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賓熱議新發展格局下的消費潛力釋放
數字賦能營銷
把握多元風口
■ 海南日報記者 劉曉惠 周曉夢
在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過程中,打通消費堵點、加快培育新型消費是其中重要一環。如何釋放新發展格局下的消費潛力?如何實現更高水平的供需平衡?在第三屆全球消費創新暨免稅與旅游零售大會上,多位嘉賓圍繞“新發展格局下的消費潛力釋放”開展專題討論。
在互聯網不斷向各產業滲透的背景下,網絡消費、網絡宣傳、網絡銷售成為當前我國消費領域的亮點。雅詩蘭黛集團旅游零售全球商業總裁哈維爾·西蒙認為,數字化是不可逆轉的趨勢,想要通過數字化渠道得到消費者的支持,就要關注消費者,同時注重品牌的宣傳,注重產品長期的質量。
新發展格局下,不僅給消費方式帶來了新變化,業態的創新也帶來了新的投資機會。路威凱騰亞洲董事朱元欣表示,當前,投資者非常關注科技對于品牌的賦能。她舉例說:“從零售科技來講,現在很多品牌以元宇宙為賣點做營銷,其背后,是對品牌與消費者在交互體驗、虛實結合方面的關注;從營銷科技來看,人工智能將為企業帶來更多的新機會,借助人工智能可以更好地做營銷,增加效率、降低成本,幫助品牌完成更多升級。”
在新發展格局的帶動下,國際化與本土化兩個看似相悖的概念其實有很多同向而行的空間。“在消費市場上,國際化和本土化的潮流其實是雙向奔赴的。”WWD中文版聯合創始人暨副董事長楊玟認為,從產品研發設計、企業文化理念方面來看,國際化對于本土文化有了更多的關注、更徹底的了解,本土文化以及本土品牌在走向國際化的進程中,也對國際消費市場有了更深的涉及,要激發消費的活力,就要處理好國際化與本土化的關系,期待更多國際品牌,特別是高端品牌,與中國品牌之間能有更好的攜手合作機會。(本報海口4月11日訊)
相關稿件
您訪問的鏈接即將離開“海南省人民政府”門戶網站
是否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