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首座深遠海浮式風電平臺抵瓊
將安裝于距文昌136公里的海上油田海域
海南日報訊(記者 邵長春)海南日報記者4月4日從中國海油獲悉,我國首座深遠海浮式風電平臺“海油觀瀾號”近日從廣東珠海福陸碼頭啟航后,經過180海里的行程,于4月3日抵達文昌海域油氣群的作業區。標志著我國深遠海風電關鍵技術取得重大進展,海上油氣開發邁出進軍“綠電時代”的關鍵一步。
“海油觀瀾號”巨大的風機是組裝完畢之后和平臺一起運送的,抵達文昌海域后,這座發電平臺將服役超過25年,為周邊的油氣平臺提供綠色電力。
據悉,浮式風電平臺是一種可在水中漂浮并捕捉風能發電的裝備,通過在浮體內部注水壓載,實現在水中漂浮并保持平衡狀態,以克服海水對風機基礎的晃動作用。“海油觀瀾號”則是我國第一個工作海域距離海岸線100公里以上、水深超過100米的浮式風電平臺,業內稱之為“雙百”平臺。
據悉,“海油觀瀾號”將安裝于距文昌136公里的海上油田海域,投產后風機年發電量將達2200萬千瓦時,所發電力通過5公里長的動態海纜接入海上油田群電網,用于油氣生產,每年可節約近1000萬立方米天然氣,減少二氧化碳排放2.2萬噸。
相關稿件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您訪問的鏈接即將離開“海南省人民政府”門戶網站
是否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