程、降成本”等一系列通關便利措施,在企業申報當日即完成珍珠資料審核及通關放行。
加工增值內銷免關稅“減負紅包”精準送達,企業發展底氣更足。目前,椰城海關轄區已有2家珍珠加工企業通過加工增值試點審批,并完成相關料件進口手續、開始加工生產,其內銷成品包括金G18K海水珍珠耳釘、吊墜、項鏈、戒指等300余款產品。更多的珍珠加工企業陸續在準備審批資料申請加工增值試點資格。
美好藍圖,實干繪就。我愿繼續扎根基層一線,在政策落地的每一個細節里較真,在企業發展的每一個節點上助力,讓加工增值內銷免關稅政策的紅利像陽光雨露般,精準灑在海南產業土壤上,讓更多企業從“敢嘗試”到“能壯大”,和自貿港共成長。
(整理/海南日報全媒體記者 曹馬志)
您訪問的鏈接即將離開“海南省人民政府”門戶網站
是否繼續?
移動版|電腦版
版權所有@海南省人民政府網 中文域名:海南省人民政府.政務
主辦:海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
運行維護:海南省人民政府網站運行管理中心
瓊ICP備05000041號-1政府網站標識碼:4600000001
瓊公網安備 46010802000004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