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文化自信助力美好新海南建設
楊茲舉
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強盛,總是以文化興盛為支撐的。我們要實現加快建設美好新海南的奮斗目標,就必須在堅定的文化自信基礎上,著力促進政治文化、生態文化、海洋文化和民族歷史文化等文化形態的建設和發展。
省第七次黨代會報告提出“要加快建設經濟繁榮、社會文明、生態宜居、人民幸福的美好新海南”的奮斗目標,號召全省上下凝心聚力、奮力拼搏,譜寫美麗中國海南篇章。文化,是美麗中國海南篇章的一個重要主題,也是海南篇章的靈魂。黨代會報告指出,“文化是民族的血脈,是凝聚人心的精神紐帶。必須堅持正確的政治方向和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前進方向,鞏固壯大主流思想輿論,弘揚主旋律,傳播正能量,為建設美好新海南提供有力的精神支撐”。只有千方百計地讓文化這個“軟實力”硬起來,海南的發展才更有后勁、更具科學性,從而實現可持續性發展。
一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當高樓大廈在我國大地上遍地林立時,中華民族精神的大廈也應該巍然屹立”。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強盛,總是以文化興盛為支撐的。我們要實現加快建設美好新海南的奮斗目標,就必須在堅定的文化自信基礎上,著力促進海南的政治文化、生態文化、海洋文化和民族歷史文化等文化形態的建設和發展。
風清氣正的政治文化。風清氣正的政治文化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相匹配,是抓好其它建設的有力保障。要實現加快建設美好新海南的奮斗目標,關鍵在黨。這就要求海南必須高度重視政治文化建設,不斷培厚良好政治生態的土壤,把維護核心作為第一位的政治規矩,始終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同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更加扎實地把黨中央和省委的各項決策部署落到實處。
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生態文化。人與自然和諧發展是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的必然選擇。良好生態環境是海南發展的最強優勢和最大本錢,生態文化是加快建設美好新海南的重要支撐。海南必須秉承“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思想,不斷優化海南得天獨厚的生態環境,多層次、多形式地推動生態文化事業發展,不斷增強全省人民的生態保護意識,讓海南的山更綠、水更清、天更藍、空氣更清新。
潛力無限的海洋文化。海南擁有200多萬平方公里的管轄海域面積,是全國海洋面積最大的省份。做好海洋文章是海南發展的潛力所在。目前,獨具海南特色的海洋文化有南海航道更路經、臨高漁歌、海螺姑娘傳說、海南諺語(臨高漁諺)、疍歌、海鹽曬制技藝、祭祀兄弟公出海儀式、海口天后祀奉等,這些非物質文化遺產或被收錄入海南非遺項目中,或被收錄入國家非遺保護代表性項目中,以便能得到更好的保護和傳承。海洋文化對當代海南人民堅定文化自信以及“一帶一路”建設的推進具有重要意義。海南必須增強海洋意識,加強海洋經濟發展,加快科技興海、文化興海的步伐,推進海洋大省向海洋強省的轉變。
海南民族歷史文化。海南潛藏著豐富的歷史和民族文化寶藏,其中比較有特色的有:中原文化、本地民族文化、流放文化、移民文化等。民族歷史文化是海南各民族的歷史承載,是各民族世世代代智慧的結晶。這些文化如同深埋在海南熱土的一壇陳年老酒,一經破土而出,其獨特芳香必然醉倒四方游客。豐富的海南民族歷史文化資源是建設美好新海南的寶貴財富,作用極為重要。有關專家建議,應盡快建立“海南民族歷史文化與海南旅游發展”的研究機構,把海南豐厚的人文資源和美麗的自然風光和諧地結合起來,為高水平發展海南的旅游業服務。要組織對海瑞、丘濬等海南歷史文化代表人物及著作,對海南黎族文化、苗族文化,對歷史上流放海南的賢相、名臣及著名文人學士在海南的活動和專著,以及對古人類文化遺址如落筆洞等文化遺址進行研討,從而認識海南地域和民族旅游文化的文化個性,探討自然和文化旅游資源的審美價值。
二
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要實現 “三大愿景”,建設海南國際旅游島,譜寫美麗中國海南篇章,必須全力促進海南文化大發展大繁榮,凝聚社會正能量,為建設美好新海南提供有力的精神支撐。
始終堅持正確的輿論導向,大力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內核,體現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根本性質和基本特征,反映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豐富內涵和實踐要求,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高度凝練和集中表達,是文化軟實力的靈魂、文化軟實力建設的重點。要充分發揮海南媒體力量,始終堅持正確的輿論導向,在全省營造積極的文化氛圍,從而有利于海南精神文明建設。
推動海南公益性文化事業發展。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在推進文化體制改革、繁榮發展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的過程中,要把握好意識形態屬性和產業屬性、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的關系,始終堅持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前進方向,始終把社會效益放在首位。這就要求海南必須堅持政府主導,按照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便利性的要求,加強文化建設,大力發展公益性文化事業。這是海南文化建設的重要支撐,也是提升海南形象的重要途徑。
加快文化產業發展。多年來,在海南舉辦的一系列國內國際大型賽事、節慶會展等實踐,都已證明文化產業在拉動經濟增長、轉變經濟增長方式、促進社會效益提高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海南要立足自身優勢,推動文化產業的跨越式發展,不斷推動節慶會展、體育賽事、影視制作、休閑療養、文化創意、廣告策劃、文化交流等方面的發展和長足進步,為海南國際旅游島建設提供產業支撐。
深化改革開放,加快構建海南文化繁榮發展的體制機制。《中共中央關于深化文化體制改革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指出,在新的歷史起點上深化文化體制改革、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關系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關系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文化發展繁榮與否事關經濟建設、政治建設、社會建設的成敗。因而,在新一輪發展時期,海南必須牢牢把握社會主義文化發展的方向,不斷加快推進文化體制改革,加快構建有利于海南文化繁榮發展的體制機制等,扎根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豐沃土壤,立足海南本土文化,廣泛吸收中外優秀文化成果,加強海南文化的創新發展,積極創立海南文化走出去模式,拓展與世界其他國家尤其是東盟國家的文化交流和往來,為海南文化大發展大繁榮提供強大動力。
(作者系海南熱帶海洋學院副院長)
相關稿件
您訪問的鏈接即將離開“海南省人民政府”門戶網站
是否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