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一核兩帶三園全域”為依托
產業勃興 助力瓊海建設東部中心城市
瓊海博鰲樂城國際醫療旅游先行區。 海南日報記者 袁琛 攝
位于瓊海市陽江鎮中心的紅色娘子軍塑像英姿颯爽,向后人們傳頌著不屈的革命精神。海南日報記者 王凱 攝
■ 海南日報記者 丁平 杜穎 通訊員 陳德君
政府搭臺助力,企業紛至沓來。瓊東大地,萬泉河畔,好一派欣欣向榮的蓬勃景象!
這里是瓊海市,博鰲樂城國際醫療旅游先行區(以下簡稱“先行區”)。9月12日,俄羅斯醫療旅游考察團一行22人飛抵,經過8天多的考察,俄羅斯客人發出感言:“沒想到,在亞洲還有如此高端的健康醫療養生勝地!”大海、沙灘、陽光、音樂、中醫療養等元素在博鰲交織融合,共同演奏著一幕美妙和諧的樂章。
俄羅斯游客過去來瓊海旅行的并不多,他們更鐘愛到天涯海角體驗熱帶風情。然而2017年7月,瓊海在“海南——俄羅斯旅游推介會”發出健康醫療相約博鰲的盛情邀請后,越來越多的游客從俄羅斯直奔瓊海,這一旅游目的地的變化,也引起了俄羅斯旅游業界的普遍關注。
變化帶來的是產業勃興的欣喜,變化的背后也折射傳遞瓊海市堅決貫徹落實中央和海南省委、省政府的重托——優化產業結構,打造“一核兩帶三園全域”格局,全力推進東部中心城市建設的堅實足音。
新興醫療產業領跑
瓊海市石壁鎮的曾行諾是博鰲一齡生命養護中心中醫科的一名醫師。年初,她從工作了3年的廣州某醫院辭職回到瓊海。“過去,我們鎮里學醫學的一般都去海口或者廣州就業,沒辦法,本地沒有對口的工作。現在好了,家門口建起了醫療旅游先行區,來了這么多國內一流醫療企業,還優先招錄本地畢業生。在這里就近工作,方便照顧父母,所以我就回來了。”她說。
如今像曾行諾一樣,在先行區找工作的瓊海本地人越來越多。人們悄然發現,一度只寫在規劃藍圖上的先行區醫療健康產業已深深扎根并呈現出枝繁葉茂的態勢。
產業項目已完成投資39.8億元,創造稅收1.7億元,這是先行區今年上半年交出的發展答卷。
另一組數字更讓人感觸良深:2017年6月舉辦的海南綜合招商瓊海市專題招商活動,瓊海簽約的17個招商項目中,醫療健康產業占8個,占比接近招商項目總數的一半。招商活動發出請帖邀請200個客商,最后涌入了400多位。這些客商看中的,正是瓊海新興產業的發展空間與潛力。
國內一流的醫療健康企業,為何紛至沓來,目光盯準了先行區?人們在對瓊海產業定位規劃深入了解和實地踏訪后,看到了答案。
看產業,較強的優惠政策成為了企業落戶的吸金石。從國家層面看,先行區是全國目前唯一由國務院審批的、以醫療旅游為主導的、致力于發展現代服務業的第三產業園區。先行區已獲得國務院批復的加快醫療器械和藥品進口注冊審批、允許外資舉辦醫療機構等9大優惠政策。從海南省層面看,省第七次黨代會明確提出:“釋放先行區的優惠政策效應,形成國際化醫療技術服務產業聚集區。”對瓊海的產業定位和發展目標指明了航向。從瓊海市層面看,為打造建設東部中心城市,瓊海市經過認真審視,科學研判,制定“一核兩帶三園全域”產業發展格局,明確以先行區為產業發展的先導與核心。
政策釋放帶來的效應有多強?樂城先行區企業的運行已交出了漂亮的答卷。截至2017年9月底,博鰲一齡生命養護中心已有12名境外醫師在先行區注冊執業,注冊時間放寬至3年;博鰲恒大國際醫學醫院、成美國際醫學中心、博鰲銀豐康養國際醫院分別通過中西部13省外資醫療項目等渠道,享受了關稅減免政策;成美國際醫學中心、恒大國際醫學中心已利用藥品“少量、急需”政策完成PD-1(派母單抗)兩個批次藥品進口,質子中心、直線加速器等甲類大型醫療設備采購已陸續獲批。
……
不僅如此,在配套項目方面,樂城先行區保稅倉基本框架已搭建完成,預計今年10月可投入使用。
濱海經濟亮點頻現
會議經濟在博鰲“集結”,成為瓊海經濟發展的一個新亮點。
2017年8月,在博鰲舉行的西普會的組織方傳來消息,“大會剛剛落幕,吸引了1200余家連鎖、800余家品牌制藥工業的近4000名行業代表參加。”會議召開期間,博鰲亞洲論壇國際會議中心附近的酒店被搶訂一空,著實讓人感到“一房難求”。
西普會落幕后,新的會議接踵而至:一齡博士健康大會、中國中藥協會會議、一齡博士美麗盛宴綜合會……
高端會議的接連舉辦,為瓊海帶來了超越會議之外的收益。高端會議落地瓊海,本身就以經濟為主題,搭建出一個交流平臺。比如此次西普會,會場內,專家、企業家等圍繞“構筑藍圖——聚焦需求的市場覺醒”的主題探討;會場外,則是一個招商推介平臺,逾千家品牌制藥企業主要負責人密集商洽,尋找合作機會。
山東愛灸堂健康產業有限公司董事兼市場總監王忠良說:“特地從上海飛過來參會,一方面想聽聽專家對行業的分析;另一方面也帶了展示商品,全國連鎖藥店的老板來了很多,在會場展銷,比我單獨一個個上門推銷,成本低多了。”
借助博鰲亞洲論壇牽線,諸多國內國際重要會議在博鰲召開,使得瓊海在我省的會展經濟份額得到鞏固和提升。
據統計,2017年1月至7月,瓊海市共舉辦100人以上會議159個,同比增長103.8%;參會人數5.23萬人,同比增長108.2%。僅中遠海運博鰲有限公司,定期定址論壇活動就有博鰲企業家論壇、美麗鄉村博鰲國際峰會、中康西普會、博鰲農業論壇、博鰲健康產業發展論壇、博鰲生物醫學會論壇、一齡博士年終答謝盛典等。
會議經濟外,潭門南海風情小鎮新業態是瓊海濱海經濟帶另一個“重頭戲”。
2013年4月8日下午,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視察瓊海市潭門鎮。
殷殷囑托,激勵潭門富而思進永不停步。4年多來,瓊海市充分發揮海洋資源優勢,以全域旅游戰略為引領,積極融合發展培育漁業新業態,打造新型美麗漁村,初步構建起集海上生產、近海休閑觀光、海洋文化體驗、民宿餐飲等為一體的新發展格局。
今年8月5日,以“讓世界遇見潭門”為主題的2017年海南瓊海·潭門趕海節在潭門鎮開幕,歷時3天,傳統民俗祭海儀式吸引了數萬名來自全國各地的游客前來參與。
潭門鎮80后返鄉創業青年王振忠當天非常開心:“游客多了,我們的腰包就鼓了。”
王振忠的爺爺和父親都是老船長。而他,卻放棄“祖業”,在潭門經營海南特產。“生意做得不錯,比父輩出海打漁掙錢多了。”王振忠告訴記者。
據了解,為了促進潭門經濟轉型升級,瓊海市以傳統節慶文化帶動旅游發展,打造 “潭門趕海節”“鯉魚燈鬧春”等系列節慶活動,深挖千年潭門故事。僅2016年,潭門鎮接待游客200萬人次,日均接待游客5000人次以上。
隨著海洋旅游熱不斷升溫,瓊海正緊鑼密鼓地籌辦潭門趕海節的升級版——2017首屆更路簿杯國際帆船賽,進一步打造潭門航海文化。
特色田園小鎮升級
人們常見的水稻都是綠色的葉子、金黃色的稻穗,但博鰲鎮培蘭村村民馮家榮種出來的水稻卻是五彩繽紛的。“我也是第一次種,試種了4畝多,現在剛剛收割。”馮家榮告訴記者,水稻的質量不錯,準備留一部分自用。
馮家榮的彩色水稻,是海南神農基因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培蘭洋,通過流轉農民土地、企業統一經營的方式,先行推廣優質特色水稻種植和先進技術應用,打造博鰲水稻品牌,提高農田產出效益。“我們已在培蘭洋試種示范彩色水稻和香稻80畝,取得了預期成效。”瓊海市農林局相關負責人介紹,目前,已確定由海南神農基因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對培蘭洋水稻種植結構進行優化升級,已形成初步工作方案,正在推進土地連片改種開發工作。
據介紹,瓊海將以博鰲小鎮“四園一平臺”的建設定位為指導,圍繞建設服務于博鰲亞洲論壇,以農業增效、農民增收、功能提升為目的,以博鰲鎮培蘭洋、北山洋、龍潭洋等重點田洋及其周邊村莊為核心,以農業調結構轉方式和田園風光提升為主線,把博鰲濱海(培蘭洋)農業公園建設成“一流特色田園風光、一流農業發展業態、一流美麗幸福鄉村、一流觀光休閑樂園”的田園綜合體。
打造博鰲國家農業公園,是瓊海加強博鰲田園小鎮建設的舉措之一,為了恢復田園風貌,瓊海市還對通往博鰲的4條主要道路進行調查摸底,編制完成博鰲地區通道綠化、彩化、美化方案;計劃投資4788.76萬元,采用局部重新設計、局部補植補種的方式,以觀賞樹種和三角梅為主,對上述主要公路進行綠化、美化、彩化。日前,已啟動了機場進出口道路景觀工程的土方工程,計劃12月底完成樹種移植,2018年1月底完成景觀提升工作。
針對排查出來的龍潭嶺和周邊15處生態破損區域,按照“遠近結合、分類處置、多措并舉”的工作思路,瓊海通過撒播花草種子、種植樹木等方式,遮蓋裸露黃土地表、推進風化巖和裸露陡坡復綠。目前,已修復面積約1100多畝,種植各類綠化植物22萬多株,修復率達100%,復綠效果達到95%以上。
博鰲田園小鎮建設順利推進的背后,是瓊海市高標準規劃博鰲田園小鎮建設。“中規院專家團隊5月9日起進駐我市開展規劃修編工作,7月底形成了總體規劃初步成果,結合省里有關要求進一步修改完善,實現控規初步成果和城市設計階段性成果,預計2018年1月底完成總體城市設計、控規并向省規劃委報批。”瓊海市規劃建設局負責人介紹。
除了博鰲小鎮建設,瓊海還通過特色小鎮和美麗鄉村的建設,由點到面升級城市格局,在全域旅游打造中綻放異彩。(海南日報嘉積9月29日電)
相關稿件
您訪問的鏈接即將離開“海南省人民政府”門戶網站
是否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