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加大在教育、就業、醫療、養老等民生領域的保障力度
讓群眾擁有實實在在的獲得感
我省近年啟動“一縣兩校一園”優質教育資源引進工程,讓孩子們有書讀、讀好書。圖為北京師范大學萬寧附屬中學學生在上課。海南日報記者 袁琛 攝
昌江黎族自治縣的霸王嶺風情小鎮文體廣場西南側,建筑面積2369.71平方米的教學樓已建成,今年秋季開學,它將取代用了20多年、墻體都已開裂的低矮平房,成為當地孩子的新幼兒園——霸王嶺幼兒園。
在全省范圍內續建包括霸王嶺幼兒園在內的30個公辦幼兒園,是2016年省委省政府為民辦實事事項之一。截至今年初,全部續建幼兒園主體完工,將為我省新增幼兒園學位7710個。
為邊遠地區孩子解決入園難題,是我省補齊民生短板的一個縮影。
“抓民生要抓住人民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抓住最需要關心的人群。”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2013年考察海南時作出的重要指示,這幾年,省委省政府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堅持“小財政辦大民生”的工作思路,在教育、就業、就醫、養老、民政救助等民生重點領域取得了新的成績。
建設教育就業幫扶體系 貧困家庭孩子也能掌握一技之長擁有一份工作
霸王嶺幼兒園里有9間大教室,足以為9個班級、近300個孩子提供上課場所,這與過去“4間小屋‘塞’進130多個孩子,仍有160多個適齡兒童無法入園”的老幼兒園不可同日而語。
為解決農村地區、貧困地區、少數民族地區、人口分散地區教育資源短缺問題,省教育廳不僅持續推動公辦幼兒園建設,還全力推進薄弱學校基本辦學條件項目建設,啟動“一縣兩校一園”優質教育資源引進工程,把全國優質教育資源引進海南聯合辦學,讓孩子們不僅能有書讀而且能讀好書。
“我們爭取做到‘不落一生全上學,不落一人全資助’。”省教育廳介紹,我省目前已經完善了從學前教育到高等教育資助體系,并在全國范圍內率先實現了中職教育學費全免,貧困學生也能沒有負擔地掌握一技之長。
省人力資源開發局也為青年走出校園、走進社會保駕護航,有針對性地開展失業保障和促進就業工作:去年的“就業援助月”和“春風行動”兩大活動,為大中專畢業生等就業困難群體提供就業崗位5518個,有1300人通過活動與用人單位達成了就業意向。
僅去年一年,我省就為5167人次累計發放失業保險金9272萬元,為720名失業人員組織技能培訓12期,同時為百名家庭困難畢業生建立了登記卡,將以跟蹤式服務幫助他們實現就業。
提供更好的醫療養老服務 力爭讓群眾在“健康海南”病有所醫老有所養
4月7日,參加了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的海南患者孔先生在位于廣州的中山大學附屬腫瘤醫院出院結算時,只支付了自付費用。新農合報銷費用由醫院墊付,所墊付費用由中國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先行結算,再由該公司與省新農合經辦機構進行清算。
孔先生因此成為新農合跨省就醫結報政策的首例受益海南患者,親身體會到這一政策為參合患者跨省就醫提供的保障和便利。
過去幾年,在全面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過程中,我省醫療服務體系不斷完善——全省參加新農合501.76萬人,參加城鎮居民醫保181.24萬人。財政部門拿出真金白銀,將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財政補助由每人每年380元提高到420元,同時實現了城鄉居民大病保險制度的全覆蓋。隨著深入推進“一市(縣)一院”和“好院長好醫生”引進工作的不斷推進,海南正向人人向往的“健康島”“長壽島”的目標不斷邁進。
病有所醫、老亦有所養。每天早晨,海口市濱濂社區的老人都會來到社區日間照料中心,在閱覽室讀讀書報、在棋牌室打打撲克,享用社工們準備的營養餐食。
與他們一樣在家門口享受養老服務的海南老人還有很多。目前,我省18個市縣(不含三沙市)均已實現居家養老服務主城區全覆蓋,海口、儋州、瓊中、白沙等市縣還開展了鄉鎮和農村社區居家養老服務試點,新建農村幸福院768個、日間照料中心28個。
暫時無法享受居家養老服務的老人,可以選擇住進專業的養老機構。去年一年,我省養老機構新增床位4714張,意味著每千名老人擁有床位33.3張。
社會救助制度普惠特困群眾 去年為26.4萬城鄉低保對象支出城鄉低保金7.9億元
在今年的全國兩會上,參會代表委員談到脫貧攻堅工作都有同樣的感受:雖然去年我省超額完成年度脫貧攻堅任務,讓20.07萬貧困人口實現脫貧,但這項工作越往深推進,就會啃到越多“硬骨頭”——因重大疾病、無勞動力、生存環境惡劣、基礎設施落后等原因致貧的人口比重越來越大。
小康路上一個都不能少。今年年初,現任省委書記、時任省長劉賜貴在慰問困難群眾時要求,全省各級黨委、政府都要切實把困難群眾和弱勢群體的基本生活安排好,把他們的困難、問題解決好。
近年來,我省以“托底線、救急難、可持續”為原則,相繼出臺了《海南省做好農村最低生活保障與扶貧開發政策有效銜接的實施方案》《海南省人民政府關于進一步健全特困人員救助供養制度的實施意見》等文件,不斷完善社會救助制度體系,繼續增加城鄉低保、臨時救助等困難群眾基本生活補助資金,適時調整優撫對象等人員撫恤和生活補助政策。
去年一年,我省為26.4萬名城鄉低保對象支出城鄉低保金7.9億元;為3.14萬名特困供養對象支出特困供養金1.4億元;實施醫療救助57萬人次、臨時救助6萬戶,支出醫療救助資金2.5億元、臨時救助金6800萬元。
一個個鮮活的數字,是海南“小財政辦大民生”的生動寫照;一張張幸福的笑臉,是省委省政府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的熱烈回應。(記者 陳蔚林)
相關稿件
您訪問的鏈接即將離開“海南省人民政府”門戶網站
是否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