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 id="iuuog"><dl id="iuuog"></dl></li>
  • 首頁 >  第七次海南黨代會  > 關注·海南這五年
    立足生態立省 繪就大美海南
    2017-04-24 10:04 來源: 海南特區報 編輯: 潘雪茹 【字體:   打印

      核心提示 “海南最大的優勢是生態,是用錢買不來的,我們每一屆政府都要努力把海南的生態環境保護好、發展好,任何的開發都要以保護生態為基礎。”2015年2月,時任海南省代省長劉賜貴履職海南之初的話很“接地氣”。

      今年初,劉賜貴在深化生態環境專項整治工作專題會上強調,全省上下要緊緊圍繞習近平總書記指示精神,堅持“生態立省”不動搖,著力治理生態環境領域存在的突出問題和薄弱環節,持續深化生態環境專項整治,連續抓上幾年,確保海南的生態環境質量只能變好不能變差。

      “‘把海南建設成為全國最好最美地方之一’,核心標志就是我們的生態環境質量和生態文明建設成效。”省生態環境保護廳廳長鄧小剛說,多年來我省生態資源優勢厚積薄發,發展與保護雙贏之路愈走愈自信。

      在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征程中,海南立足“生態立省、環境優先”的發展思路,收獲“最好最美”——水好,主要河流湖庫水質優良率90.1%;空氣好,去年我省大氣環境質量優良天數比例為99.4%;山好,森林覆蓋率保持年均0.3個百分點的增長。見習記者 劉兵

      A“生態立省”怎么立?

      上世紀90年代中后期,在經歷了房地產泡沫帶來的經濟增長大起大落之后,海南省委、省政府清醒地認識到,良好的生態環境與資源才是海南最強的競爭力。

      1998年,海南提出生態省建設,是全國第一個率先提出生態省建設的省份。2000年7月,省人大通過了《海南生態省建設規劃綱要》(2000年),確立了生態省建設的法律地位。2005年5月,省人大通過了《海南生態省建設規劃綱要》(2005年修編),深化了生態省建設的內涵,對我省生態省建設起到了重要指導作用。

      根據《海南生態省建設規劃綱要》(2005年修編),建設生態省主要內容有四個方面

      ◎加快發展生態經濟,推行節約、環保、高效的經濟增長方式,實現經濟更快地協調發展,為全面實現小康社會和現代化建設目標奠定堅實的物質基礎;

      ◎開展環境保護和生態建設,在發展中注重解決好資源和生態環境問題,打造生態環境優勢;

      ◎創建具有海南特色的優美人居環境,提高人民群眾的生活水平,創造一流的生活與工作環境,提供一流的生活質量;

      ◎推進生態文化建設,在全社會營造愛護環境、保護環境、建設環境的良好風氣,為經濟持續、快速、健康、協調發展提供精神動力和智力支持。

      【目標】 經過20年的努力,把海南建設成為具有良好熱帶生態系統、發達的生態經濟體系、人類與自然和諧共處的生態文化氛圍、一流生活環境和生活質量的符合可持續發展要求的省份。

      生態優勢是立省之本

      從2006年開始,海南省環境科學院研究院和中國科學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歷時一年半,經過基礎性調研、公眾調查、專家論證,于2008年完成《海南省生態補償機制框架設計》,確立了海南省生態補償機制的基本原則,明確了生態補償范圍與主客體,確定了生態補償標準和途徑,為生態補償制度的落實提供了現實的基礎和可操作性。

      2013年,為適應新形勢要求,更好地推進生態省建設,我省對《海南生態省建設規劃綱要》進行了修編,以進一步深化和發展生態省建設。此次規劃綱要修編以加強生態文明建設、譜寫美麗中國海南篇章為主線。堅持“生態立省、環境優先”和“在保護中發展、在發展中保護”的原則,以生態文明建設優化生態省建設,把生態文明建設融入生態省建設全過程。

      2015年全國兩會期間,時任海南省省長劉賜貴接受媒體采訪時強調,“海南最大的優勢和最大的本錢是在生態上,所以,生態優勢是我們的立省之本。”

      2015年2月,海南省生態環境保護廳正式掛牌成立,和其他省份環保廳不同,海南省突出了“生態”二字。

      把生態作為生產力來培育

      2015年4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關于加快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意見》(下稱《意見》)。同年10月,劉賜貴主持召開省政府黨組(擴大)會議,集體學習中央關于生態文明建設系列文件。劉賜貴指出,全省上下要把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中央關于生態文明建設系列文件精神與海南實際相結合,以確保生態環境質量不斷變好的實際行動把中央精神切實貫徹好、落實好,探索總結相關經驗,在全國生態文明建設中作出示范。

      隨著“生態立省”向縱深推進,貼近百姓生活的成效已然顯著。目前,海南省主要河流湖庫水質優良率達到90.8%。2016年,我省城市(鎮)環境空氣質量優良率達99.4%,海口市更是在全國74個考核城市中持續排名第一。

      2017年3月,《海南省生態保護和建設行動計劃(2017-2020年)》印發,文件提出將“把生態作為生產力來培育,把生態環境當作投資環境來保護,加快生態優勢轉化為發展優勢”的新理念,貫穿于生態保護與建設全過程和各領域。

      B 為什么要堅持“生態立省”?

      據省海洋與漁業廳統計,海南島擁有大小海灣68個,生態環境具有復合性、邊緣性特征。海岸帶人口密集,交通發達,是經濟建設的核心地帶。海岸帶中的濱海帶被稱為“海洋第一經濟帶”,是發展海洋經濟產業依托的基地。

      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和獨立的地理單元,海南建省之初,省委省政府就提出要走經濟建設和環境保護協調發展的道路。

      要始終不渝守住生態底線

      2015年10月,劉賜貴主持召開省政府黨組(擴大)會議,集體學習中央關于生態文明建設系列文件,強調要深刻理解中央對加強生態文明建設做出的重要戰略部署及其深遠意義,堅定不移堅持生態立省戰略,始終不渝守住生態底線,深入開展六項環境專項治理行動,保護好海南的青山綠水、碧海藍天。

      劉賜貴強調,歷屆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生態文明建設,在全國最早提出生態立省的理念。要把建設生態文明的要求體現在六類園區、百個特色產業小鎮、千個美麗村莊的建設中,使產業和生態有機結合。

      2015年,省委、省政府在全省范圍內密集開展了違建、城鄉環境、海岸帶、城鎮內河湖水污染、林區生態修復和濕地保護、大氣污染六大專項環境整治行動,守護海南省的生態資源和環境。

      2016年,全省空氣質量總體優良,優良天數比例為99.4%,比上年提高1.5個百分點。近岸海域水質總體為優,絕大部分近岸海域處于清潔狀態,一、二類海水占97.7%。

      重點整治黑臭水體等15個領域的問題

      今年2月,劉賜貴主持召開省政府專題會議時要求,對生態環境專項整治,要繼續堅決推進、深入治理、一抓到底,下一步重點關注和整治以下15個領域的問題:城鎮黑臭水體、違法建筑、垃圾收集轉運處理、交通秩序、亂擺攤設點和亂堆雜物、海岸帶侵占及違章建設、亂采河砂和偷采海砂、盜伐林木、侵占濕地等。

      C 為保護生態劃定了哪些“紅線”?

      在“生態立省”之策的推動下,我省于2014年啟動《海南生態紅線區域保護規劃》編制。

      2016年4月,《海南省生態保護紅線管控試點工作方案》(以下簡稱《方案》)出臺,提出開展以“制定生態保護紅線管理規定、生態保護紅線區分級分類管理目錄、生態補償實施細則和績效考核細則,建立生態保護紅線監測平臺”為主要內容的生態保護紅線管控試點(簡稱“4+1”試點)工作。

      五大區域劃入生態保護紅線

      《方案》明確,首要任務是嚴格劃定生態保護紅線區域,海南島陸域生態保護紅線區劃定總面積11535平方公里,近岸海域海洋生態保護紅線區劃定總面積2920平方公里。

      同年9月,《海南省生態保護紅線管控試點工作方案》正式出臺。記者注意到,規定對生態紅線的劃定范圍作出進一步明確,將重點生態功能區、生態環境敏感區和脆弱區等五大類區域劃入生態保護紅線。

      一是自然保護區等重要生物多樣性保護區,飲用水水源保護區等重要水源保護和涵養區,重要水土保持區,重要防洪調蓄區;二是森林公園、濕地公園、地質公園等旅游功能保護區;三是海岸帶自然岸線及鄰近海域;四是海洋特別保護區,重要入海河口,紅樹林、珊瑚礁和海草床集中分布區,潟湖等;五是其他具有重要生態功能或者生態環境敏感、脆弱的區域,包括公益林、天然林、水產種質資源保護區、重要漁業水域等。

      在禁止紅線區內,原則上不得從事一切形式的開發建設活動;在限制紅線區內,嚴格控制開發強度,禁止工業項目建設、礦產資源開發、房地產建設、規模化養殖等工程項目。

      省生態環保廳:法定紅線區域按法律法規管控

      海南省生態環境保護廳有關負責人說,對于法定紅線區域,按照現有法律法規進行管控;對于其他紅線區域,根據區域經濟發展、資源管理和生態環境保護的需要,提出分區分類的管控措施和發展指引。按生態服務功能實施“一區一策”的分區分類管控措施,嚴格審批限制紅線區內的各項建設活動。

      D“生態立省”下的經濟如何發展?

      近年來,我省在實現經濟穩步較快發展的同時,生態環境質量持續保持全國領先水平,初步實現了生態環境保護和社會經濟發展的“雙贏”。

      經國家統計局計算確定,2016年,全省地區生產總值4044.51億元,比上年增長7.5%。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完成970.93億元,增長4.1%;第二產業增加值完成901.68億元,增長5.1%;第三產業增加值完成2171.90億元,增長10.1%。

      發展“綠色經濟” 建特色小鎮

      生態環境保護猶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2015年,海南省率先在全國試點開展省域“多規合一”改革,將資源利用上限、環境質量底線、生態保護紅線作為底線和剛性約束,要求城鎮建設、產業發展和基礎設施布局必須以資源環境承載力為基礎,最大限度守住資源環境生態紅線。

      為進一步夯實生態環境底子,我省從2015年開始,在全省范圍內開展了生態環境和資源保護六大專項整治行動。

      2016年,在鞏固此前生態成績的基礎上,全省繼續推進整治和修復力度,并著力發展“綠色經濟”。

      據了解,為了發展“綠色經濟”,去年全省財政資金共投入產業小鎮建設超30億元,帶動社會投資120多億元,海口演豐、文昌會文、瓊海譚門等一批特色產業小鎮初具規模。同時探索了美麗鄉村建設模式,基本建成美麗鄉村200多個。

      民間投資方面,去年的增長也居全國前列,騰訊、萬達集團等一批企業投資海南,三亞亞特蘭蒂斯、陵水海洋主題公園等項目建設如火如荼。

      確保海南生態環境質量只升不降

      今年初,劉賜貴在深化生態環境專項整治工作專題會上強調,全省上下要緊緊圍繞習總書記指示精神,堅持“生態立省”不動搖,著力治理生態環境領域存在的突出問題和薄弱環節,持續深化生態環境專項整治,連續抓上幾年,確保海南的生態環境質量只能變好不能變差。

    相關稿件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版權所有?海南省人民政府網  中文域名:海南省人民政府.政務
    主辦:海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   運行維護:海南省人民政府網站運行管理中心
    瓊ICP備05000041號-1  政府網站標識碼:4600000001   瓊公網安備 46010802000004號

    您訪問的鏈接即將離開“海南省人民政府”門戶網站
    是否繼續?

    亚洲日韩VA无码中文字幕| 日韩精品无码一区二区视频| 亚洲AV中文无码乱人伦下载 | 中文字幕亚洲色图| 久久久无码精品亚洲日韩蜜臀浪潮 | 在线观看片免费人成视频无码| 亚洲日韩乱码中文无码蜜桃臀网站 | 免费无码中文字幕A级毛片| 精品欧洲av无码一区二区| 无码国产精品一区二区免费虚拟VR | 人妻中文字幕无码专区| 中文字幕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视频| 久别的草原在线影院电影观看中文 | 人妻丝袜中文无码av影音先锋专区| 97无码免费人妻超级碰碰夜夜| 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无码| 中文字幕av一区| 日本公妇在线观看中文版| 国产亚洲情侣一区二区无码AV | 精品国产v无码大片在线观看| 国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蜜臀| 一本大道香蕉中文在线高清 | 日韩视频无码日韩视频又2021| 日韩精品久久无码人妻中文字幕| 国产成人综合日韩精品无码不卡| 最近2019中文字幕免费直播| 今天免费中文字幕视频| 中文字幕无码不卡在线| 亚洲AV无码成人精品区狼人影院| 国产成人无码a区在线视频 | 国偷自产短视频中文版|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一二区| 天堂无码在线观看| 无码人妻精品一区二| 久久av高潮av无码av喷吹| 久久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少妇| 国产精品成人无码久久久久久 | 久久久无码精品午夜| 亚洲va中文字幕无码| 中文字字幕在线中文无码| 日韩欧群交P片内射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