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珍艷
進行制度集成創新,主動且深度對接高標準國際經貿規則,加大力度推進高水平開放壓力測試等,都是穩步擴大制度型開放的切入點。
對于海南自貿港來說,實施產業開放關鍵在于發揮自身產業與資源優勢,重點發展旅游業、現代服務業、高新技術產業和熱帶特色高效農業四大主導產業,融入全球產業鏈、供應鏈和價值鏈,創建開放型現代化產業體系。
黨的二十大報告在部署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時強調,“加快建設海南自由貿易港,實施自由貿易試驗區提升戰略,擴大面向全球的高標準自由貿易區網絡”。建設高水平的中國特色自由貿易港,成為我國對外開放戰略布局的重要一環。
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要堅持開放包容、合作共贏的發展理念,突出制度型開放,更加注重開放合作,尤其要推動共建“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當前,海南自貿港建設蓬勃興起,“促進自貿港‘大開放、大改革’”成為明確要求。唯有持續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才能打造面向全球的最高水平開放形態,賦能自貿港高質量發展。
高水平對外開放要求海南自貿港秉持開放包容、合作共贏的發展理念。2022年4月,習近平總書記再次蒞臨海南考察,明確賦予海南加快建設具有世界影響力的中國特色自由貿易港的新使命新任務。高水平對外開放體現在以更加開放包容的心態和舉措擁抱發展機遇,以更好的合作謀求互利共贏。今年是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的開局之年,也是推進自貿港封關運作的關鍵之年。今年2月14日至24日,海南省代表團先后奔赴中國香港、印度尼西亞、越南開展推介、交流活動,充分展現了開放包容的國際形象和謀求合作共贏的滿腔熱情。
高水平對外開放要求海南自貿港加快推進制度型開放。黨的二十大報告和2022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明確提出,“穩步擴大規則、規制、管理、標準等制度型開放。”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實現高水平制度型開放是應有之義。進行制度集成創新,主動且深度對接高標準國際經貿規則,加大力度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壓力測試等,都是穩步擴大制度型開放的切入點。對于海南自貿港來說,一是要在“一本三基四梁八柱”戰略框架下把制度集成創新擺在突出位置。一方面,完善與《中華人民共和國海南自由貿易港法》配套的法律法規,全面深化“放管服”改革,形成法治化、國際化、便利化的營商環境和公平開放統一高效的市場環境;另一方面,持續落實和優化海南跨境服務貿易負面清單,為夯實“一線放開、二線管住”提供制度支撐。二是要主動對標、適應高標準國際經貿規則。一方面,海南自貿港要與RCEP對接,并產生政策疊加效應,釋放更多發展紅利;另一方面,主動對標CPTPP、DEPA的貿易規則,尤其是在數字經濟、知識產權等領域,力爭加快構建與之相銜接的規則制度。
高水平對外開放要求海南自貿港創建開放型現代化產業體系。黨的二十大報告在部署高水平對外開放時強調,“深度參與全球產業分工和合作,維護多元穩定的國際經濟格局和經貿關系。”這表明產業開放與合作對深化對外開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產業開放是指將產業融入全球產業鏈、價值鏈、供應鏈、技術鏈和人才鏈等,通過產業規模疊加與特色產業合作來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對于海南自貿港來說,實施產業開放關鍵在于發揮自身產業與資源優勢,重點發展旅游業、現代服務業、高新技術產業和熱帶特色高效農業四大主導產業,融入全球產業鏈、供應鏈和價值鏈,創建開放型現代化產業體系。
高水平對外開放要求海南自貿港主動加強與東盟區域經濟合作。高水平對外開放強調推動共建“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海南自貿港正著力打造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重要戰略支點,而東盟處于海上絲綢之路經濟帶,兩者區位毗鄰、人文淵源深厚。《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總體方案》明確提出,“加強與東南亞國家交流合作”;海南省第八次黨代會報告中也提出,“擴大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特別是東南亞國家的合作”。可以看出,在國家戰略與政策支持下,加強與東盟區域經濟合作是海南自貿港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的重要方向。東南亞是當今世界經濟發展最具有活力和潛力的地區之一,海南自貿港要充分發揮區位、政策和文化上的優勢,加快形成政策支持和制度保障,拓展與東盟合作的深度與廣度。
開放是海南自貿港建設的生命線。海南要堅定不移落實開放為先戰略,基于理念指引、制度開放、產業發展和區域合作等多維路徑,打造高水平開放型經濟,早日把海南自由貿易港打造成為新時代中國改革開放的示范。
(作者系海南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單位為中共海南省委黨校)
相關稿件
您訪問的鏈接即將離開“海南省人民政府”門戶網站
是否繼續?