儋州創新建立12345熱線工單全流程快速調處機制
組建“裁判團”,專治工單“空轉”頑疾
海南日報全媒體記者 吳心怡
小區污水橫流、臭氣熏天,住在儋州市那大鎮南京路二巷的居民正常生活受到很大影響,為此撥通12345熱線尋求幫助。但因該小區歸屬產權不明、無物業管護、無承辦單位,是典型的“三無小區”,該工單經轉幾部門處置后,均被退回。好在,最近這一問題因儋州市全流程快速調處機制的建立而得到解決。
訴求無人領,誰來當裁判?儋州建立起全流程快速調處機制,搭建“五位一體”快速調處小組,化解12345熱線工單“空轉”頑疾。據統計,該機制自今年6月運行以來,已高效處置183件原本“無人認領”的工單。
據了解,早期負責投資建設該小區的相關單位因機構改革撤并,導致小區陷入“無人負責”的狀態。污水已經污染到街道,如果再不解決,將嚴重影響周圍環境和居民生活質量。
工單多次退回后,快速調處小組介入——由儋州市委編辦、儋州市紀委監委營商環境監督檢查室、儋州市司法局、儋州市檢察院、12345熱線儋州市分平臺5部門相關負責人組成的“裁判團”根據實際情況快速裁決,開出一張《快速調處單》,議定此工單由儋州市城市管理局牽頭、督促其下屬單位儋州市環衛局處理。據了解,工單轉派儋州市城市管理局的當天,該市環衛局安排工作人員對污水源頭進行了清理,困擾周邊居民多日的臭味終于消散。
工單為何會“無人認領”?儋州市政務服務中心主任房宇曼介紹,一般是因為工單涉及多個部門、政策未覆蓋職責、新業態或復合業態無對應監管部門等。據政務服務中心整理統計,道路標識更新、無主電線整治、三無小區污水治理、公共設施安全隱患、老舊小區道路修繕、無資質辦學、電線桿產權不明、流動攤販食品安全、市場宰殺家禽噪聲、小區二次供水、鄉鎮污水排污等11大類民生難題工單容易“懸而未決”。
按照以往程序,多次被退回的工單有可能需要在該市政府上會處理,處理速度較慢。如今有了“裁判團”,無單位受理的工單可以被快速“一錘定音”,不僅簡化了程序、提高了效率,還能有效避免“踢皮球”。
近日,有群眾來電反映,那大鎮大洲橋前進派出所側面有斷裂線纜掉落。“夜晚出行特別不方便,光線不足就可能被電線絆倒。”儋州市民陳月妹說。垂落電線涉及市政設施維護和電力安全管理的職能交叉問題,流轉幾個部門均被退回。快速調處小組介入研判后,明確該工單及同類工單均由儋州供電局處置,后者隨即安排專業人員進行標準化修整,徹底消除安全隱患。
“熱線平臺根據議定結果出具《快速調處單》進行二次轉派,二次轉派的工單各承辦單位不得再次退單和推諉處置,同類工單按調處小組確定的承辦單位進行同類轉派。”房宇曼說。截至目前,受理的183件涉及11大類共性問題的工單均實現“即時受理—快速研判—高效辦結”,解決率達100%。
針對多次退回、反復投訴、反饋不滿意的工單,儋州市營商環境建設局以該市市委營商辦會議機制、該市政務服務中心等平臺為載體,還建立四級督辦機制,層層壓實工單辦理責任,確保工單高效辦結。一級督辦實行線上動態監管,二級督辦實施重點約談,三級督辦啟動檢察監督,對涉及檢察機關公益訴訟等檢察監督職能的工單,根據“檢察+營商”工作協作機制,由檢察機關開展監督,增強處置剛性。四級督辦嚴格執紀問責,對存在“不作為、慢作為、亂作為、假作為”問題造成重大影響的,移送儋州市紀委監委進行處置,形成監督閉環。
快速處置、高效辦結、多級監管,全流程快速調處機制為解決民生難題保駕護航。此外,儋州市營商環境建設局依托12345熱線推出針對企業服務的專屬通道,強化涉企服務,以“全天候響應、全流程跟進”的模式,為企業發展保駕護航。近年來,儋州12345熱線服務不斷升級、受理效率日益提升,儋州正圍繞海南自貿港建設,持續打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的一流營商環境“樣板間”。
(本報那大8月26日電)
您訪問的鏈接即將離開“海南省人民政府”門戶網站
是否繼續?
移動版|電腦版
版權所有@海南省人民政府網 中文域名:海南省人民政府.政務
主辦:海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
運行維護:海南省人民政府網站運行管理中心
瓊ICP備05000041號-1政府網站標識碼:4600000001
瓊公網安備 46010802000004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