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海南自貿港修飛機,機體大修、部附件維修、整機噴涂“一步到位”
從1到2400!全球航司與海南“雙向奔赴”
海報集團全媒體中心記者 丁文文
今年6月,一架波音777滑出海南自貿港一站式飛機維修產業基地機庫,機身動態漸變涂裝里藏著歐洲冠軍杯元素,在陽光下格外耀眼。這是海南自貿港完成的首單境外寬體機整機彩繪業務。
把時間的指針撥回到2022年10月,一架菲律賓皇家航空的空客A320緩緩降落,更換APU后,帶著滿滿的活力“煥新”啟航。這是海南自貿港一站式飛機維修產業基地的首單進境飛機維修業務,為海南自貿港飛機維修產業打開了通往全球的“大門”。
從首試到常態,如今在這片停機坪上,來自菲律賓、泰國、越南、韓國、卡塔爾等國家的飛機越來越頻繁地“打卡”。
自2022年投產以來,海南自貿港一站式飛機維修產業基地已完成2400余架次飛機維修、278架次整機噴涂及6萬件航空零部件維修。
在這場全球航司與海南的“雙向奔赴”中,有20多家境外航司從最初的“頭回客”變成“回頭客”。
越南越捷航空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自去年以來,已經有15架次飛機來到海南維修,今年還將有10余架次前來;卡塔爾航空在前年嘗試合作噴涂三架波音777飛機后,直接簽訂了后續3年價值近1億元的噴漆業務合作協議……這些無疑是對海南飛機維修產業的高度認可和信任。
“圈粉”全球航司,海南憑什么?
“底氣首先來自硬實力。”海航技術旗下大新華飛維空港維修基地總監古志林一語道破。
依托海航航空集團的龐大機隊,該基地在長期的運營過程中,積累了豐富的民航客機維修與工程管理經驗,同時也培養了一支高素質的技術人才隊伍,能夠為每一架前來維修的飛機提供高質量、全方位的服務,為海南飛機維修產業的高質量發展筑牢了堅實的根基。
最為關鍵的是,海南自貿港政策紅利不斷釋放——進境維修免保證金、暫時進境維修允許內銷、維修航材保稅……每一項政策都實實在在地幫境外航司節省了真金白銀和寶貴時間,讓它們能夠更加舒心地將飛機放在海南維修。
“地理位置更是海南的天然優勢。” 古志林一邊說著,一邊打開地圖向記者介紹。海南是我國面向太平洋和印度洋的重要對外開放門戶和西部陸海新通道的重要樞紐,就像一個“黃金地段”。這里的航線近可“面向東盟、發展日韓、兼顧南亞”,遠可“通往歐洲、中東、非洲”。
以前飛機維修就像一場漫長而煩瑣的“接力跑”比賽,修機體去一個地方,修附件去另一個地方,噴涂還要再轉場,不僅耗時費力,還增加了成本和風險。而海南的“一站式”服務改變了這一模式:機體大修、部附件維修、整機噴涂,在海南“一步到位”!
高效通關則為海南自貿港航空維修產業按下“加速鍵”。為應對不斷新增的維修業務,海口美蘭機場海關多措并舉——建立健全“預審材料、即時審批、快速通關”的通關機制;創新備案發動機“直通入區”監管模式,高效解決發動機繞路進出綜保區問題;實施“航空器維修免關稅服務新模式”,優化修理航空器貨物進出境、減免稅相關手續辦理及后續監管措施,降低企業物流和稅負成本……
數據是最直觀的證明:2024年,海口美蘭機場海關共監管49架次飛機、16臺航空發動機進入海口空港綜合保稅區開展保稅維修業務,貨值311.3億元,同比增長3.3倍。2025年1至8月,海口美蘭機場海關共監管58架次飛機、9臺發動機、6批次航材入區開展保稅維修,貨值370.2億元,同比增長67.4%。
如今,海南自貿港飛機維修這塊“金字招牌”越擦越亮,越來越多境外航司主動拋來合作橄欖枝。海南自貿港飛機維修產業也形成一定規模,帶動臨空產業上下游產業集聚,進一步提升了海南飛機維修企業的全球市場競爭力。
不止于此,海南自貿港的航權開放政策也在逐步落地。從海口出發,輻射歐洲、東南亞、東北亞的國際貨運航線網絡初步形成。未來,不僅會有更多飛機來海南維修,還會有更多航材、技術、人才在這里匯聚,形成一個完整的航空產業生態鏈。
從1到2400,只是一個開始。海南自貿港政策紅利疊加地理優勢,海南打造全球航空維修“保養中心”的前景可期。(海南日報海口10月8日訊)
您訪問的鏈接即將離開“海南省人民政府”門戶網站
是否繼續?
移動版|電腦版
版權所有@海南省人民政府網 中文域名:海南省人民政府.政務
主辦:海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
運行維護:海南省人民政府網站運行管理中心
政府網站標識碼:4600000001 瓊公網安備 46010802000004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