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行開工項目審批機制改革,全力打造營商環境“樣板間”
儋州:項目開工從“一堆事”變“一件事”
海南日報全媒體記者 吳心怡
通訊員 符潤彩
項目開工,需要在政務部門辦理幾件事?對于德國HMW公司年產30000噸特種潤滑劑及化學品生產項目負責人、翰瑪威(海南)特種化學品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孫永彬來說,答案從“一堆事”變成了“一件事”。得益于儋州近期推行的開工“一件事”改革,項目開工實現“一窗受理、并聯審批、限時辦結”。
德國HMW公司年產30000噸特種潤滑劑及化學品生產項目位于洋浦石化新材料產業園(二期),一期投資1.5億元,建設甲類及丙類生產廠房、庫房,各類潤滑脂及流體類產品生產線42條,以及導熱油設施、公輔設施等,主要產品為特種潤滑脂、特種潤滑油、含水潤滑劑、干粉制劑等。
該項目要開工,需要辦理的審批流程涉及建筑工程施工許可、危險化學品建設項目安全條件審查、道口開設手續等。作為項目負責人,孫永彬原以為自己需要往返不同部門、不同科室。沒想到儋州市營商環境建設局的工作人員告知他:只需要“跑一次”,按清單提交一套材料,剩下的事情全由政府部門內部協調。
從“一堆事”變“一件事”,從“多次跑”到“跑一次”,背后不只是簡單的減法題,而是變“串聯辦理”為“并聯推進”的物理解法。儋州市營商環境建設局審批一科工作人員艾勝紅介紹,推行開工“一件事”改革后,企業只需向政務服務綜合窗口提交一套完整材料,后續由窗口牽頭協調各相關部門,同步開展材料審核、現場核驗等工作,嚴格限定全流程辦理時限,最終實現所有開工必需手續“一次性辦結”。“這一舉措不僅為企業節省了時間和人力成本,更助力項目早開工、早建設、早投產。”艾勝紅說。
開工手續的簡化是儋州優化營商環境、貼心服務企業的縮影。“在籌備開工的過程中,我們感受到各部門的高效服務和專業指導,短時間就拿到了所有批復,很省心。”孫永彬說,在項目建設過程中,將嚴格按照要求,精心組織、科學施工,全力以赴推進項目按期完成并順利投產。
栽好梧桐樹,自有鳳來棲。儋州踐行“萬般解釋,不如一個解決”服務理念,通過持續提升服務效能、完善市場供給、強化法治保障等一系列舉措優化營商環境,促進經濟發展。積極推動“高效辦成一件事”改革,首創“人企兩棵樹”二維碼導圖,推廣應用涵蓋新生兒出生、教育入學、退休、開辦餐飲店、企業注銷登記等13個重點事項,今年上半年已成功辦理相關業務近2萬件。
此外,儋州實現“儋洋通辦”“全省通辦”,讓企業群眾就近辦事;首創“企業點單 政府跑腿”模式,為企業提供幫辦代辦服務,讓企業有更多時間投入生產;建立“項目管家+服務團隊”服務機制,推動項目快落地、快見效;成立政企暖心工作室,暢通政企溝通渠道,解決企業發展過程中的疑難問題。
通過一系列創新務實的舉措,一個能辦事、快辦事、好辦事、辦成事的“便利儋州”逐步成形。“儋州將聚焦企業群眾‘急難愁盼’問題持續發力,久久為功,提升企業群眾整體感受,奮力打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一流營商環境‘樣板間’。”儋州市營商環境建設局負責人表示。(本報那大8月3日電)
您訪問的鏈接即將離開“海南省人民政府”門戶網站
是否繼續?
移動版|電腦版
版權所有@海南省人民政府網 中文域名:海南省人民政府.政務
主辦:海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
運行維護:海南省人民政府網站運行管理中心
瓊ICP備05000041號-1政府網站標識碼:4600000001
瓊公網安備 46010802000004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