牢牢樹立正確的政績觀
——三論貫徹落實省委經濟工作會議精神
■ 本報評論員
在省委經濟工作會議上,省委書記劉賜貴強調,全省各級領導干部要樹立正確的政績觀,認真落實新發展理念,加快轉變發展方式、優化經濟結構、轉換增長動力,徹底扭轉簡單以GDP增長率論英雄的政績導向,真正實現高質量發展。我們要深刻認識“樹立正確的政績觀”的重要意義,在實際工作中切切實實按照中央和省委的決策部署,努力創造經得起實踐、人民、歷史檢驗的業績。
政績觀,是黨員干部對工作業績的根本認識,有什么樣的政績觀,就會產生什么樣的發展業績。近年來,我省生態文明建設取得重要進展,但在環境保護方面依然存在一些問題。比如,一些市縣領導干部為了出政績,一味追求GDP增長,往往不顧本地實際,不顧生態環境保護,盲目上一些低質低效項目。這些現象與新發展理念背道而馳,是政績觀出現偏差的體現。在新時代,要實現海南經濟高質量發展,我們必須牢牢樹立正確的政績觀,摒棄唯GDP論英雄的政績導向,積極踐行新發展理念,埋頭苦干,努力拼搏,加快推動海南經濟提質增效升級。
為官一任,造福一方。樹立正確的政績觀,要積極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讓人民群眾過上好日子,是我們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以人民為中心,要求我們辦實事不圖虛名,求實效不做虛功,多做打基礎、利長遠的工作,決不能為了樹立個人形象,搞華而不實、勞民傷財的形象工程、政績工程。各級黨員干部要圍繞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積極做好生態保護、農民增收、全域旅游、“百鎮千村”、文明創建等各項工作,切實把優良的生態環境呵護好,把群眾最關心的事情解決好,在不斷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中,不斷增強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民之所望,政之所向。樹立正確的政績觀,要不斷完善以綠色發展為導向的考核評價體系。日前,我省出臺了新的市縣發展綜合考核評價辦法,對市縣發展進行差別化考核,特別是對12個市縣取消了GDP、工業產值、固定資產投資的考核。這是我省堅決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思想、落實中央決策的具體行動,是立足省情實際、堅持生態立省、推動高質量發展的迫切要求。我們要積極落實該考核評價辦法,牢固樹立新發展理念,按照“多規合一”要求,明確自身定位,在全省“一盤棋”的思路下,做到有所為有所不為,從而推動海南不斷邁向綠色、高質量的發展。
施政之要,重在實干。樹立正確的政績觀,要持之以恒改進作風,增強能干事、干成事的本領。各級領導干部要以上率下,以問題為導向,大興調查研究之風,積極下到基層一線,深入群眾當中,問需于民、問計于民;要努力提高施政能力,增強“八種本領”,積極適應新的考核評價辦法,認真轉變工作思路,創新方式方法,以更好地適應新時代、實現新作為。只有這樣,我們創造的工作業績才能符合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要求,才能獲得群眾認可。
風正舵穩船行遠,策馬揚鞭勇向前!在新時代謀求經濟高質量發展,對我們的各項工作提出了更高標準、更嚴要求。各級黨員干部要按照中央和省委的決策部署,以實干擔當的工作作風,多做打基礎、利長遠的工作,為加快建設美好新海南作出新的貢獻。
相關稿件
您訪問的鏈接即將離開“海南省人民政府”門戶網站
是否繼續?









瓊公網安備 46010802000004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