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工代賑是指政府投資建設基礎設施工程,受賑濟者參加工程建設獲得勞務報酬,以此取代直接賑濟的一種扶持政策。以工代賑是促進群眾就近就業增收、提高勞動技能的一項重要政策。實施以工代賑要深刻把握“工程是手段、賑濟是目的”“項目建設是平臺載體、就業增收是根本目標”這一核心內涵。重點工程項目投資規模大、受益面廣、帶動效應強,吸納當地群眾就業潛力巨大,是實施以工代賑的重要載體。在重點工程項目中大力實施以工代賑,既是促進有效投資、穩就業保民生、拉動縣域消費、穩住經濟大盤的重要舉措,也是推動人民群眾共享改革發展成果、提高勞動者素質的有效手段。
下一步,省發展改革委將采取以下舉措積極推動以工代賑工作。一是按照《在重點項目中大力實施以工代賑促進當地群眾就業增收的實施方案》要求,加強與相關行業部門的協調溝通,圍繞交通、水利、農業、城鎮建設以及生態環保等領域,編制省、市縣兩級實施以工代賑的重點項目清單,確定適用以工代賑的用工環節,指導市、縣開展招錄工作。二是進一步完善勞務供需對接機制,按照“應用盡用、能用盡用”的原則,鼓勵項目施工單位擴充就業崗位,積極組織農村勞動力參與工程建設,優先吸納有務工意愿的農民工、脫貧人口以及防止返貧監測對象,并按時足額發放勞務報酬。三是充分利用項目施工現場開展勞務技能和安全操作培訓,提升務工人員就業技能。四是堅持“資金跟著項目走、項目帶著就業走”的原則,分配資金支持鄉村振興重點幫扶縣及欠發達地區以工代賑項目建設,并明確發放勞務報酬發放比例不得低于投入項目以工代賑專項資金的15%,并計劃從2024年起將勞務報酬發放比例提升至20%,讓更多紅利惠及農村群眾。
您訪問的鏈接即將離開“海南省人民政府”門戶網站
是否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