敢闖敢試探新路 深化改革譜新篇
——弘揚特區精神建設美好新海南系列評論之二
■ 本報評論員
敢闖天地闊,敢試道路寬。建省辦經濟特區近30年來,海南之所以能夠在改革開放的大潮中不斷砥礪前行、克難制勝,所憑借的就是敢闖敢試的一股闖勁和勇氣。時下,我們謀劃、推動海南新一輪的改革、開放和發展,就要牢記習近平總書記的囑托,大力弘揚敢闖敢試的特區精神,在打造更具活力的體制機制,拓展更加開放的發展局面上走在全國前列。
全面深化改革,離不開敢闖敢試的精神。敢闖就是要敢做改革開放的“排頭兵”,敢試就是要甘為改革開放的“試驗田”。而“闖”和“試”的目的,就是探索改革的實現路徑和實現形式,為全局改革提供可復制、可推廣的經驗做法。海南作為全國最大的經濟特區,其本身就是一個巨大“試驗區”“示范區”。從“小政府大社會”架構設計和實施到“多規合一”改革推進,從股份制公司改革到醫療保險制度改革,從一腳油門踩到底到全域旅游示范省創建,從建生態省到海口“雙創”、三亞“雙修”,從取消農業稅到城鄉九年義務教育“兩免一補”……任何一項改革,都離不開大膽探索,敢破敢立、敢闖敢試,這是海南改革、開放、發展的寶貴經驗,也是海南人民不斷爭先創優的精神動力。
弘揚敢闖敢試精神,要在實踐中銳意進取,開拓創新,干出新業績。鄧小平同志曾指出:“沒有一點闖的精神,沒有一點冒的精神,沒有一股氣呀、勁呀,就走不出一條好路,走不出一條新路,就干不出新的事業。”敢闖敢試,“敢”謂勇毅,“闖”言艱難,“試”顯創新。在改革開放中敢闖敢試,就要有敢闖的勇氣、敢試的決心,要有不怕冒風險的覺悟和擔當,要以革故鼎新、“殺出一條血路”的姿態,沖破思想觀念的束縛和利益固化的藩籬,掃除阻礙海南發展的思想、體制機制障礙,更好地推動海南新一輪改革、開放和發展。
弘揚敢闖敢試精神,要敢于先行先試,更加積極主動地推動改革開放、深化改革開放。改革開放是決定當代中國命運的關鍵一招,是決定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的關鍵一招,也是發展海南的關鍵一招。敢闖敢試,就是要履行“試點”使命,扛起特區擔當,深入推進改革開放,爭創經濟特區體制機制新優勢,為海南發展注入強勁動力,為全面深化改革貢獻海南經驗;就是要用好用足中央賦權,實施更加開放的投資、貿易、旅游等政策,全面提升服務業開放水平,努力使海南成為我國服務業對外開放的重要窗口,為全國發展開放型經濟提供經驗……敢闖敢試,最終就是要使海南成為實踐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生動范例。
弘揚敢闖敢試精神,要善于營造良好的創新環境,消除“闖”和“試”的后顧之憂。瞻前顧后是干不成大事的,固步自封、裹足不前更會貽誤發展時機,弘揚敢闖敢試精神,就要使敢想敢干、敢破敢立、敢闖敢試成為一種常態的精神面貌。一方面,要推動思想上的包容,要鼓勵開拓創新,尊重首創精神,激勵干部擔當;另一方面,要在制度上寬容,建立健全容錯糾錯機制,旗幟鮮明為敢于擔當的干部擔當、為敢于負責的干部負責。敢闖敢試的意義就在于成功了能夠以點帶面,為全面深化改革提供經驗,失敗了也能避免其他地方少走彎路。當然,敢闖敢試不是“傻大膽”,也不是盲目決策、胡亂作為,而是要經過充分論證和評估,符合實際、必須做的才能大膽闖、大膽試。只有思想上包容、制度上寬容、待遇上優容,才能最大限度調動各方面敢闖敢試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
強化特區意識、發揚特區精神、擦亮特區品牌,沒有點敢闖敢試的精神是不行的。只有闖字當頭,才能闖出一條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新路,爭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踐范例;也只有不斷先人一步、積累經驗,積小勝為大勝,才能將建設美好新海南的偉大事業不斷向前推進!
相關稿件
您訪問的鏈接即將離開“海南省人民政府”門戶網站
是否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