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0日下午,海南省“壯麗70年 奮斗新時代”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的第一場發布會在省新聞辦發布廳舉辦。發布會上,海南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主任符宣朝對外介紹新中國成立70年來,特別是海南建省辦經濟特區30多年來全省經濟社會發展取得的主要成就。
海南省“壯麗70年 奮斗新時代”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之首場
“瓊州大地滄桑巨變 南海明珠譜寫新篇”
9月10日下午,省新聞辦舉行海南省“壯麗70年奮斗新時代”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的第一場發布會,主題是“瓊州大地滄桑巨變 南海明珠譜寫新篇”。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主任符宣朝出席新聞發布會,介紹新中國成立70年來,特別是海南建省辦經濟特區30多年來全省經濟社會發展取得的主要成就,并回答記者提問。
主持人:彭太華
各位記者朋友,大家下午好!歡迎大家參加今天的新聞發布會。為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我省計劃在國慶前組織舉辦“壯麗70年奮斗新時代”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將邀請相關市縣和省直部門從不同角度講好海南故事,充分展示我省各地區、各行業經濟社會發展取得的新成就。今天的發布會是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的第一場,我們邀請了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符宣朝主任為大家介紹新中國成立70年來,特別是海南建省辦經濟特區30多年來,全省經濟社會發展取得的主要成就。
下面,請符宣朝主任為大家介紹相關情況。
符宣朝(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主任):
各位媒體朋友們、女士們、先生們:大家下午好,歡迎大家出席今天的新聞發布會。很高興借這個平臺,向大家介紹建國以來海南經濟社會發展情況。
一、大變革推動大跨越,特區建設發展取得重大成就。自新中國成立以來,特別是海南建省辦經濟特區31年以來,在黨中央、國務院的關心和支持下,廣大干部群眾弘揚“敢闖敢試、敢為人先、埋頭苦干”的特區精神,攻堅克難、開拓創新,推動經濟特區發展實現了六個大跨越。
一是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堅持擴大開放,實現了從比較封閉落后到對內對外全面開放、經濟初步繁榮的大跨越。2018年,海南地區生產總值達到4832.1億元、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752.7億元,31年間分別增長23.1倍和253.3倍。人均地區生產總值達到7853美元,邁上中等偏上收入水平。博鰲亞洲論壇成為聯結中國和世界的重要橋梁。對外經貿往來日益密切,海南與周邊國家地區特別是“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務實合作不斷拓展深化,改革開放窗口作用日益彰顯。
二是堅持調整優化產業結構,打造現代化經濟體系,實現了從傳統農業為主到以現代服務業為主導、三次產業更趨協調的大跨越。建省以來先后確立了“一省兩地”“兩大一高”發展戰略,2009年建設國際旅游島上升為國家戰略。進入“十三五”時期,海南堅持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圍繞“三大領域”“五大平臺”,著力培育發展十二個重點產業,強化創新驅動發展能力。產業結構由建省前的“一三二”(50∶19∶31)調整為2018年的“三二一”(20.7∶22.7∶56.6),顯示出產業升級、動能轉換的良好態勢。
三是堅持持續加大投入,實現了從基建嚴重不足到基礎設施網絡漸趨完善的大跨越。建省31年來,全省累計完成固定資產投資超過3萬億元,其中基礎設施投資超過6100億元,大幅度改善了以“五網”為主體的基礎設施水平。全球唯一的環島高鐵全線貫通,“田”字型高速公路主骨架延伸拓展,空港、海港布局日趨完善。信息基礎設施邁上全國中上水平。電力短缺瓶頸有效破解,水資源調蓄利用能力持續增強。城市規劃建設管理水平提升,常住人口城鎮化率提高到59.1%。鄉村振興戰略穩步推進,農村基礎設施持續改善。
四是堅持深化改革,實現了從探索建立到逐步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重大跨越。率先在全國進行“小政府、大社會”的行政管理體制改革。率先實施燃油附加費改革,實現“一腳油門踩到底”。率先在全國開展省域“多規合一”改革。新一輪農墾改革、“放管服”改革、國資國企改革、農業農村改革、財稅體制改革等都取得了明顯成效。體制機制改革和制度創新,發揮了經濟特區作為改革“試驗田”的重要作用,更增強了海南經濟健康活躍發展的內生動力。
五是堅持生態立省和綠色發展理念,實現從生產生活方式粗放、生態保護意識不強到踐行綠色發展理念,生態文明建設全面加強的大跨越。始終將生態環境保護擺在突出重要位置。1999年在全國率先決定建設生態省。去年“4·13”以來,圍繞建設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著力健全生態文明制度和體制機制,重點抓好生態環境六大專項整治,持續加大節能減排力度,加強污水垃圾等處理設施建設,開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生態環境質量始終保持全國一流并持續鞏固提升。
六是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實現從人民群眾基本溫飽問題尚未解決到邁向全面小康,基本公共服務提質普惠的大跨越。經濟發展帶動人民收入明顯提高。從建省初期1/6人口尚未溫飽,到2018年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24579元,城鄉居民收入分別增長32.8倍和26.9倍。堅持“小財政辦大民生”,著力提升基本公共服務的水平、質量和普惠程度。教育醫療、文化體育、社會保障事業得到長足發展。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斷提升。
二、新征程肩負新使命,全面深化改革開放譜寫新篇。自去年“4·13”以來,全省上下團結一心、斗志昂揚、只爭朝夕、奮力拼搏,全面深化改革開放穩步推進,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
一是堅持以全面深化改革開放為引領,發展格局和空間持續拓展。健全工作機構、層層壓實責任,各項工作有序有力有效推進。《中國(海南)自由貿易試驗區總體方案》正式公布,建設國際旅游消費中心等實施方案陸續出臺,“1+N”政策體系逐步完善。18個先導性項目先后實施,海南自由貿易賬戶體系上線運行,國際貿易“單一窗口”海南升級版建成投用,人流、物流、資金流進出島信息管理系統初步建立。“百萬人才進海南”、調控小客車保有量等一系列配套政策措施施行,自貿試驗區咨詢委員會組建成立等,全面深化改革開放的支撐正在全方位強化。
二是堅持高水平對外開放要求,海南國際能見度與參與度持續提高。在外交部藍廳舉行海南全球推介活動,宣傳海南建設發展成就與機遇。“請進來”和“走出去”并舉,國際友城總量增加到57個。全面實行準入前國民待遇加負面清單制度,設立國際經濟發展局,今年上半年實際利用外資大幅增長3.6倍。
三是堅持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穩增長中產業結構持續優化。重點產業增速高于整體經濟增速,對經濟增長的貢獻近70%。59國人員入境免簽政策落地,入境游客持續增加,離島免稅金額持續擴大,旅游業國際化水平提高。“國九條”政策落實落細,博鰲樂城正成為高端醫療產業集聚發展的新平臺。熱帶農業平穩發展,互聯網產業快速壯大,會展業、文體產業等也都呈現新亮點。尤為難能可貴的是,在加強房地產市場調控、投資回落的情況下,經濟總體保持平穩增長,服務業比重進一步提高到58.4%。
四是堅持以有效需求為導向,三駕馬車持續呈現積極變化。聚焦生產性項目謀劃建設,壓茬批次推進項目集中開工簽約,帶動上半年非房地產投資提高到56.1%、同比提升5.4個百分點。完善促消費政策措施,教育文娛、醫療保健等服務消費市場快速擴大。提升通關便利化水平,培育發展外貿新業態,盡管受到中美經貿摩擦一定影響,進出口總額仍大幅增長45.6%。
五是堅持深化改革和創新驅動,發展內生動力持續增強。“多規合一”改革取得新成效,農墾企業化和社會管理屬地化改革全面完成。分四批次累計發布32個制度創新案例。連續兩年制定實施優化營商環境年度行動計劃,帶動市場主體快速增加。聚焦“陸海空”加強創新能力建設,科技創新平臺持續拓展、成果加快涌現。
六是堅持踐行綠色發展和共享發展理念,生態環境和民生福祉持續改善提升。《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海南)實施方案》印發實施,生態環境六大專項整治繼續深入開展,全省優良天數比例提高到99.7%,地表水水質總體優良率92.3%,土壤環境質量總體優良。民生投入不斷加大,脫貧攻堅扎實推進,教育衛生、文化體育事業穩步發展,社會保障水平持續提升。就業形勢總體良好,物價保持平穩運行。
七是堅持強化大局意識,國家重大戰略服務保障區建設持續推進。踐行海洋強國戰略,推進軍民深度融合發展,積極參與“一帶一路”建設,在服務保障國家重大戰略中實現自身發展。
跋涉新征程,奮進新時代,全省930萬干部群眾將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勇于創新、永不自滿,奮力推進全面深化改革開放,加快建設自貿試驗區和中國特色自由貿易港,努力實現建設美好新海南的目標,在繼往開來中推進偉大事業,書寫新的輝煌篇章。謝謝大家!
主持人:好的,謝謝符主任。下面開始提問,提問前請通報一下所代表的新聞機構。請大家提問。
海南日報記者:去年下半年以來,海南將項目批次集中開工簽約作為促投資的重要抓手,目前的進展和效果如何?
符宣朝:由于眾所周知的原因,我省去年實施了全國最嚴厲的房地產調控政策。減輕經濟發展對房地產的依賴,是省委省政府“壯士斷腕”勇氣的一種體現。在內外經濟下行壓力很大的形勢下,加上房地產調控,對我省經濟社會的發展尤其是GDP的增速和固定資產投資的增長產生了非常深刻的影響。在比較嚴峻的總體形勢下,省委省政府作出分批次集中開工和簽約的決定,這對于推動海南固定資產投資起到了極其關鍵的作用。從去年的“11.28”“12.28”到今年的“3.18”“5.18”“7.18”,省里先后集中開工了五批共計554個項目,總投資2485億元。這些項目包括100萬噸/年乙烯及煉油改擴建、中免集團新海港免稅城、萬寧大唐燃氣電廠、萬寧至洋浦高速、海口文明東越江通道、華為海南云計算數據中心、江東新區哈羅公學等一大批高質量產業項目,深海科技城、南繁科技城、崖州灣科技城等大批項目也開工建設。這些項目分批次地開工、簽約,對推動“五網”基礎設施建設、基本公共服務發展、產業發展、全面深化改革開放和創新驅動發展等方面都有非常明顯的成效,在我省房地產投資回落幅度較大的前提下,對推動海南投資降幅收窄、在今年年底前力促投資止負回升起到了非常明顯的作用。近期我們也在謀劃“9.18”“11.18”,力圖通過不斷的項目謀劃、儲備、開工、建設來推動海南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謝謝!
新華社記者:當前海南正在加快建設自由貿易試驗區和中國特色自由貿易港,請問將在哪些重點領域聚焦發力?
符宣朝:謝謝你的提問。海南在加快建設自由貿易試驗區和探索建設中國特色自由貿易港的進程中,主要聚焦在以下幾個領域:一是深化重點領域改革,特別是“多規合一”改革。在海南發展進入重大歷史機遇時期,深化重點領域的改革,將是一項重大課題。按照省委確定的“全省一盤棋、全島同城化”的要求,引導空間優化調整、資源優化配置,實現資源利用效益最大化。二是營造一流營商環境。大家都知道,一個地方,無論是自由貿易區或是自由貿易港,營商環境都是最大的競爭力。從去年開始,我省對標世界一流水平,按照世界銀行的標準,出臺了優化營商環境40條措施。實施一年之后,我們根據市場需求、投資主體的呼聲和實際運行中發現的問題,對這40條措施進行認真評估,出臺了新一年度優化營商環境的行動計劃,即《海南省優化營商環境行動計劃(2019-2020年)》,這對于推動海南建設法制化、國際化、便利化營商環境起到了極其重要的作用。三是大力推進制度創新。圍繞制度創新12個重點領域,加強研究、抓緊試驗,不斷推出新的制度創新成果。四是深入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圍繞“三大領域”“五大平臺”和十二個重點產業發展需要,積極開展招商引資,謀劃和推動重點產業園區的發展,謀劃符合海南未來發展的千億級產業項目,打造千億級、百億級的產業集群。五是認真謀劃自貿港政策和制度體系。根據中央的要求,海南自由貿易港政策和制度體系的建設步伐正在不斷加快,以推動海南在更高水平的改革開放發展進程。六是統籌做好當前經濟社會發展各項工作。包括省委省政府部署的“確保全省經濟持續健康發展、確保各項改革政策全面落實”百日大行動,推動海南自由貿易試驗區建設基礎夯實、產業發展、社會和諧、人民幸福。謝謝!
海南廣播電視總臺記者:請問海南在推動新能源汽車發展發面有哪些舉措,下一步完善配套基礎設施建設方面有哪些工作?
符宣朝:推廣清潔能源汽車是海南建設清潔能源省和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的重要舉措,省委省政府非常重視。當前,根據海南的發展形勢,我們正在逐步推廣應用清潔能源汽車,主要做了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一是編制規劃和配套政策。今年3月,省政府印發了《海南省清潔能源汽車發展規劃》,海南成為全國首個明確2030年“禁售燃油車”時間表的省份。隨后,省發展改革委制定出臺了電動汽車充電基礎設施規劃。明確到2020年,全省累計建設充電樁7萬個,并就2025年、2030年的遠期規劃做出了安排。與此同時,還研究制定了充電樁建設運營暫行管理辦法等有關配套文件,推動優化充電設施布局,營造良好的建設發展環境。二是全面推動充電設施建設。分解市縣建設任務,完善空間規劃布局,切實保障建設用地,簡化項目審批手續和營造公平準入的市場環境。三是組建充電設施建設運營公司。重點開展充電設施投資、建設和運營管理。四是降低充電設施運營成本。研究出臺充電基礎設施用電優惠政策,推動電量電費獨立核算,加強政策落實情況監督監管。各項政策措施有序實施,推動我省新能源汽車保有量規模擴大、配套設施逐步完善。上半年,全省推廣新能源汽車5987輛、大幅增長95.5%,新能源汽車保有量超過2.6萬輛,占比提高到近2%,高于全國約0.9個百分點。已累計建設充電樁6134個,車樁比4.2:1,高于國家《電動汽車充電基礎設施發展指南(2015-2020年)》中提出的10:1的發展目標。謝謝!
東方衛視記者:請簡要介紹一下海南為配合自由貿易試驗區建設,下一步在“五網”基礎設施建設方面將要開展哪些工作,并介紹制定自由貿易港配套政策和制度體系的進展情況。
符宣朝:謝謝你的提問!我先回答第二個問題。海南建設自由貿易試驗區和中國特色自由貿易港,是黨中央作出的重大戰略決策,是習近平總書記親自謀劃、親自部署、親自推動的重大國家戰略。加快推進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是習近平總書記向我們發出的號令,加快中國特色自由貿易港政策和制度體系建設成為當下中央各部委和海南省委省政府重中之重的一項工作,我們對中央盡快推出自貿港政策,加快探索自貿港建設進程值得期待、充滿信心。關于海南的“五網”基礎設施建設,近年來,經過大家的不斷努力,取得了長足的進步,對比建省前,海南的基礎設施建設已經邁上了一個新的高度和維度,但我們也清醒地看到,距離中央的要求和海南廣大人民群眾的要求還有明顯的差距,所以在基礎比較薄弱、各方面條件較差的情況下建設自由貿易試驗區、探索建設最高開放形態的自由貿易港,“五網”基礎設施建設依然是制約海南發展的瓶頸,也是制約海南高水平開放的短板。促進海南“五網”基礎設施提質升級,也成為省委省政府一項非常重要的工作。根據部署,省發展改革委正在牽頭相關部門編制“五網”基礎設施提質升級方案。按照這個方案,我們將對標世界一流水平,按照海南的發展定位、產業特色和區域布局,在“五網”融合發展、新技術應用、運營體制機制創新等方面發力,建設中國超前、符合自貿港建設需要的“五網”基礎設施。樂觀地估計,五年以后,海南的“五網”基礎設施建設,將會讓世人刮目相看。
國際商報記者:請問海南在優化營商環境方面做了哪些工作,有哪些成效?
符宣朝:謝謝你的提問。大家這么關注營商環境,至少說明兩個問題:一是說明營商環境非常重要,二是海南營商環境建設依然任重道遠,距離自由貿易試驗區和自由貿易港建設的要求還有很大的差距。從去年“4·13”乃至更長一段時間以來,海南的營商環境成為企業、百姓尤其是來瓊投資者關注的重點,也是常常被詬病的焦點。臉難看、門難進、事難辦,各個環節繁多,辦事效率低,耗時過長,致使很多投資者望而卻步,這種情況時有發生。為了適應海南新的發展形勢,去年我們對標最高開放形態的自由貿易港和世界銀行關于營商環境的評價標準,制定了優化營商環境的40條措施,從企業開辦、獲得信貸、破產退出等方面制定了具體措施,與國際接軌。實施以來,取得了明顯的成效。現在海南企業的開辦時間在全國名列前茅,在主要園區推行的“極簡審批”制度改革也作為典型案例向全國推廣。今年八月份,我們對去年的40條措施進行了全面的評估和優化,在流程再造、企業辦事快捷、“證照分離”、引進外資模式、審批制度改革等方面作了部署。我這里有一組數據,營商環境的優化有效激發了市場的活躍度,2019年1-7月新增市場主體105663戶,同比增長32.3%,而且這個成績是在去年市場主體大幅增加的前提下取得的。全省外商直接投資新設項目189個,同比增加132個;實際利用外資總額2.8億美元,同比增長6.3倍,海南外向型經濟的發展取得了長足的進步。畢馬威、德勤、普華永道、哈羅公學、托馬斯庫克等世界著名的企業到海南投資或設立機構,都印證了海南的投資環境在不斷優化,海南正不斷以新的姿態吸引全世界的投資者。下一步,我們還要在四個方面著力:一是以建設服務型政府為核心,建立“親”“清”政商關系。二是以提升審批服務質量為抓手,進一步提升政務效能。三是以降低企業負擔為目的,著力優化產業發展環境。四是以法治建設為基石,強化良好營商環境的法律制度保障。謝謝!
中國經濟導報記者:請介紹今年海南十二個重點產業發展情況,尤其是擺脫房地產依賴后取得的具體成效。
符宣朝:謝謝你的提問。長期以來,海南經濟嚴重依賴房地產,房地產一業獨大,已經成為制約海南經濟社會發展的一大因素。一間房屋只依靠一根柱子是很危險的,更何況這根柱子還是畸形的,是對資源嚴重消耗、未來可持續發展受限的房地產業,海南決不能成為房地產的加工廠。所以,省委省政府以“壯士斷腕”的決心減輕對房地產的依賴,大力培育新興產業,根據海南的特色和資源稟賦,提出要發展十二個重點產業。去年“4·13”以來,海南緊緊圍繞“三大領域”“五大平臺”,全力推動十二個重點產業發展,取得了非常明顯的成效,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一是經濟規模持續擴大。2019年上半年,十二個重點產業實現增加值1672億元、同比增長5.5%,快于總體經濟0.2個百分點,占GDP比重為62.7%,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為64.9%,經濟結構調整邁出了堅實的一步。二是稅收貢獻比重較高。十二個重點產業累計貢獻稅收476億元,占全口徑稅收的69%,高于增加值占比6.3個百分點,重點產業的經濟效益好于平均水平。三是不少重點產業正在成形成勢。按照占GDP比重4%以上的標準,旅游業、熱帶特色高效農業、互聯網產業、現代金融服務業、海洋產業、教育產業等已經成長為支柱產業,醫藥產業、體育產業等新興產業總體保持壯大趨勢。四是現代服務業主導地位更加鞏固。旅游業持續發展壯大,上半年全省累計接待游客3861.5萬人次、實現旅游總收入490.3億元、分別增長6.1%和9%。互聯網產業、醫療健康產業、現代物流業增加值均實現兩位數以上的增長。阿里巴巴、騰訊等行業龍頭帶動效應明顯,生態軟件園、復興城互聯網創新創業園等信息產業集聚平臺不斷完善。“國九條”政策進一步細化實化,樂城上半年醫療旅游人數和收入分別增長40.6%和71.7%。國際陸海貿易新通道帶來航運發展新機遇,上半年洋浦港至東盟集裝箱班輪航線累計開航67個航次,累計發貨量增長1.1倍。五是經濟增長對房地產業的依賴減輕。在房地產業調控并持續回落的情況下,重點產業的基本面仍保持平穩。剔除房地產業,重點產業合計增長6.7%,快于總體經濟1.4個百分點。另外,在投資回落較多的情況下,經濟增速仍總體平穩,反映出三駕馬車間動能正在轉換,消費需求和外向型經濟對經濟的支撐力量增強。坦率地講,取得的這些進步都是初步的,海南的產業發展必須要久久為功,一任接著一任干,一茬接著一茬干,壓茬推進、不懈努力。在黨中央和習近平總書記的關懷下,在省委省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在建設中國特色自由貿易港的偉大征程中,海南的廣大干部群眾團結奮斗、砥礪前行,必將向黨中央、全國人民交出一份滿意的答卷!謝謝!
主持人:謝謝符主任,今天的發布會到此結束,謝謝各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