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四有”委員,為建設美好新海南建言獻策
□ 李朱全
從海南發展的意義上講,政協委員是“美好新海南”的建設者和思想、智慧貢獻者。我們應以改革創新思維、創新理念、務實舉措加強履職能力建設,在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中發揮更大作用,為建設美好新海南作貢獻。
2017年6月,筆者參加了海南省省管干部學習貫徹省第七次黨代會精神專題培訓班(第四期)學習。這次培訓原原本本深入學習了習近平總書記視察海南時的重要講話精神和省第七次黨代會報告,站位高、扣題緊、學習實,形式生動、氛圍濃厚、要求嚴格、效果明顯。
“重要講話”高屋建瓴、切合海南省情,為新形勢下海南發展指明了方向,體現了習近平總書記治國理政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體現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對海南未來發展的高度重視和對海南人民、海南廣大黨員干部的巨大關懷;要把我們的思想、行動統一到“重要講話”的精神上來,踏踏實實地做好本職工作,為爭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踐范例、譜寫美麗中國海南篇章作出貢獻。
省第七次黨代會報告主題突出、特點鮮明,具有很高的政治站位、政治覺悟、政治素養,精準把握海南省情、科學謀劃海南未來發展,體現新一屆省委為民、愛民、親民的務實作風。全省各級政協組織和政協委員要為建設美好新海南建言獻策、履職盡責。
把“重要講話”和黨代會報告精神融入“四有”委員的本質內涵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國政協主席俞正聲在全國政協十二屆五次會議閉幕會上的重要講話指出,人民政協各級組織和廣大政協委員責任重大、使命光榮。要提高政治站位,要有效凝心聚力,要勤勉履職盡責,要嚴格修身律己,始終心系國事、情牽民生、德潤人心,做一個有定力、有情懷、有擔當、有作為的政協委員。
有定力,就是要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堅持和完善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堅定“四個自信”、增強“四個意識”;貫徹執行省第七次黨代會提出的“六個堅定不移”。
有情懷,就是要牢記樹立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的“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的思想理念,切實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身心投入情系民生、事無巨細幫扶民生、始終如一關注民生。
有擔當,就是要發揮政協三大職能,發揮海南“三大優勢”,為實現海南“三大愿景”不懈努力;要加強人民政協協商民主建設,提高協商實效;要高舉團結大旗廣泛凝心聚力,匯聚合力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建設國際旅游島的強大正能量。
有作為,就是要圍繞“加快建設美好新海南”這個中心,服務黨代會報告提出的“九大任務”部署這個大局,緊扣黨代會精神的貫徹落實這個根本要求,抓住“政策千條萬條,不落實就等于白條”這個哲理警句,保持“往深里抓、往實里做”這種工作作風的力度和韌勁;就是要充分發揮人民政協人才薈萃、智力密集的優勢,多建睿智之言、多獻務實之策,推出新思想、貢獻大智慧。
把“建設美好新海南”作為政協委員建言獻策履職盡責的重中之重
建設美好新海南,是政協委員榮譽責任的集中體現。從國家、民族的意義上講,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是我們認同的最大同心圓;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我們認同的共同思想政治基礎。政協委員處于現代中國最大同心圓的中心位置和共同思想政治基礎的底座及其周圍。政協委員是“最大同心圓與思想政治基礎”的堅守者、維護者、捍衛者。
從海南發展的意義上講,政協委員是“美好新海南”的建設者和思想、智慧貢獻者。
省委書記劉賜貴到省政協、省委統戰部慰問、調研時強調,黨代會報告是四套班子共同智慧的結晶。要以一系列舉措落實報告。要從點點滴滴、一件一件事情做起,從每個干部的崗位做起,要從報告中找到自己應該作為的、有所作為的、應該體現作為的。希望全省政協組織和政協委員,要圍繞中心、服務大局,積極為全省加快建設美好新海南建言獻策、貢獻智慧。
“建言獻策、貢獻智慧”這八個字,是省委書記代表省委對政協委員的殷切希望和要求。他還提出政協調研選題,如生態問題、發揮經濟特區改革開放排頭兵問題、國際旅游島走向問題。要求人民政協要以改革創新思維、創新理念、務實舉措加強履職能力建設。在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中發揮更大作用,為建設美好新海南作貢獻。
建設美好新海南,是政協委員建言獻策的選題重心。政協組織和政協委員開展調研,要根據黨代會報告精神,精心選題、深入調研、建言獻策。要符合大背景、選定小切口、實現廣覆蓋,做到建言獻策選題準確、調查深入、觀點有據、措施可行管用。如:關于“城鄉垃圾分類處理”的選題。黨代會報告強調,海南的青山綠水,碧海藍天是一筆既買不來也借不到的寶貴財富。必須堅持生態立省,把海南建設成為全國生態文明示范區。要從源頭上把好生態關,讓山更綠、水更清、空氣更清新。對此,應在我省深入廣泛、堅持不懈地開展倡導“樹立全民環保意識”的活動,發動全省人民爭做“增綠”園丁、“護藍”使者;做好全省城鄉垃圾處理規劃建設,抓好城鄉生活垃圾處理的兩個源頭。
又如:關于“旅游業轉型升級”的選題。黨代會報告提出,要堅持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加快經濟轉型升級,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提升供給質量和效率,培育壯大十二個重點產業,打造海南經濟升級版。然而,海南旅游業長期受到“旺丁不旺財”怪圈的嚴重制約。我們應該如何應對?首先,提高旅游業財政稅收增長率,是跳出海南旅游“旺丁不旺財”怪圈的關鍵。海南建省辦經濟特區已29年、建設國際旅游島已8年,旅游業雖有很大的發展,但稅收和貢獻率還很低。其次,堅持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加快經濟轉型升級,有效、高質提供旅游服務產品,是跳出海南旅游“旺丁不旺財”怪圈的根本出路。旅游業、互聯網業、醫療健康產業、金融服務業、會展業、現代物流業、高新技術產業、教育產業、文化體育產業、房地產業,要充分發揮海南自身的特點和優勢,培育其產業健康持續發展,挖掘提升空間。再次,爭取離島免稅政策的調整、提升、擴大空間,是促進海南旅游既旺丁又旺財的政策優勢。最后,整合、利用具有海南特色的文化歷史旅游資源,是海南旅游“旺丁旺財”持續發展的文化靈魂。
再如:關于古村落“歷史遺存保護”和“本土文化挖掘”的選題。黨代會報告提出,要促進文化大發展大繁榮,凝聚社會正能量。文化是民族的血脈,是凝聚人心的精神紐帶。要為建設美好新海南提供強有力的精神支撐。
在海南“全域旅游”和“美麗海南百鎮千村”建設中,如何提升文化歷史遺存的精神支撐作用和擴大其影響,對于促進海南文化大發展大繁榮,提升海南文化自信,凝聚社會正能量,將產生深刻而廣泛的影響。首先,要解決好文化歷史遺存保護中遭二次損毀的問題。海南傳統村落中稀缺的、獨特的文化歷史遺存,在保護中遭到二次損毀的情況并非個案,要從歷史的高度認識和解決這個問題。應盡快出臺全省《文化遺產保護利用工程》及相關規劃、條例;加大宣傳,引導村民自覺保護當地文化歷史遺存的現狀,不再遭受二次損毀;從保護到修復到利用文化歷史遺存的全過程,采取專業手段、吸收專業隊伍和人員指導并參與,確?!靶夼f如舊”。其次,要編好、講好、用好海南傳統村落故事。海南各市縣的傳統村落,有很多具有當地特色的人文故事,要組織人力、物力深入挖掘、整理、利用。在海南“全域旅游”和“美麗海南百鎮千村”建設中,進一步增強海南傳統村落的人文元素。
(作者系海南省政協機關黨組成員、文史資料委員會主任)
相關稿件
您訪問的鏈接即將離開“海南省人民政府”門戶網站
是否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