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批中組部選派來瓊掛職干部深度融入海南,為自貿港建設積極貢獻力量
攻堅克難顯身手 開拓創新展擔當
海南日報記者 黎鵬
人才是富國之本、興邦大計。從全國選派優秀干部來海南掛職,是落實黨中央推進海南全面深化改革開放和中國特色自由貿易港建設部署的重要舉措。
2021年,在連續三年派出干部赴海南掛職后,中組部繼續從全國范圍內選派第四批干部參與海南自貿港建設。130名優秀干部響應黨中央號召,從祖國四面八方奔赴南海之濱,在瓊州大地上書寫了初心踐使命、實干勇擔當的動人贊歌。
在瓊掛職期間,掛職干部們奮戰在海南自貿港建設各條戰線,充分發揮自身特長和優勢,用心用力用情謀大事、辦實事、成好事,助力自貿港各領域工作取得新成效。
施展才華
精準發力助推自貿港建設
加快建設具有世界影響力的中國特色自由貿易港,離不開一支高素質的干部人才隊伍。一批批掛職干部的接續前來,極大緩解了海南干部人才短缺的燃眉之急。
第四批掛職干部來自中央單位和全國各地,為海南帶來了國內外和發達地區的好經驗、好方法、好成果。來瓊后,大家在自貿港建設各領域精準發力——
掛任省生態環境廳副廳長的肖建軍,借鑒京津冀大氣污染聯防聯治成功經驗,完善海南大氣督查督導機制,促進海南大氣環境質量PM2.5年度平均濃度創海南歷史新低;
掛任省水務廳副廳長的黃瑋,運用多次參與全國水網規劃編制的經驗,提出全省水網建設的具體思路;
掛任省財政廳稅政處處長的王巖,運用熟悉稅收政策的優勢,推動“零關稅”政策優化擴圍,原輔料“零關稅”清單增加187項,自用生產設備“零關稅”清單增加8項,交通工具及游艇“零關稅”清單增加22項。
據統計,第四批掛職干部主導推動創造了多個“全國首個”和“海南第一”,分管領域或直接參與完成的工作中屬于“全國率先”的有81項、“海南首次”的有191項。
為了更好地發揮掛職干部的專業特長,我省組織第四批掛職干部圍繞自貿港封關運作、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建設、數據安全有序流動、貿易自由便利、反走私聯防聯控機制建設、自貿港應急救援體系建設、跨境資金流動自由便利、自貿港法制創新、熱帶特色高效農業科技創新等方面組成9個組團,充分發揮了“1+1>2”的集成優勢,推動自貿港建設相關重點任務取得重要進展。
貿易自由便利組團推動出臺《海南省落實〈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RCEP)20條行動方案》,編制《利用海南自貿港政策發展現代服務業指南》,助推海南外貿規模快速壯大;
數據安全有序流動組團積極爭取,推動海南成為全國工業領域數據出境安全管理試點的兩個省份之一;
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建設組團推動五指山市獲批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市,白沙黎族自治縣和保亭黎族苗族自治縣獲批國家“兩山”實踐創新基地。
牽線搭橋
推動資源要素向海南集聚
對于遠道而來的掛職干部人才,省委充分信任、大膽使用、委以重任。130名掛職干部中,33名掛任省直部門、省屬企事業單位及法定機構領導班子成員,11名掛任市縣(區)黨政領導班子成員,14名掛任有關機構內設部門(下屬單位)主要負責人,其他掛職干部也安排在各單位核心業務部門,確保每名掛職干部能夠各展所長、各盡其才。
掛職干部不當“看客”、不做“過客”,主動“穿針引線”,積極協調有關中央部委、科研院所、知名企業與海南相關部門開展業務合作,推動各類資源要素向海南集聚——
掛任省國資委副主任的陳潔,推動中國通航公司從央企劃轉成為海南第一家“中字頭”省屬國企,支撐海南通用航空產業發展;
掛任省旅文廳副廳長的楊新利,推動中國足球南方訓練基地、中國攀巖南方訓練基地、中國潛水南方訓練基地,以及2022年中國足球超級聯賽、女子足球超級聯賽落戶海南;
掛任省工信廳副廳長的閆肅,推動工信部與省政府正式簽訂《加快推進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戰略合作協議》。
廣大掛職干部還充分發揮各自專業才干,近兩年來,掛職干部牽頭或作為主要成員參與制定的省級制度文件232個,在推動政策出臺方面交上了一張張亮眼的成績單——
掛任海口國家高新區管委會副主任的馬躍,起草并推動出臺《海口市出入境特殊物品風險評估作業規程》,建立全省首個生物安全風險評估機制。
掛任省科技廳副廳長的王敏,充分發揮熟悉科研項目管理的優勢,牽頭制訂《海南省國際科技合作研發項目和經費管理暫行細則》,首次明確提出項目資金跨境支付模式及符合國際科技合作特點的經費管理方式。
掛任省市場監督管理局總工程師的劉鳳雙,牽頭推動海南自貿港放寬市場準入承諾即入制改革,出臺《海南自由貿易港實施市場準入承諾即入制管理規定》等6項文件,促使海南成為全國首個出臺市場準入承諾即入制改革相關法律的省份。
一心為民
努力解決群眾急難愁盼
近兩年來,第四批掛職干部深入群眾、深入基層,全力解決人民群眾急難愁盼問題,努力把惠民生、暖民心、順民意的工作做到群眾心坎上——
作為“萬名干部下企業”活動綜合組副組長,掛任省發展改革委副主任的桂剛,在“0801”疫情過后的兩個月內,統籌協調全省各市縣各單位派出9500余名干部精準對接服務9000余家企業;
掛任三亞市委常委、副市長的魏子新,積極推進三亞市安居房、保障性租賃住房、公租房“三位一體”的保障性住房體系建設;
掛任澄邁縣副縣長的韓趙炎,積極推動“菜籃子”工程建設,澄邁“15+N”種基本蔬菜、其他蔬菜累計均價均低于我省制定的目標;
掛任省衛健委副主任的張毓輝,積極推進基層衛生健康事業高質量發展體制機制改革,爭取財政資金近4億元支持全省村衛生室軟硬件建設。
日前,中組部選派來瓊掛職干部“實踐者說”學習交流活動在海口舉行。截至目前,這一活動已開展了33期。據不完全統計,在“實踐者說”學習交流活動中,第四批掛職干部中有84人次在對自身工作深入思考后提出新思路、新舉措,其中不少意見建議被采納并轉化為工作舉措和實踐成果。
在自貿港建設一線的火熱實踐中,掛職干部自身也得到鍛煉。掛職期間,第四批掛職干部共有26人被派出單位提拔、晉升職務職級或進一步使用;72人獲得“優秀共產黨員”“先進個人”“優秀科技工作者”等各類獎勵和榮譽稱號,其中,12人獲得全國性和省部級獎勵。
不僅如此,在與全省各級干部一道攻堅克難、干事創業的同時,掛職干部還積極采取主動授課等方式,加強交流研討,幫助當地干部提升推動高質量發展的能力水平。
“包括第四批在內的歷屆來瓊掛職干部群體做出的成績和取得的進步充分證明,黨中央選派優秀干部來瓊掛職的重要決策是科學有效、完全正確的,既為海南自貿港建設源源不斷匯聚了干部人才,也為全國各地各領域培養鍛煉了優秀干部。”省委組織部相關負責人表示,將繼續總結過往經驗,進一步健全精準選派、大膽使用、精心服務、從嚴管理的全鏈條工作機制,積極搭建掛職干部發揮作用的崗位平臺,精心細致做好綜合服務保障,為掛職干部積極投身自貿港建設創造良好的環境和條件,進一步激發掛職干部干事創業熱情。
(本報海口10月24日訊)
相關稿件
您訪問的鏈接即將離開“海南省人民政府”門戶網站
是否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