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雅劼 于濤
民營經濟是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生力軍,是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基礎。黨的二十大報告明確指出,要“優化民營企業發展環境,依法保護民營企業產權和企業家權益,促進民營經濟發展壯大?!痹谛碌陌l展階段,如何通過深層次的制度集成創新,為民營經濟發展營造良好穩定的預期,充分釋放民營經濟的內生動力與創新活力,是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的重大現實課題。
制度集成創新對落實“兩個毫不動搖”具有支撐作用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各種所有制經濟發展,強調“黨和國家堅持和完善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毫不動搖鞏固和發展公有制經濟,毫不動搖鼓勵、支持、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發展”,“兩個毫不動搖”為新時代民營經濟發展指明了前進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從理論層面看,制度集成創新是完善落實“兩個毫不動搖”體制機制的必然要求。習近平總書記對民營經濟高度重視,強調“黨和國家對民營經濟發展的基本方針政策,已經納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體系,將一以貫之堅持和落實”“要優化民營企業發展環境,破除制約民營企業公平參與市場競爭的制度障礙”。這些重要論述,強調了制度體系建設對于促進民營經濟持續、健康、高質量發展的關鍵性作用。通過制度集成創新,構建系統完備、穩定透明的制度體系,才能“保證各種所有制經濟依法平等使用生產要素、公平參與市場競爭、同等受到法律保護”。
從實踐層面看,制度集成創新是推動“兩個毫不動搖”頂層設計與實踐探索相結合的必然要求。近年來,國家層面促進民營經濟發展壯大的頂層設計陸續出臺。2023年7月,《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促進民營經濟發展壯大的意見》發布,2025年5月,《中華人民共和國民營經濟促進法》正式施行。在此背景下,大膽探索政策優化與制度集成創新,有利于推動自上而下的頂層設計與自下而上的實踐探索相結合,為民營經濟發展創造穩定、公平、透明、可預期的環境。
民營經濟是推動自貿港建設的中堅力量。截至2025年6月底,全省民營經濟組織貢獻了近60%的GDP,近90%的就業崗位。隨著海南自貿港封關運作進入倒計時,通過制度集成創新不斷釋放紅利,將引導民營經濟在發展全局中展現更大作為。
海南以制度集成創新促進民營經濟發展成效顯著
2018年以來,海南在逐步探索、穩步推進中國特色自由貿易港建設中,以構建世界一流的營商環境為目標,聚焦民營經濟發展的痛點、堵點,著力促進政策優化與制度集成創新,為民營經濟發展注入了強勁動力。
一是以法治化為核心,構筑穩定可預期的制度環境。2025年7月,《海南自由貿易港促進民營經濟發展若干規定》的出臺,以“小切口”立法形式,明確產權保護、市場準入、金融支持等關鍵領域的制度安排,將政策倡導上升為法律原則,為民營經濟行穩致遠提供了堅實的法治保障。同時,在監管模式上,海南推行“極簡審批”、事中事后監管、信用分級分類監管、“沙盒監管”等包容審慎監管機制,為新業態、新模式提供了必要的成長空間。
二是以市場化為導向,破除要素流動的體制障礙。海南積極推動實行“非禁即入”的監管理念,實施“量身定制”的放寬市場準入特別措施,大幅放寬了在醫療、教育、金融等關鍵領域的市場準入,為民營企業投資開辟了廣闊空間。在招投標領域,通過推廣“機器管招投標”等創新制度建設,保證民營經濟公平參與市場競爭。在政務服務方面,“高效辦成一件事”改革和政府數字化轉型,極大地降低了企業制度性交易成本。
三是以精準化為目標,提升惠企政策的供給效能。海南充分利用改革開放的自主權,推動“零關稅、低稅率”和貿易投資自由便利等核心惠企政策落地,幫助企業降本增效,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極大激發了民營企業的投資熱情。通過支持企業強化科技創新主體地位,不斷提升人才、資本、技術、數據等資源配置效率,為企業的創新活動提供基本要素保障。支持企業“走出去”“引進來”,積極參與“一帶一路”經貿合作,推動民營企業融入全球產業鏈。
海南民營經濟規模持續壯大,對地方經濟貢獻顯著,展現出強勁的發展勢頭。然而,在取得成就的同時,與深圳、上海等先進地區相比,挑戰依然不容忽視。其一,制度尚未與國際高標準經貿規則完全銜接,民營企業參與國際合作面臨制度摩擦。其二,圍繞新質生產力發展的新型生產要素配置制度供給仍有不足,制約了民營企業在前沿領域的創新突破。其三,創新創業的社會容錯與激勵機制有待加強,需進一步激發和保護企業家精神。
堅持問題導向,提升制度集成創新的整體效能
針對當前海南民營經濟發展存在的困難和挑戰,需要更加聚焦于提升制度集成創新的前瞻性、整體性和協同性,推動民營經濟發展邁上新臺階。
一是聚焦深化制度型開放,構建與國際高標準國際經貿規則相銜接的制度體系。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主動對接、積極吸納高標準國際經貿規則,穩步擴大制度型開放。”海南作為新時代我國對外開放的新高地,應主動對標CPTPP、DEPA等國際高標準經貿規則,在知識產權保護、數據跨境安全有序流動、電子商務、政府采購、環境標準、勞動保護等方面,進行更高層次的制度集成創新,確保自貿港制度體系與國內法規、國際規則的順暢銜接,為民營企業參與更高水平的國際競爭與合作提供堅實的制度保障。
二是聚焦培育壯大新質生產力,強化要素市場化配置的制度集成創新。圍繞新質生產力的發展要求,需要進一步破除數據、技術、人才等新型生產要素的流動障礙。探索數據產權、流通交易、收益分配的制度創新,研究數據保險、數據信托等產品和模式創新。探索風險共擔、收益共享的科技保險共保機制等創新管理制度。完善與國際接軌的人才評價與服務體系。讓民營企業能夠低成本、高效率地獲取創新資源,推動海南自貿港成為培育和發展新質生產力的主陣地。
三是聚焦弘揚企業家精神,探索構建激發創新創業活力的社會文化制度。習近平總書記強調,企業家創新活動是推動企業創新發展的關鍵。海南自貿港應逐步探索建立鼓勵創新、寬容失敗的社會文化環境和制度保障。例如,探索建立個人破產制度試點,為創業者提供制度性的退出和再創業通道。大力宣傳和表彰優秀民營企業家,在全社會形成尊重企業家價值、鼓勵企業家創新的良好氛圍,激發更大規模、更高層次的創新創業活動。
【作者陳雅劼系中國南海研究院公共外交與海南開放研究所經濟師,于濤系中國南海研究院公共外交與海南開放研究所負責人、中宣部對外文化交流(文化貿易)研究基地研究員】
您訪問的鏈接即將離開“海南省人民政府”門戶網站
是否繼續?
移動版|電腦版
版權所有@海南省人民政府網 中文域名:海南省人民政府.政務
主辦:海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
運行維護:海南省人民政府網站運行管理中心
政府網站標識碼:4600000001 瓊公網安備 46010802000004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