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沙可生食雞蛋走俏冬交會
這枚“蛋”有何熱銷密碼?
海南日報海口12月6日訊(海南日報全媒體記者 李夢瑤)“麻煩大家排隊,一個一個來。”12月6日下午,2024年第27屆中國(海南)國際熱帶農產品冬季交易會(以下簡稱冬交會)白沙黎族自治縣展館內,一處展臺前被圍了個水泄不通,惹得工作人員王玉梅只能時不時提高嗓門維持秩序。
“這里賣的啥,咋這么多人?”見場面火爆,仍有人不斷圍上來。
“賣蛋的!”王玉梅趕緊應答,“這可不是普通的蛋,非籠養能生吃。”
王玉梅所在的快樂的蛋(海南)農業發展有限公司,并不是首次參加冬交會,但每次參展,該公司均只帶來一件展品:非籠養可生食鮮雞蛋。
展品雖少,銷量卻不少。
“這次我們一共帶了3000個雞蛋,第一天就賣了2000多個,根本不夠賣。”王玉梅打開微信好友列表,連續滑動了好幾下,均是這兩天在冬交會上加的新朋友,“都是想找我們長期訂蛋的顧客。”
但她也發愁:“我們生產的雞蛋根本不夠賣。”王玉梅的話不假,就在幾天前,快樂的蛋(海南)農業發展有限公司剛剛通過國際貿易單一窗口申請了一批鮮雞蛋供應香港,共計4.32萬枚。
一枚雞蛋,為何能賣得如此火?
到訪該公司位于白沙細水鄉的養殖基地,可以找到答案:與傳統的籠養蛋雞不同,該基地采取非籠養的“福利養殖”模式,把雞從束縛的籠子里解脫出來,讓它們可以自由活動,喂料、飲水、雞蛋分級、糞污收集加工、溫控等工序也均實現自動化。
“高福利養殖就是讓雞生活得更舒服更健康,健康的雞才能產出健康的蛋。”該公司相關負責人介紹,與此同時,基地還與中國農業科學院北京畜牧獸醫研究所研究員佟建明合作成立工作站,研發無抗養殖飼料營養技術,讓蛋雞吃得更健康。
“白沙生態環境好,溫度、濕度都十分適宜發展蛋雞養殖產業。”該負責人介紹,如今,該公司還以“企業+政府+村集體經濟+農戶”的模式參與鄉村振興,正幫助越來越多周邊農戶闖入蛋雞養殖這一“傳統產業”的“新藍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